听日本朋友说日本:制度挺好,就是没什么成绩

500

(鹤岗市的音乐厅。内容与本文无关)

2019年11月3日,和朋友去雄安、大兴新机场参观、旅游。路上时间较多,便东聊西扯。

笔者看到,这些年日本的银行利率低,技术革新势头弱,经济发展减速。用《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的说法是,日本刚开始时进入了“失落的10年”,之后是“失落的20年”,有些媒体已经开始谈“失落的30年”。在笔者看来,这种失落是和银行利率、经济发展速度有关联的,失落必定会带来利率的下调,下调利率也是经济增长减速的反应,没有哪个国家,利率很低,经济发展很快。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比较高的利率,必定会有比较快的发展。

经济发展也是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国家的企业,每家都循规蹈矩,失去了企业家精神,这个国家也就无所谓经济发展了。

和朋友们谈这二十年、三十年,日本出了不少巨大的匠人,他们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让全世界瞩目,但这些匠人在理论构建上的成绩还算不上多。实验、试验型的成果多了一些。

企业的情况也有不少变化,过去创业者直接经营企业,很多企业充满了活力。现在大都是公司职员通过一点一点地熬到总裁、董事长的位置上,他们的在职时间大都是两年两期,统治企业的时间不过4年左右。好一些的企业能够让总裁做五年两期,加起来有十年时间,这样的企业相对能够出一些大的企业家,但太多的企业并不具有这样的体制。

日本企业,不管是大还是小,基本都有极为健全的治理制度,请人吃个盒饭,几个小钱在不少企业那里都是需要董事会同意。这让企业领导事无巨细,一概需要亲力亲为,每天处于极度繁忙、无序的状态中,几乎无法去思考企业经营问题。企业的中层,更是循规蹈矩,不敢有半点让人看出破绽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怠工”,什么决定也不做,什么事也不干。下面的员工只听领导的指示。董事会及中层的人都这样了,也就选些绝对不会出问题的事做做就完成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了。

日本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国立大学的教授写一篇抨击安倍政权的论文,不会找不到发表的地方,也不会因此失去国立大学的教授工作。但在日本几乎找不到真的肯去研究现在的政治,针砭时局的学者。更多的是成为政府某个部委的委员会,在那里为政府出谋献策的谋士。而且太多的教授以成为这种谋士为荣。所以,日本政治学、经济学也就无所谓做学术论文了,也谈不上真正的对日本现状的分析。至于学术理论的构建,同样实在算不上多。这些年,越是自由了,越需要和权力保持绝对一致,全日本上上下下有时就是千人一面,永远在唱同一首歌。

这么多年,对日本来说最伟大的政治家也就是安倍晋三了。何以安倍伟大?以安倍的政治信条,修宪等政治最终目标看,应该是很难成为日本最伟大的政治家的。尤其是和日本会议等团体(有不少日本媒体认为这是一家很右的团体)走得过近,限制了安倍政治想象力,但安倍有个特点,他极为喜欢坐飞机,尤其去国外,一飞就是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到了国外,外务省什么都给安排好了,嘴上常说的那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反复说就是了,并不用费什么心思。安倍“俯瞰地球仪外交”让他走遍了世界各地。

外出时间多了,和国内的右翼同志接触的时间就少了,除了被怂恿在2013年亲自参拜了一把靖国神社外,安倍太过分的右翼行动不是很多。

尤其是经常去国外“调研”(LV-YOU),对国外情况比较熟悉,安倍推行的国内外政策,不像民主党那么离谱,让他获得了太多的“赞”,有了成为日本建国以来执政时间最长,在日本民众中最为伟大的政治家了。

最后转述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往事。2011年海啸到来前,秋田机场上的准备紧急起飞的战斗机,虽然引擎全开,随时可以飞走。但因为没有上官的命令,飞行员眼看着战斗机被一点一点地吞噬在海水中,没有一人将飞机开走。日本的战斗机该是从美国进口的,一架费用该有几十亿日元,但只要没有上官的命令,宁可让海水浸泡,变成废铁,空中自卫队的官员是不会让战斗机起飞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