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80年代的过来人,进来聊聊你们听什么音乐~

    又看到一些好玩的材料。

    1980年代初,一位四川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分享自己应省、市一些单位之约,就如何对待港台流行歌曲问题,如何用健康音乐陶冶青年一代心灵举行讲座的经验。

    他说,两年多来,我先后以《音乐欣赏与心灵美》。《如何识别什么是健康高尚的音乐,什么是低级庸俗的音乐》、《港台流行歌曲与音乐美鉴赏》等为题,对我院学生、职工及大专院校、中学、机关、工厂、医院、部队、举行了60多次群众性的音乐美育报告会、直接听众约三万人次。

    这些讲座的效果如何呢?至少他本人认为是相当不错的:青年学生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往往连续二、三小时无人中途退场。一些青年弄清音乐的社会作用后,自动把不好的“时代曲”磁带消了磁。

500

    我倒不怀疑在当时的环境中,这些讲座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不过从社会总体的记忆,以及历史现实来看,这种说教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至少是比较可疑的。

    比如1980年,有一个全国观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出现了民选15首和官选12首的冲突,就是25万人选了15首,结果不太满意,中国音协又重选了一次,代表作是《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1983年,还发生了一个事情。《解放日报》、《支部生活》等单位举办了迎“五一”青年晚会,晚会节目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朗诵,其内容都是祖国四化建设和建设者的颂歌,另一部分是流行歌曲的演唱。晚会过程中,发生了观众起哄,嘘朗诵演员的尴尬事件,甚至有朗诵演员还未上台,观众就一阵嘘声。虽然该演员耐心引导说,“晚会上应有各种各样的节目,朗诵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希望大家安静地听我朗诵。”但嘘声仍然使演员无法表演。这个演员后来在后台流泪说“我从艺廿多年,从没受过这样的侮辱。”

    我翻了一翻当时的期刊和报纸,发现当时应对港台流行曲(当然每个人都会提邓丽君)的方式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比较官方的,基本很粗暴,而且批评比较八股,一般是翻来覆去说,这是资产阶级低级趣味,腐朽没落的文化,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低俗而且色情,有害青少年心灵。

    第二种是为这种流行歌曲辩护,比如说音乐好不好,应该人民群众说了算。然后就会引起争论,什么叫人民,人民低俗也要引导之类的。

    第三种就是说教,正经说道理。不过有的说的好,有的说的不好;有些是从历史角度说,比如这些港台流行曲的前身要追溯到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些从乐理角度分析,我也看到有一些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很专业的乐评。总的来说,是和前面那位四川音乐学院的副教授一样,希望以理服人。不过这些批评从事后来看,局限性比较大,比如说港台时代曲就是酒吧和夜总会的歌曲,没法表达正常情感,或者说,到处是滥用的架子鼓,配器凌乱芜杂,喧宾夺主,就是神经质,根本没有音乐旋律的美感。

    架子鼓这个比较好玩。当时有人专门著文批判架子鼓的滥用。说有一个在京文艺单位的乐队, 曾在音乐会上演奏过一首题为《海上轮机兵》的乐曲。演奏中,这架子鼓除去每一拍必敲之外, 还要在乐曲旋律的休止中, 大显身手地耍奏一番: 杂乱无章的节奏, 令人心烦的鼓点, 真不知在表现些什么。看来, 耍奏者颇有舞台“ 经验” ,听众不鼓掌, 他是不会罢休的。果然, 在听众勉强报之以掌声后, 他才又与乐队继续演奏下去。

    又说,在当代, 虽然有了电子乐器和电子合成器, 但在只有几个人的小乐队中, 也还要专有一人敲打着架子鼓,从头敲打到尾。前些时候, 从国外来的个别的“ 流行歌曲” 演唱者的伴奏乐队, 不也是以富有刺激性的“ 敲敲打打” , 加上歌者的卖弄,来煽动起听众的狂热情绪吗? 

第四种是找替代品。这是我个人感觉最可贵的一种尝试,可惜后来不怎么提起了。代表人物是李焕之和施光南(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都是他的歌),他们不满意社会主义前三十年的音乐界状况,也不满意突然流行的港台时代曲,认为应该有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抒情歌曲的道路,并同时在理论与创作上寻求突破。

    不过,何为走自己的抒情道路?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虽然有关于此讨论在80年代早期成为焦点,但探索和尝试并没有延续很久。理论方面,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之后,相关的讨论就几乎见不到了,随后的争论变成了现代派、无调性之类;作品方面,现代派,摇滚,西北风成为焦点,通俗音乐的话,80年代中后期可以从港台直接引进了。

    为什么这个“走自己的抒情道路”如此重要?简单讲,这个抒情及其背后的逻辑还保留着一种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承诺,艺术是为大众的,是为劳动人民而创作的,要抒各劳动人民之情,以前这方面没做好,要改,但将来也不能沦落到港台时代曲那边去。换句话说,也是要走自己的大众文化道路。如果去看一看比如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是讲80年代中期音乐学院故事的,其中对好的艺术的理解,不仅是纯粹审美的,而且是高度精英,充斥着对普通人,庸众的贬低。不是说现代派或者摇滚不抒情,这里存在着艺术体制,或者说对艺术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在理解上的本质差异和断裂。

    我有一个不太严谨的判断,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中国摇滚,骨子里也是高度精英的,想想崔健、张楚、唐朝的歌,想想后来因为喊售票员你漂亮么而被封杀的那位,当年是多看不起香港流行音乐。所以我说,就不要怪普通老百姓后来都喜欢港台歌曲,喜欢情情爱爱,普通老百姓被抛弃了嘛。当然,“走自己的抒情道路”没有成功,也算不上可惜,它有失败的必然性,当然那是另一个话题了,有空再说。从文化治理的角度来看,也会比较有意思,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实际上整个的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和断裂,但治理政策和行为,基本上还是路径依赖,搞老一套,可是客观上“文艺”本身以及对它的理解已经非常不一样了,好坏先不论,治理既没有办法创造条件扭转这个客观现实,也没更新办法应对整个时代对“文艺”的新的理解,这个矛盾我感觉是延续到今天的。

    算是抛砖引玉,年纪大点的朋友,可以随便聊聊当年你们听的到底是哪些歌,回忆回忆80年代普通大众实际上在听什么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