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尽头的篮球梦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文若
篮球,可以演绎多少神奇故事?雪域高原的青海学子,成为篮球世界杯中场主角,这样的圆梦方式过于梦幻。
在深圳观看篮球世界杯美国激战巴西的比赛,沉浸震撼的3D立体光影秀,与篮球世界杯深圳应援官许凯同台,和一万多名观众互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对篮球的热爱……昨晚,青海学子们从彩虹尽头来到篮球世界杯的中场,圆了自己的篮球梦。
镜头里孩子们的面孔,我并不陌生。不久前,我有机会到青海果洛,探访当地一座高原篮球场,孩子们球场飞奔的快乐,内心对篮球的热爱,给我留下难忘记忆。
1 篮球少年
门堂乡位于青藏高原深处,黄河源头穿行其间,是史诗英雄格萨尔王征战之地,也是藏族神山年保玉则的所在,藏族人称之为“天神的后花园”。这里海拔近4000米,在群山之间,藏着一座高山篮球场,据说每次雨后天晴,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横跨整座球场。
位于海拔3800米青藏高原上的门堂乡
在门堂乡几乎看不到树,只有绵延的高山和碧绿的草原。走快两步,便会出现高原反应。同伴们已经有人开始感觉头疼、恶心、晕眩。
那座彩虹球场就在我们住宿酒店对面的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中。这所学校是当地活佛创办的,免费供附近藏区小孩读书。
雨后,球场远处的山间会升起美丽的彩虹
经过学校食堂、教学楼、宿舍和几片低矮的树林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这座崭新的篮球场。场上有十几人正在打篮球,场下也有十几个人在看球,或者说等着上场。他们都是附近的藏族少年,最小的只有10岁,最大的不过20出头。
有一名队员进球后,他们围成一个圆,跳着藏族锅庄舞转圈,嘴里呜呜地喊着,这种欢乐的气氛也使得坐在场边看球的尕措吉跟着兴奋起来。
尕措吉只有18岁,是一个娇小的藏族姑娘,刚刚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文秘专业。她喜欢看篮球比赛,更喜欢自己打,甚至到了着迷的程度。在藏区,喜欢篮球的女孩是很少见的。
尕措吉(右一)和他的母亲、爷爷、奶奶
尕措吉刚上初中时,县上举行了一届篮球比赛。她以前从没见过篮球,觉得稀奇,就跑去体育馆看球。哇尔依乡中学有一位老师球打得好,技术娴熟,动作潇洒,姿势“帅气”,总能得分,常常引得全场欢呼。她看得兴致勃勃,完全被吸引了。
从这以后,她没事的时候总会想着关于篮球的事,很想自己去打球。下课的时候,她经常往操场跑,发现原来很多人都喜欢这项运动。她开始跟着班里的男生去篮球场。一开始是看别人打,后来也跟着一起玩。
2 高原球场
2016年,尕措吉进入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读高一的时候,现在这座篮球场还很破旧。她去篮球场打球,水泥地面已经不平整,有不少坑洼,篮球架也坏了。她一直期盼学校修一座新球场,“最好是风雨球场,这样下雨下雪也能打球,天气变化太频繁了。”
学校初建时,篮球场条件十分简陋,甚至学生们考试都要在篮球场上席地而坐
“有些同学打球时摔倒,很容易受伤。”学校的副校长达哇告诉我们,学校是2010年创办的,免费办学,资金都是靠校长筹措和社会赞助。最初的时候,教室和宿舍都比较简陋,没有条件建篮球场,只是整了一块平地,让大家锻炼。两年后,才凑了些钱,买了建材和篮球架,建了一座水泥篮球场。因为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到冬天,水泥地面全冻坏了。2016年不得不翻修了一次。
不过,没过几年,球场又坏了。“虽然这个地方偏僻,但是同学们特别热爱打篮球,学校也很重视篮球场的建设,举办很多篮球比赛,并且带球队去县上打比赛。我们这里比较闭塞,但是不影响我们对篮球的热爱。”达哇说,学校一直在多方打听,寻求外界援助,希望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
而现在这座全新的篮球场在几天前刚刚翻建完毕,新球场采用水泥地基、塑胶地面,配备了大小两对篮球架,看上去不亚于一些职业篮球场。
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公益篮球场
据介绍,这座篮球场是腾讯体育“为热爱助攻”公益项目的成果。今年正值篮球世界杯在中国举办,作为国际篮联全球合作伙伴的腾讯体育联合姚基金发起了“为热爱助攻”公益项目,为需要篮球设施的地区提供球场翻建、体育器材捐赠等各类服务,目标持续改善更多地区的体育参与条件。
带我们进学校的师父王希向我们介绍道,早在一个月前,建材和施工人员便上了山。不过,因为高原反应严重,两名施工人员到学校后,当天就有一位倒下了。没有班车出去,学校的老师到处借车,最后弄了一辆皮卡把施工人员送到果洛州府,住院治疗。
条件艰苦,很多工作人员不愿意到这来,快一星期过去,施工方才找到新的工人过来。高原上天气变化无常,经常下雨,也没有足够的电,材料运输也不便,施工进行缓慢。工期也比之前预期长了很多,前后一个月才完成球场翻新工作。
3 苦中作乐
到了中午,阳光越来越灼热,强紫外线炙烤着这座新篮球场上的人们。这些藏区的少年,已经习惯了这种烈日,依旧在球场上生龙活虎。
一名球员正在连续过人,晃开对手后,轻松上篮得分。尕措吉看着球,有些激动,微笑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过人的男生叫多杰华,21岁,是尕措吉的师兄,在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大专班读文秘专业。
