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国科学家挣钱了,我们就放心了
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
我跟改革开放同龄,14岁时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是化学物理。我从事科学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关于新中国科技的故事里,经常会说到的是什么呢?
在成果方面,可能是两弹一星、青蒿素、杂交水稻、有限元法、哥德巴赫猜想、合成牛胰岛素等等。在人物方面,可能是钱学森、郭永怀、华罗庚、陈景润、邹承鲁、于敏等等。在精神方面,例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爱国奉献,当然还有科大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钱学森
不过回头来看,虽然前辈科学家们的精神十分伟大,但以前的条件实在太有限,导致他们常常要为了国家利益,长期隐姓埋名,或者放弃在其他领域原本可以取得的更大的成果。
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是“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刚工作时,他自己感兴趣的是基础研究。但国家需要他研究氢弹,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于敏
在研发出氢弹后,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数参与核武器研究的科学家都转行了。但国家需要人去发展小型化核武器以及中子弹,也就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核武器。如果中国只有第一代核武器,那么我国核威慑的力度会相当低,超级大国就不会真正把我们当回事。于是于敏又留下来,领导团队突破了这些难关。在这个意义上,于敏救了我们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于敏付出了什么呢?在1988年之前,连他的名字都是国家绝密。尤其遗憾的是,终其一生,于敏都没有机会在自己最喜欢的基础研究领域大展拳脚。
作为对照,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和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就有许多著名的基础研究成果。由此可见,让于敏来开发核武器,是一种大材小用,一种牺牲。
经常被拿来和钱学森、于敏等人作为对照的,还有留在国外的华人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林家翘、任之恭等人。他们做出了杰出的研究成果,对全人类是很大的贡献。不过由于命运的播弄,他们没能有机会直接参与祖国的建设,这也是很大的遗憾。
杨振宁
这种左支右绌的景象以前十分普遍。说到底,还是太穷啊!
差可告慰先辈们的是,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中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格局。
在科研产出方面,从论文到专利的许多数据,中国都数一数二。
自然指数2018年分区面积图
在许多产业中,中国也占据前几位以至第一位。所以我多次讲过,当前中国的科技实力只显著落后于美国,而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处于同一级别。
在研发投入方面,中国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一个尤其值得称道的变化就是:投资科研不再只是政府的事,企业也越来越积极地投入科学事业。
各个主要经济体在1981-2016年的研发支出
2019年9月25日,我到杭州参加了阿里云栖大会,见证了阿里达摩院 “青橙奖”的颁奖典礼。这个会听名字,就有一种“云,诗意地栖居”的感觉,呼应的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这个奖颁发的对象,正是这些领域35岁以下的研究者,每人100万元奖金。
Dundun:诶?获奖者难道就是“您的朋友”们?
袁岚峰:是的。在介绍青橙奖之前,我先介绍一下评奖机构。
达摩院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在武侠小说里往往是少林派的最高武学研究机构,由此可见阿里给达摩院的定位。他们的研究方向分为“4 + X”,4是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和金融科技,X是量子科技和人工智能。
我浏览了达摩院各个实验室的介绍,首先发现它是一个正式的研究机构,有很多全职的研究人员。然后感觉它已经搞出了不少“好”科技,下面更应该追求“黑”科技了。当然,可能是因为它的黑科技已经在广泛使用了,于是就显得不那么黑了。例如刷脸支付,它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2017年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那种一望而知就很黑的科技,达摩院也在搞。在这方面,我对刚才说的“X”中的量子实验室寄予厚望。
Dundun:袁老师,您刚才说“中国科技事业有了不一样的格局”,是指这样的企业研究院的出现吗?
袁岚峰: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以及国际形势的教育,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我看到的变化还不只这些。
除了研发之外,达摩院每年还组织两个非常有社会价值的活动。
一个是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真的是全球竞赛哦,在2018年的第一届竞赛当中,有4万人参加初赛,328人进入决赛,其中外国选手占29%,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除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之外,又增加了一个嘉年华活动,真是可喜可贺!
另一个活动,就是“青橙奖”。
官方解释说,“青橙”寓意着青年学者,只要给予适宜的成长环境,就能结出硕果。他们还有一句有趣的谐音口号:“青春本涩,热望成橙!”
