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说两岸112:民进党到底有多烂?
提起台湾政党,台湾老百姓常说,“都是烂苹果,只是选一个不那么烂的而已”,足见其失望程度之深。而2016年上台执政的蔡英文民进党当局,可以说烂出了新高度,才两年时间,老百姓就“忍无可忍,无需再忍”,2018年底的“九合一”选举,“绿地变蓝天”,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仅6席,另有一席为无党籍。这结果被称为是对蔡英文当局的不信任投票。
2020年1月,台湾将再一次面临大选。而近期,蔡英文本人除了被质疑学历造假问题,蔡英文办公室侍卫室特勤还爆出走私烟案,民进党籍“立委”陈明文搭高铁失而复得的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300万新台币,凡此种种,真的是“好戏连台”,民进党焦头烂额,老百姓忙着“吃瓜”。
只不过,台湾老百姓“吃瓜”之余,内心恐怕并不好受。台湾人民更在意的是经济与民生议题,民进党当局看不见也没能力解决,完全“靠数据来治理”,企图用华丽的数据,来说服民众,试图去证明人民过得很好。民调更是完全靠“调”,所谓的高民调、高满意度,完全是调整数据得来的。2018年底的10项“公投”,也变成了一场由于民进党逃避治理责任而形成的狂欢。
而民进党一向沾沾自喜的青年支持度,也一路下滑。之前的文章民进党重视青年,是策略还是战略?曾经说过,民进党的青年政策只是策略性的,其实未能普惠于台湾青年,至多给了有意于从政的青年一些机会。然而即使是被延揽进民进党系统的青年人,也对民进党的政治操作颇有不满与微词,试图组织“青年民主回防阵线”等来表达心声。更为根本与重要的一点是,民进党无法处理的由台湾经济困境所带来的青年的发展困境,那么你的口号喊得再大声,也无法切中青年人的核心关切。因此,眼看着民进党由于无法掌握青年议题的主导权与沟通方式,民进党的青年选票正在逐渐流失,逐步失去与青年世代对话的能力。
民进党执政堪忧,然而政治斗争却不遗余力。民进党挥舞着大刀砍向国民党,“借转型之名,行追杀之实”,实施所谓“转型正义”。肆意玩弄权力,政党竞争被简化为蓝绿恶斗。
以上种种,都还不算是民进党最被人诟病的,民进党处理得最糟糕的是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由于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半官方沟通渠道完全中断。面对大陆提出的“未完成的答卷”,民进党当局完全放弃作答,“一边倒”地倒向美国,选择与中国大陆对抗。
政治上,配合美国“打台湾牌”,误判形势,升级对抗,加剧台海紧张局势,甚至煽风点火,插手香港事务;文化上,“去中国化”,魔爪伸向教育,“卡管案”,修改课纲,滑向“文化台独”;经济上,推行“新南向政策”,企图阻止台商“西进大陆”经商;社会上,制造两岸对立,阻断两岸民间社会交流。
最重要的在于与中国大陆的沟通交流上,民进党极度保守。不仅放弃了与中国大陆沟通的尝试,更是阻止党内人士乃至台湾民众与中国大陆的接触,真真是制造“绿色恐怖”与“寒蝉效应”,导致人人自危,惶惶不安。
无论民进党的政治立场在多大程度上与中国大陆不同,但是无论如何,只有加强彼此的了解与沟通交流才能避免误判。我们依然相信,“两岸好,台湾才会更好”,要“以和为贵”。但是,按照如今的情况走下去,民进党一味只会玩弄选举,“挟洋自重”,制造政治对立,为狭隘的选举利益来挑衅大陆,恐怕不仅对民进党当局自身不利,更是将台湾老百姓拖下水。百姓何辜,民进党深思。
(作者: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