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愿望》是献给青春和兄弟的电影 | 专访导演田羽生

“希望戏里感人的故事,戏外真挚的情谊,能够始终温暖每一颗善良的心,这也是我小小的愿望。”

9月11日下午,就在拍sir采访前夕,导演田羽生发布了一条微博,讲述了关于《小小的愿望》幕后的创作故事,也提及了最近因一些意外因素而造成的困扰。不过,正如影片所传达的真情,在采访中,回忆起拍摄现场的点滴,田羽生提及最多的也是大家如兄弟般的情谊。

此番愿望实现,确实不易。从“伟大”到“小小”,从调整档期到大功告成,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影片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后续调整工作。而今,终于在中秋得以上映,也算是足够幸运。

500

于田羽生而言,《小小的愿望》也是他自《前任》系列之后创作的一部全新的青春喜剧电影。只是顶着《前任3》近20亿的高票房,他坦言难免也会有压力。

不过,更大的压力可能来自于他和自己的较真。曾经在第一部编剧作品《人在囧途》上映之后,一条一条翻看豆瓣网友评论,把差评都记在小本本上。后来慢慢懂得,“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现在,他的小目标是希望每部影片都不赔钱,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献给兄弟和青春的电影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15日。

电影《小小的愿望》举行开机仪式,彼时田羽生的官宣身份是该片的编剧和监制。而到影片拍摄结束,他“顺理成章”成了导演。

“开始做监制是因为我自己手上也有要开发的项目,这样时间比较充裕,后来没找到合适的人拍,那就还是我来吧。”田羽生坦言。当然,能让他身兼多职、参与这个项目的关键还是影片的故事足够吸引人。

500

“那些傻傻的兄弟情,青春里的回忆,都是能够产生共情,让观众有共鸣的东西。”田羽生直言,像他这样的钢铁直男,都是“兄弟们胡闹着陪伴长大,女人们教你慢慢成熟。”

因而,如果说《前任》系列是他献给过往爱情的影片,那么《小小的愿望》就是他献给兄弟们的电影。

如其所说,片中彭昱畅饰演的高远,是一个心地善良,但是有点小坏心思的高中生,是他们三个中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如果他身体健康的话,应该是他们的大脑;而王大陆饰演的徐浩,则是颜值担当,长得最帅、最阳光,能为兄弟两肋插刀;魏大勋饰演的张正阳,是一个有点小鸡贼的富二代,有点小抠门但也不妨碍他对兄弟的好。

“他们每个人物都很鲜活,浓缩了我身边很多兄弟们的精华。”田羽生笑言。

而影片的主线故事就是徐浩和张正阳帮助即将离世的高远实现愿望。为了让这部青春片更有自己的气质和情怀,田羽生特地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他的青春时代。这其中夹带了不少私货。比如高远出生于1983年,正是田羽生出生的那一年。

500

除此之外,漫画书、泡面就香肠、灌篮高手、司马缸等这些符号性的怀旧元素也充斥着整部影片,“很容易将观众拉回到那个热血青春的年代。”

当然,兄弟情的铺陈始终是影片的重点。徐浩一边打骗子乞丐一边高喊着“能站着为什么要躺着”,张正阳为保守秘密不惜咬舌,尤其是在病床前剪球鞋的那一场戏,以及他们两个背着高远在海边一遍遍奔跑,这些都是触动人心的泪点。

“海边那场戏,王大陆背着彭彭跑了十几次,比打篮球还累。然后还要把彭彭往地上摔,后来他们实在不行了,就让我做示范。我就背着大宽摔给他们看。”如今回想起那些拍摄时候的趣事,田羽生还是忍不住大笑。

如同戏里的兄弟情深,在戏外,这些大男孩们也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田羽生自称就像是大哥哥,带着他们三个每天拍完戏就“胡闹”。“喝酒、烤串儿、网吧打游戏,就跟一家人一样闹在一起。天天这样,你看,彭彭不就胖了吗?”