候选人必须是在中国工作的、不超过35岁的、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评选领域包括三大类:信息技术,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以及智能制造。评选原则也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科技创新,也就是只需要对基础研究的意义就行;第二类是产学研融合,也就是兼顾对技术和产业的推动作用;第三类是人文的,鼓励坚守的纯粹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Dundun:划一下重点,就是“青橙奖”候选人很年轻,都是“潜力股”,成果除了科学性,还强调社会价值。Emmm,不过光说这些条件,我还听不出这和其他科学奖有什么差别诶~
袁岚峰:Dundun同学听课真是太认真了~
说到跟其他奖项的差别,首先,它是由企业而不是政府或学术协会颁发的。
其次,它的奖金没有规定用途。许多学术奖项奖励的是项目,奖金只能用于从事这个项目,不能用于个人消费。而青橙奖奖励的是人,直接把奖金发到个人账户,然后随便你怎么用。
Dundun:可以用来买房买车?
袁岚峰:可以哦,达摩院并不反对科学家们拿奖金改善个人生活。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念转变。以前我在节目中就吐槽过,我国长期有一个习惯,就是重物轻人,重硬件轻软件,只把实物当财富,不把人本身当财富。在物质匮乏的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天,这种思维方式就越来越跟时代脱节了。
在去年的获奖者中,有一位是研究基础数学的,他的研究工具除了大脑就是纸和笔。如果非要他写一个花钱搞研究的方案,他又能写什么呢?最大的价值就是他本人,那么把奖金用在自己身上,也顺理成章。尊重人的价值,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Dundun:嗯,有道理,除了上面两条,青橙奖还有什么值得说的吗?
袁岚峰: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橙奖的评奖流程。
一般学术奖项评审的时候,只有候选人一个人去做报告,而青橙奖鼓励大家带着亲友团过来。在评审现场,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做的报告,只有评委问答的环节是封闭的。
因此,评审现场与其说是一场竞争,不如说是青年科学家的一场嘉年华。颁奖现场就更是如此了。主办方的说法是,青橙奖想成为“全体青年科学家的交流平台”。
Dundun:谈点实际的,100万的事怎么说?
袁岚峰:你们可以听我的朋友们~自己来说。
【10位科学家访谈】
袁岚峰:Dundun同学,你感觉怎么样?
Dundun:听大家对100万的打算,应该说……很真实。我在想,10位老师能在镜头前坦陈自己的规划,也是因为舆论更加包容了,不再用刻板印象来绑架科学家了。
袁岚峰:Dundun同学很有灵感!我说的“中国科技新格局”也包括这一点。越来越多像阿里这样的企业投入到对科学的支持中来,科学家有了更加宽广的道路、更多的自由选择,能够更多地施展个性,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这种自由,也必将带来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
Dundun:那……我还想问一个最基本的,阿里把这么多钱发给外人,究竟图什么呢?
袁岚峰:这个问题,我们得到了官方回答。
【采访青橙奖负责人刘湘雯】
袁岚峰:阿里表示“不求回报”,令人十分感动。当然,可以理解为,它不需要刻意去“求”。这些青年科学家做出成就,阿里自然就受益。这种自然流动是系统性的良性循环,是中国强大的真正证明。
在云栖大会,我们还听到了阿里巴巴的很多成长故事。
2008年第一次双十一时,程序员们并不当回事。第二年,剁手党们的购买欲,就使系统崩溃了。后来每年的双十一峰值,基本上就成了下一年的平均值,这不断锤炼了阿里的技术能力。
云栖大会的会址,5年前还是在工地上搭个棚子,开发者们席地而坐,下雨了就披着雨衣。今天这个漂亮的会址,来自政府的投入。其实云栖大会的主办方是浙江省政府,承办方才是阿里!而每次云栖大会,都会带动周边的基础设施更新换代。
10年前提到阿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电商公司,而现在首先想到的是科技公司。这既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国家崛起的助力。
阿里投入基础研究的成果,世界最强AI推理芯片,芯片上“平头哥”的中文让人极度舒适
今天结出的青橙,脚下是前人栽下的果树。但中国也还远没有真正富裕,我们还有许多危机要面对。如果说科学家能够做些什么,就是浇灌好这片沃土,为全人类结出果实。而且,现在我们能够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