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嘲吵北大校长念错字吗?抽空做笔帮俺们校正字音的生意如何?
还在嘲吵北大校长念错字吗?抽空做笔帮俺们校正字音的生意如何?
小生意系列第一季:解决小问题,做笔小生意。
题记:
俺是大老粗(心人)一个,从小看书碰到生字很少查字典,经常是自己任意发明生字的读音,觉得明白意思就行,反正都是自己默读。前些日子出了北大校长念错字的事,看新闻时俺发现那几个字自己也全部读错音了。像俺这样会念错生僻字、多音字的凡人不少吧!如果有什么轻松方法帮俺等正字读音就好了。一直缺钱又贪财的俺就想:如果能把它做成一笔小生意,赚点小钱钱,俺不就发财了吗?更不用说后面还有一代代的中学生、小学生的钱可以赚…。如果源源不断的赚他个一亿年,俺不就成了宇宙中最有钱的人了吗?点子想了些个,可是自己不是适合做事的料。等过两年俺有钱有闲了再来学着做?不知道哪个猴年马月了。俺手上的事情都没做,屋里还等米下锅呢!再说了,等的这两年里本该赚到的钱不就都跑了嘛,未来的宇宙首富也不能这么浪费钱是吧!所以一狠心,干脆把自以为是、想做又没气力做的几个点子贡献出来,让别的能人来当宇宙首富。将来做成事的能人成了宇宙首富后,如果俺那时还穷的叮当响,首富也许会良心发现赏给俺点股份什么的。实在不行俺到时就恬着脸去攀个亲或认认老乡之类的,谁让咱们几亿年前可能是一家呢!再说了大家乡里乡亲的关系是跑不掉的,谁让咱都是那旮沓地球村里的?!
正文:
北大校长念错字的新闻看了。那几个成语当时自己读了读、查了查,结果发现:俺的娘额,主要的几个字俺以前无一例外都读错了。正确的应该是“鸿鹄[hóng hú]之志”、“莘莘[shēn shēn]学子”、“谆谆[zhūn zhūn]教诲”。尴尬的同时立马历历在目的回想起好多年前,高中语文周老师课堂上讲“燕雀安知鸿鹄[hóng hú]之志”的情景,一再敲黑板强调不要像好多人一样把鹄读成[hao]!!!对于第二个,‘莘’是多音字,可以读[ xīn ],但是写成“莘莘”的时候,表示‘众多’的意思,要读[shēn]…。
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读音的?俺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又如何避免、如何改进?
回想以前自己读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课外看书的时候都是默读。虽然各种文章、小说读了一些,但是遇到生僻字时都是连蒙带猜,以至于给不少字发明创造了不少稀奇古怪的读音。即使偶尔查了字典,过久了也忘了,又回到错误的读音。其他普通人看课外书籍大概也多是默读,没有听到标准正确发音来对比和提醒,又有多少机会发现、纠正自己念错字音?
一直以来,俺这种大大咧咧的四川人对拼音输入法真是痛苦。在拼音的发音中,n与l分不清,zh、ch、sh与z、c、s分不清,ing、eng和in、en分不清,因为平常(我的)四川话交谈中,这些音都是一样的。虽然俺早年去北方读书的时候,除去开始一两个月学习普通话的适应期,之后再没有一点四川口音,以至于四年里不时有北方同学在交谈时惊讶于我没有四川口音。但实际上我对这些声母、韵母从来就没分清过。前几个月自己在要电脑录入的文字比较多,深受输入法中不断改输错的声母、韵母的痛苦(此刻码字也是^o^),就专门把容易在拼音输入法中搞错的常用字对比列出。虽然如此,事情一多、时间一久又忘了(真是应该不断复习巩固)。自己本身的发音在日常中没纠正成标准发音,就想在拼音输入法中做正确是有些不现实。如果能请人做个这些易混淆声母、韵母对比发音的教学视频就好了。
另外,网上也看到做得很好预防念别字的资料,比如《106个汉语多音字一句话总结》。这个真的做得很好,也应该去记住,可我当时也只看了十几行就没再看了。是因为事多,正规时间也不允许去细看、去记这些。没有紧迫性。只能去找碎片时间记这些。如果有读音标准的人士把这些朗读成音频,让我等能随时听听,学习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俺是懒人,做事总想找偷懒的办法:既把事做得好,又做得轻松的办法。俺又是穷光蛋,随时都想挣小钱钱,所以就想:在碎片时间段看文章不是很方便,如果把生僻字、多音字用标准发音朗读出来做成录音,学习效果应该更好,如果制作成学习段子、有趣的视频或动画就更更好了。这个东西有用,那么就可能做成一个赚钱的生意:如果在这些视频上印上(良性的)产品广告,或者需要推广的正派公司的标志,广泛传播就可以收钱了。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也能带来访问流量和广告收入。
俺进一步想:一两个视频上面印广告太少,不成规模,不足以支撑团队的运行,去找厂商拉广告也没底气。如果建立一个网络视频内容平台,将社会上众多有益的视频收集起来(提成或收购),就可形成规模处于强势地位,再集中在视频上印广告。这也许是个新的小商业模式,也许能赚点小钱钱呐。所有就写了本文。
后记:
当天看了北大校长念别字的新闻,当时就想到了这些,甚至更多。现在自己正在做一个新模式的小生意,忙不过来。当时本来想等到将来赚了第一桶硬币、自己有空后再来做上面正文里提到的事情,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脑子了冒出一大堆旧的或新的想法,文章中的这个事情就排不上号了。又过了几天,决定以这个事为引子,干脆把自己想到的有益社会的、自己将来想做又暂时做不了的想法写出来。也许更有能力的人会去做,好事不嫌早嘛。如果又做好事又赚钱,好事就会很快越来越多吧。
自己文字功底很不好,事情又多,自己做事又拖拉,所以就拖了这么多天,错过了时期。好几次自己都想放弃不写了,又觉得可惜,总算坚持了下来。本来在本文里还想加上一个进一步想到的新的老想法,但是这个技术自己将来很可能会用到。如果别人申请了专利,自己再去缴专利使用费就不好玩了。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生活中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它。解决了问题就可能得到一个赚钱的生意。
这个系列的文章会写三篇。下一篇是《小生意系列第二季:可能不赚钱的大生意》。至于自己正想做的两个有意思的事情,到半年或一年以后再写出来吧。
另外呼吁一下,那些做手机视频播放器的兄台们,能不能加个‘听视频’的模式啊?手机息屏后继续播放视频的声音,以方便骑车、散步、上下班途中用耳机听。这个对需要反复看、不断加深记忆的学习类视频播放很有用。
好了,不多说了,俺该去搬砖了。
注:本来文中写的一些个人化的语句应该删掉才合适,可没空,就懒得管它了。就当第一次发文应有的不成熟表现,留做以后的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