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伊朗2
在上一篇现实中的伊朗里,有一些朋友认为我去的都是城市,对伊朗没有代表性,我只能说我去的德黑兰、卡尚、伊斯法罕、亚兹得和设拉子,人口加在一起大约占伊朗总人口的15%到20%,但是在伊朗遇到了一些常驻伊朗的中国人,据他们反映,伊朗大城市的生活是要比乡村好一些,但是差距并不是特别悬殊。
现在伊朗贫富差距大吗?在德黑兰比较大,德黑兰北部区域,住房和汽车档次明显是全国最奢华的地区,是富人区,而地铁车厢里的小贩就显得非常囧困。但这和北京亚运村的住户VS快递小哥相仿,世界上哪里都有穷人和富人。感觉伊朗穷人的境遇要远远好于印度穷人,2019年2月,去印度旅行了半个月,感觉在印度,穷人真的不是人。
还有一些网友说伊朗和阿富汗边界有童婚,所以怎样怎样,我没去那个地方,所以还真不知道这个事情。但是我想,如果CNN去趟中国的大凉山,然后出个采访,报道中国充满了闭塞、贫困、毒品、艾滋、自杀、孤儿......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熟悉?你还不能说他报道的完全不对。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伊朗旅行的看到的情况:
交通
伊朗的汽油极其便宜,折合人民币0.5元/升,所以伊朗的交通费用极低,举个例子:
卡尚到伊斯法罕近250公里,长途空调Vip大巴票价只要11元人民币。还包括了大巴车中途给客人发的饮料和食品,有些像飞机餐
大巴车都非常新,而且非常干净,没有任何异味
防真皮座椅(我也不懂,估计是仿的),超宽座椅间距,我这块头,几乎可以伸直了腿,直追高铁一等座
乘务员又给每名乘客,派发免费食品!
宗教
众所周知,伊朗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而世界上很多的穆斯林国家里,什叶派和逊尼派掐的你死我活,但是在伊朗,逊尼派虽然掌不了权,但与什叶派还是很和睦的。
我在伊朗“拜火教”的圣山(就是金庸笔下波斯明教的总坛)看见了两位,左边的这位是什叶派的,右边的是逊尼派的,我有限的宗教知识告诉我,他俩应该不相容啊,怎么成为好朋友了呢!仔细了解,原来在 伊朗 ,宗教融合做得不错,两个教派的人经常互为朋友。(后来又问了2-3个伊朗人,都这么说),我让他俩录了几段录像。
这位什叶派穆斯林特别有意思,听说我是中国人,和我非常亲切,让我给他录像,大骂了10分钟的“川建国”同志,极具气势,颇有原来朝鲜金牌播女音员的丰采,可惜手机丢了,只剩下微信中的这一段。
教育
伊朗人的受教育程度很高,我在卡尚住过民宿,老板的女儿就是一位大学生,和她聊了很久,还合了影,可惜手机丢了。
下面这一段,是亚兹得一所大学旅游系的学生们在上课,老师把他们带到了亚兹得最古老的一所清真寺,现场教学,我正在里面参观,偶遇。课间我和学生们聊了一会儿。老师对清真寺里的每一处古迹都充分讲解,让学生提问,然后再提问学生。男女大学生混坐在一起,课堂气氛真的很棒,注意老师左手打了石膏。带病坚持上课的好老师。
公共福利
在伊朗公共事业挺不错的,尤其是夏季直饮供水这方面。所有车站,公园,广场,商厦,甚至公共厕所,都有冰镇的直饮水提供。经过制冷后,水温一般为10-15度。所有冰镇的直饮水全部免费。
一般为水龙头直饮水,但也有些直饮设施,设计的非常“先进”。这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一个供水点,在供水点有个小盒子,里面有1.5寸长的吸管,路人拿取一个插在饮水器上,按动开关,少量放一些水清洁水管,然后直饮,喝完水,将吸管插在吸管回收器上。完成直饮。
这相当于伊朗的省道,不收任何费用,(我不知道伊朗有没有高速,反正10多天没有碰上收费的道路)这条路是从亚兹得到设拉子的公路,全程300多公里,一路只有一些很小的村庄。
在荒凉的省道边,有一个很小的村子,这是村子里的一个公共厕所,不收费,厕所很干净,地上没有污水,也没有异味。
厕所出来,还是免费的直饮水提供点,但是因为是在农村,不是冰镇的水,而是常温状态。
当时我在想,中国乡村不收费的厕所和饮水,能不能做到这样?
