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中国首届“72 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正式开始
20年前的今天,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正式开始
这场活动举办于1999年9月3日至6日,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梦想家中文网以及十家新闻媒体主办,在北京、广州、上海三座城市同时举行。
在活动开始前,活动主办方已经通过北上广三地网上报名投票,媒体推选了12名各年龄层、男性及女性、以及对网络熟悉程度不同的12名自愿者。
12名自愿者被分别安排在北上广三地的12个酒店房间内,房间内仅有一个可拨号上网的Windows 95 台式电脑,一卷卫生纸和一张光板床。没有饮用水,没有实物,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受试者不能够带行李进入测试房间,他们的衣服也是由主办方统一提供。另外,自愿者还被提供1500元人民币现金以及1500元人民币电子货币。
在这12个小时内,自愿者不可以离开房间,只能使用电脑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自愿者需要通过网络所提供的社群关系、购物交易、休闲娱乐及精神文化等功能,在房间内度过72小时。
在本次测试过程中,大部分测试者都保证了自己的温饱,并且通过网络购买到了需要的用品,还有一位测试者通过开网店获利。12名测试者中仅有1人未通过测试,该自愿者为一名没有任何互联网使用经验的受试者。
这名提前退出的受试者退出比赛后,给举办单位打了电话,他说网上购物其实很容易,我其实一共发 了36个Email,但一个回音都未收到。我不知道中国网络适不适合我这 样零网络的人?”
除被淘汰的一名自愿者外,其它自愿者在这72小时内的生活都未受太大影响。虽然一开始他们一度为“温饱问题”而苦恼,但是一旦“温饱问题”解决后,他们就上网聊天,没事的时候就睡睡觉。
在活动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由于活动举办于1999年,当时中国的电商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物流不够发达。
比如,一位来自广州在北京接受测试的自愿者3122号,通过网络购买了2个蛋糕,5日下午收到2个蛋糕后,她向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分一个给她隔壁的同伴。但工作人员与在场的记者竟然疑心蛋糕不是她本人订的,后来经过反复查验才确定是她本人订的蛋糕。
为了严格遵循本次测试的要求,本次测试的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因为很多事情需要经过工作人员反复确认受试者行为是否符合规则,例如上文提到的订货人与收货人是否是同一人这个问题。在活动过程的72小时中,很多工作人员一天只能睡不到6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强打精神工作。
来自广州的测试者说,3天的时间里,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购物上。北京上海两地的受试者,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从永和豆浆订购食物。但当年记者尝试通过永和豆浆网站要求订餐时,却收到了只为受试者服务的回复。
“吃”好解决,“用”便更加困难。京的测试者中,除来自上海的1177号托永和豆浆买了条毛毯外,大部分人在网上找不到有被子卖,不得已只好睡光板床,或摘下窗帘当被子盖。有的测试者甚至跑了几家网上商店,连条毛巾也没有买到,洗完澡只好晾干了再出来。
9月6日下午2:30,“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北京测试点的4位选手,在心理医生与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步履蹒跚地走出待了三天的房间。据举办单位统计,此次活动北京测试点的四位选手,共用去8773.84元,其中有6919.5元人民币现金, 电子货币只用去1854.34元。
从以上数据与事例可以看出,当年中国的电子商务还很不发达,这还是在有10家媒体广泛宣传的情况下,以及有广大网民的帮忙。
这一活动结束后,有媒体得出了“目前网上不能生存”的观点。20年前,网民的感受是只有互联网无法生存,但在20年后的今天,已经变成了没有互联网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