多杰华是这座球场上的明星,大多数进球都是他完成的。他后来告诉我,在上高中之前,他从没接触过篮球。来这里读高一后,学校组织了篮球比赛,他发现很多人都在打球,篮球是这所学校最受欢迎的运动。
多杰华展示着自己的后仰跳投技术
每天下课之后,他开始和其他同学一起玩,练习运球、过人、投篮,慢慢喜欢上了篮球。每个周末,只要有空的时候,他都会去篮球场,从上午待到晚上回家。时间一长,他技术渐渐精进,开始脱颖而出,成了这座球场技术最好的一个。
他头发卷曲,皮肤黝黑,喜欢湖人队和球星詹姆斯,最大的理想就是去现场看詹姆斯打比赛。
尕措吉羡慕多杰华的技术,她的的理想也是去现场看NBA比赛。不过,这个理想有点遥远。事实上,她甚至很少有机会通过电视看比赛。
门堂乡多山、高海拔,经济落后,至今没有正常通电。而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有一组几百平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但只能保障晚上三四个小时的电力。其它时间,学校都处于停电状态。因为没有电,大多数时候,热水、供暖都难以保障。
没有电,看不了电视。有比赛的时候,热爱篮球的尕措吉只好跑到教工宿舍,借老师手机看NBA。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因为电力有限,无线网不能一直开着。只能偶尔能通过手机看比赛,尕措吉已经很知足。
虽然看比赛的机会不多,但尕措吉可以自己打球。玩篮球的的大多数是男生,对于这个地方的女生来说,可以参与的运动更少。不过,班上也有五六个女生也喜欢篮球,这让她觉得不至于孤单。
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公益篮球场
她买了一个篮球,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都会和这几个女生一起玩球。学校经费有限,只有一个旧篮球场,绝大多数时候,球场都被男生占领了。她们只好在校园里找空着的水泥地,练习传球,运球,自己在墙上或者门上箍一个圆环,权当球筐,练习投篮。
4 篮球之梦
烈日当空,忽然从远处飘来一片乌云,球场上瞬间下起了雨。尕措吉从草地上站了起来,用手遮挡着头,跑到不远处的屋檐下。多杰华和同学们还在打球,达哇把学生们喊住了,让他们先避雨。
太阳被一片片浓云遮住,雨越下越大,十多分钟之后,却戛然而止,雨过天晴。新球场被雨水洗刷了一遍,明净如案台。“高原上的天气就是这么多变。”王希在一旁说道。
在大家等待球场的水沥干时,有人喊道:“快看,双彩虹。”所有人把头转向球场,此时,球场的上方不远处,两道明艳的彩虹,上下重叠,挂在空中。从远处望去,涂着蓝绿两色的篮球场,像是有两个七彩提手的篮子。
球场上空的双彩虹
十几分钟后,篮球场上的雨水干了。学生们又跑回了球场。尕措吉也想上场,只是她个子比较小,指导比赛的达哇一直没有喊她。
不过,球场上倒是有两名女生在比赛。王希提醒了一句,我才发现忠措。她留着短发,身材结实,穿着篮球服,混在一群男生中,很难察觉出她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忠措是尕措吉的师姐,在青海师大读书,暑假回家,有空都会回母校打球。她体力好,技术也不错,跟男生交手,不落下风。
她从小学一年级第一次上体育课开始,就喜欢上了篮球。学校没有其它体育设备,除了篮球场和乒乓球台,而篮球则是最火爆的运动。“一有空就到打篮球的地方,不开心、不快乐的事都忘了。”
她最大的乐趣就是收集篮球明星卡,一到节日或者生日,她就会收到哥哥送的这些礼物。五年级的时候,哥哥买了一张艾弗森的光碟,她从此迷上了AI,学习他的动作,然后和哥哥在家对着水桶练习投篮。
她常常去篮球场,时间长了,班里的男生也愿意和她一起打球。“我一般就是外面运球,中投,跟男生玩的话不便进里面。”到高二的时候,她和班里的女同学组建了一支女子篮球队,参加学校的比赛,拿了冠军。但只有这一次,大多数时候,只有少数几个女生和她一起玩。
尕措吉一家人,家中摆满了她的奖状
尕措吉则没有忠措这么幸运,她的家人并不太支持她对篮球的喜爱。有时候,她在家练球,被母亲看到了,都会被说一顿。母亲认为,打篮球是男孩的事,跟女孩没有关系,而且尕措吉个子矮,打篮球没有什么好结果。
“我干活很辛苦,要挖虫草,放牛,压力很大。如果女儿在一边打篮球,会觉得她不知道我的辛苦,我跟她说,你不好好学习,要打篮球的话,不行,没得商量。”尕措吉的母亲说。在果洛,大多数家庭主要收入都来自于挖虫草。
尕措吉很早就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和年过70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老人年龄大了,尕措吉也在慢慢理解母亲所感受到的压力。
不过,虽然母亲的话让尕措吉觉得扎心,但她说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好。已毕业的她已经没太多机会使用新翻建的球场,但她相信,有了这座彩虹球场,她的师弟师妹们的篮球梦想,会像山间里的彩虹一般,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后记: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藏区孩子对于梦想的向往,跨越2500余公里,只为篮球梦想而来。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可以出现在篮球世界杯赛场,圆梦之旅,如此梦幻。这段难忘经历,将成永恒记忆,真的为孩子们感到高兴,愿他们在梦想的照耀下,一路有篮球陪伴,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