宗教人员
在伊朗,进了无数的清真寺,和里面的神职人员--阿訇们一般都是互致问候,亲切合影,聊聊家常,挥手告别。
这一位阿訇最特别,聚礼清真寺,始建于公元841年,伊朗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由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 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四座建筑都是当年的建筑巅峰之作,可谓包罗万象 ,可以看成伊斯兰建筑的博物馆。
去的时候正赶上礼拜时间,想参观一下,看看 伊朗 最古老清真寺的礼拜是什么样的。
没想到正赶上结尾,带领礼拜的阿訇大首领向外走,不经意冲我喊了一句:你好!我就顺嘴回了一句:您好!很多 伊朗 人都会句“你好”,“谢谢”的,我也没多想,哪知道这位阿訇大首领,自学了两年的中文,说起来虽然不太流利,但做个兼职导游没啥问题。
大首领很尽职,我问他,这四个IWAN分别是不同的年代,那他们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他告诉我这四个IWAN的先后顺序,然后给我讲解IWAN上花纹的含义,原来他们都是古兰经的经文,分别是真主给我食物,真主给我家人……
最后在显著位置黄色字体的,是我们常听到的:真 主 伟 大!
阿訇大师讲解外墙上这段古兰经的意思:什么意思,我们都说(向真主祈祷告诉真主),安拉(真主)懂了,安拉(真主)给我东西!自学两年,没有老师,没去过 中国 ,说的真心不错了
最后,阿訇大师拿出华为手机,加了我成为QQ好友
伊朗人对中国的印象
伊朗人对中国人印象非常好,伊朗绝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从中国进口,这回中美贸易战,伊朗政府为了国内政治的需要,也做了一些报道,说中国大战美国,因此普通伊朗人认为中国很强大。而在伊朗青年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中国功夫,不下10多个伊朗人,在知道我是中国人之后,大喊:功夫!功夫!
这是我住的民宿的服务生,看见中国功夫片,眼神简直片刻不能离开
伊朗都市人的休闲
晚上,伊朗人都会找一个广场去休闲,伊玛目广场,世界第二大广场, 1602年由阿拔斯大帝开始修建。长512米,宽163米,自建成以来没有太大的变化。广场上汇聚了萨法维帝国最美的建筑珍品,包括沙阿清真寺,谢克洛弗拉清真寺和 阿里 .卡普宫 和美丽的 四十柱宫 。 现在的广场更像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当地人在此嬉戏游乐。
每到夜晚,普通市民举家到这里来避暑纳凉,广场中央有水池,还有20多个免费饮水点,四周的建筑是巴扎(商业中心)
我拍了一个40分钟的延时摄影,看一看夜幕降临下伊朗人的生活。
还有33孔桥,也是市民纳凉的好地方,就是蚊子多了一些
旅游
普通伊朗人也很喜爱旅游,在伊斯法罕的沙阿清真寺里,碰到了一位伊朗人在里面放歌,殿内余音环绕。歌声空灵悠扬,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个人非常喜欢,给人一种空灵般的感受。他的妻子忙着为他录像,而我,则忙着给他俩摄影,颇有些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我在偷偷给你录像!
原来他是一位来自马什哈德的足球教练,和这位足球教练兼歌唱家聊了好半天,他非常敬佩中国人,问我怎么看伊朗,看得出他为伊朗骄傲,但也对现在的伊朗感到迷茫。最后合了张影,从左到右分别是:他的朋友,我、足球教练、他的妻子。
曾经跟在伊朗的中国人聊天,他们告诉我,现在90%的伊朗人,因为美国的制裁,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对他们的政府心存抱怨。这些不满正在不断累积。不知道伊朗政府会不会倒下,但我知道欧美会使用一切手段,让他倒下。
我曾在我朋友圈留言:长期国际制裁的隔阂,加上媒体的舆论导向,把伊朗变得光怪陆离。亲身来到这里,伊朗释放出来的信息却是人民的热情与包容,波斯文化的笃定与自信。
同时我还告诉我的朋友,如果我们的中国不够强大,在美国的打压下,人民币大幅贬值,中国人将会像伊朗人一样悲哀。
想象一下,去年,伊朗人的平均收入还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月,今年突然掉到1000元/月,而物价还有所上涨。让人怎生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