喜剧的悲剧内核:对死亡主题的一次探讨

不过,作为一部青春喜剧电影,感人至深的兄弟情是一方面,喜剧元素自然也不可少。

事实上,拍sir此前在首映礼现场观影之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影片浓浓的笑意。几乎从三位主演出场开始,身边就不断有此起彼伏的笑声传出。想来,影片的“笑果”是达到了。

对于这点,田羽生也感到很欣慰。毕竟,影片在上映前做了一些内容上的调整,“改变了一些初衷,部分台词有删减,同时也有添补一些情节进去。”不过,从现场反应来看,这些改动似乎并未给观众带来观影的困扰。

500

这可能得益于影片在前期剧本创作时的严谨,尤其是对于笑点的设计。其实,喜剧创作并非没有难度,如其所说,“你得考虑如何超越亿万网友的智慧。因为网友的段子实在更新得太快了,你的难点就是怎么在他们之前先想出来,或者你想得比他们更深刻。”

而在他的电影中,观众总有那么几个地方忍不住捧腹大笑。比如此次,田羽生自己客串的交警,也是一大笑点。“那真不是演出来的,是真的疼啊。那场戏可能有拍了四五遍吧,到后来我和王大陆的手都肿了。”

而这些,都来自于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我的创作灵感。包括一些喜剧的梗,都来源于生活,就像我们平常聊天,谁说了什么金句,我会立马记下来。慢慢积累。”

500

田羽生坦言,喜剧创作的时候是痛苦的。尤其是遇到瓶颈之时,但是一旦想到那个点,就会觉得浑身轻松,太对了,就是这种感觉。”

当然了,喜剧电影只能让观众笑,那是远远不够的。熟悉田羽生作品的观众应该深有体会,他的电影总是能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如此前的《前任3》成了抖音最好哭的电影之一,而这次《小小的愿望》也不例外。感人的兄弟情是泪点之一,而片中默默守护的亲情、甚至于天使小姐姐所代表的青春悸动之情,以及关于死亡的主题,都是能触动人心的地方。

“就像那句话说的,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很多幽默背后是带着荒诞的,而荒诞背后总是有些无奈。前任系列的无奈是错过和遗憾,而这个影片的无奈是生命即将逝去,是他们必须要面对兄弟的死亡。”

谈及此,田羽生也是深有感触。某种程度上,《小小的愿望》也是他对于自己青春的一种告别。“我有很多小时候的邻居都不联系了,同学们也都散落在天涯海角。慢慢地,身边也有同学、朋友离世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个(死亡)频率会越来越多。”

在采访中,他也坦言,别看自己好像一直在拍喜剧片,其实对于生死这些偏向于哲学层次的命题探讨,还是挺感兴趣的。“《小小的愿望》只是一个开始,我想我以后的影片中也会涉及到关于生命探讨的问题。”

希望每部影片都不要赔钱

如今,《小小的愿望》已经上映。每隔一段时间,刷刷猫眼票房,看看网友评论,成了他的日常。

“肯定会在乎别人的评价。怎么可能上片子不看手机?(笑)我每一条评论都会看,睡不着的时候就会翻手机。”田羽生直言。毕竟,作为身背投资的导演,还是会有一些票房压力。尤其是当自己的前作在票房上还很成功的时候。

“感觉像是把自己抬到了那个位置上,好像下一部卖到10亿都是失败的(笑)。不过,想通了每部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就好。我的目标是每部戏都不赔钱,然后能够越拍越好。”

500

而其实,毕业于中戏文学系,田羽生最初入行的身份是编剧。第一部编剧的电影作品就是他和几个兄弟们一起创作的《人在囧途》。这不算低的起点,也让他和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且,多人共同创作剧本,也成了他保留至今的创作模式。在这之后,《前任》系列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而不管是以编剧的身份还是以导演的名义,作品总要面对大众,也就意味着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评价。“有些是恶意的差评,比如就讨厌你本人的,讨厌你影片风格的,这些就不用理;但有的批评和建议是有道理的,比如会从导演手法、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上提出建议,那我就会认真去思考。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田羽生印象最深的是在《人在囧途》上映之后,他把豆瓣网友的差评一一记录在小本本上。而在创作《前任3》之前,则遇到了另一个关卡。“总觉得哪里不对,其实就是顾虑太多,反而弄出来的东西会特别中庸。你的表达没了,风格没了,锐气也没了。”

500

直到他逐渐意识到,电影创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而一旦没有了太多外界评论束缚的压力,他学会了更注重自我的创作表达。“先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的电影,核心就是追求真。只有真的东西才会打动人,才能让人会心一笑。”

至于影片拍摄完成之后的命运,也有一部分得靠它自己的运气。就像《小小的愿望》,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风波,如今能够上映,已经是一种幸运。“总的来说,我们能上,是好事儿。他们(《八佰》《少年的你》)希望不就大了么。其他都是商业上的争议,和我们创作者也没有关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