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何监就是贺知章,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

李碧妍  中西书局副编审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何监,故事的原型就是贺知章。他在天宝三载的时候,已经是86岁的高龄了。有一天,突然因病恍惚,于是跟唐玄宗告老还乡,自皇太子以下的大臣都来为他送行。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的高龄。

我选了四个人物来开始这次讲座,第一个人物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何监,故事的原型就是贺知章。他在天宝三载的时候,已经是86岁的高龄了。有一天,突然因病恍惚,于是跟唐玄宗告老还乡,自皇太子以下的大臣都来为他送行。

500

在回乡的途中,他咏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在《旧唐书》和《新唐书》里分别被归入《文苑传》和《隐逸传》。我们现在对贺知章的认识,更多是把他作为一个很有名的诗人、文学家来看待的。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的高龄。

史料记载,贺知章少以文辞知名,通过科考入仕。为什么电视剧里叫他何监?因为他曾担任秘书监的职务。在唐代秘书监是皇家图书馆,担负着整理内库图书、修书的职责。唐玄宗上台后,致力于文教事业,秘书监担任了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不过唐玄宗觉得,秘书监没有很好的发展文化整理事业。好几任秘书监的负责人,只是把工作重心放在整理以前的图书,唐玄宗却希望能够传述一些能够符合唐帝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反映时代面貌的图书。于是秘书监的职责随着某一位人士的上台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个人就是张说。

500

张说任职时,唐玄宗成立了另外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就是集贤院。集贤院开元13年成立,成立伊始,它就担负着一个要为生机勃勃的唐帝国著书,撰著符合这个时代要求图书的重任。在集学院众多学士的手上完成了很多唐代很有名的着作,比如《初学记》、《开元礼》、《唐六典》。贺知章也是在集学院刚成立时被推荐进入担任学士的。

集贤院除了文化整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储备政治人才。通过集贤院,把一些当时文辞荟萃的文士凝聚在皇帝的身边,成为皇帝的顾问。由此可见,贺知章是一个文辞非常卓著的人才。

500

开元13年,贺知章在同一天里一下子被任命两个重要的职务,一个礼部侍郎,一个是集贤院学士。当时有两位宰相,一位是源乾曜,一位是张说。源乾曜就问张说,“贺公久负盛名,一日之间有两个恩宠加身,您觉得是礼部侍郎更好,还是集贤院学士更好?”张说说,“侍郎是衣冠士大夫很向往的一个职务,是很美好的,且不是名实相称的人是不能担任职务的,但它终究是一个在唐代职官体系里的官员,所以往日的圣贤也不是特别羡慕。但集贤院学士就不一样,是怀有王道之心,为缙绅士大夫立表率,并通过美好的文辞能为政治运作带来贡献,当然是集贤院学士更好。”集贤院学士成为当时世人最看重的一个位子。


但为什么说贺知章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因为他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利用集贤院学士的身份,在政治上有太多建树。我们知道他后来担任皇太子侍读、太子宾客,这更多的是辅导太子、给太子讲学,但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的建树。

如果说贺知章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我们是不是能找一个和他对举的,能符合春天一样的生机勃勃形象的人物?

500

是有的,这个人就是张九龄。我们看唐诗300首,第一首就是张九龄的《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他曾经创作过《感遇12首》。此外他还有一首很著名的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闻名上张九龄丝毫不在贺知章之下,张九龄被称为张曲江、文献公。文献公是他的谥号,只有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死后才有这样的称号。贺知章生性狂放,晚年好喝酒、吟诗、谈笑,自号四明狂客。他对自己的称呼带有一点点戏谑、狂妄不羁的味道,和张九龄这种很端正的谥号文献公是完全不一样的。

500

张九龄被誉为“后出词人之冠”,这里的词人不是诗人,它代表了一种特殊的人,词臣,即替皇帝起草文书的人。后出词人之冠,之前是燕国公张说。

我们看张九龄的生平,和贺知章是非常接近的。他七岁知属文,通过进士科入仕,在秘书监担任过重要职务,被张说推荐进入了集贤院当学士。但他和贺知章不一样的是什么地方呢?他担任过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一个真正为皇帝起草诏书,并且一步步做到宰相的人物。他充分地利用进士的身份,和自己文学辞藻的才华,来为国家的政治运作发挥过很大作用,他才是代表时代发展的人。

所以我们说贺知章、贺监确实就像电视剧讲的一样,是要退休致仕了,而张九龄才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