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红的嘴,都是骗人的鬼(下)

在《罗辑思维》节目里,罗胖每每“故作惊人之语”。

他在节目里,为秦桧“翻案”,还借用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话说“我就是要替富人说话”。

他为投机正名:“很多投机泡沫是有好处的好不好?比如说炒房,中国人过去十几年最恨的就是温州炒房团,可是从经济学上讲,温州炒房团还是有功劳的。”

他每作惊人之语,除了能获得巨大争议和广泛传播以外,其实都还渗透着他个人最为核心的思想——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500

如果你理解了他的这套心思,你再看他任何“毒奶预言”、“批判中医”之类的东西,就再也见怪不怪了。

“《罗辑思维》一直在讲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换句话说,自由主义是一种“自私”的价值观——无论外界如何,先管好我自己。

500

可以说,罗胖敏锐地把握到了中国“新中产阶级”崛起的这一波浪潮,用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为“先富起来”的这一批人正名。

自由主义尊重西方传统,重视经验累积,鼓励试错演进,推崇渐进的扩张演化,要求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与计划体制针锋相对,要求保障个人价值。

可以看出来,这里面每一条都跟郎咸平和“新左派”针锋相对,因为他们代言的“社会阶层”不一样。

自由主义这些,都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爱听的话。也正是基于此,罗胖会批判中医、肯定投机,甚至与“精日”“精美”的罗永浩合作开课——因为至少他们同样肯定西方世界的价值主张。

500

然而转型卖课的罗胖,还是过于乐观地估计了中国人为各类“音频课”付费的意愿。

早年间,他手握罗辑思维公众号几百万粉丝的流量,卖月饼,卖事先不告诉你是什么的图书包,跟柳传志合作卖柳桃,“事情做一件爆一件”,2015年光卖书就卖了1亿多元。

后来,得到App上最火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卖了8300万人民币,41.5万人订阅,而薛兆丰在课里也经常说出“惊人之语”——比如“春运火车票就应该涨价”、“贸易战我们不应该给美国加关税”等等。

他和他的“得到系”老师们充分践行着“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自由地生长,大把地圈钱。

500

时至今日,得到App估值已超过70亿元,还孵化出了“少年得到”和“得到大学”,专攻K12领域的知识付费,和高净值人群的线下课。

然而随着企业的快速膨胀,罗振宇陷入了新的焦虑——流量焦虑。

得到App的月活跃用户,从1月跨年演讲结束后一路狂跌,从432万跌到190万(艾瑞数据),日活跃用户不足百万。

500

 

新课从过去一上线就能卖个4、5万份,甚至10万份+,到如今新课多数都不足1、2万份的销量。

500


在知识付费“凉凉”的今天,这届韭菜真的不好割了。

有人说:第一次看“罗辑思维”时被征服了,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像是挖到了宝藏。但是时间长了,就发现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号称要做20年的跨年演讲,做到今年第4年就已经口碑翻车了,很多人把罗振宇的话总结为“片汤话”,长达4小时的演讲,混杂着广告和鸡汤。

500

年初的时候流行一句话:“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跟老年人买权健的保健品,其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报道权健的丁香园回应说:“这种比喻对权健的要求太低,对罗振宇的要求太高了。”

罗振宇也侧面做出回应:

500

罗胖把自己比作卖健身卡、和买书的人:你们减不下来肥,学不会知识,难道要来怪我吗?

自由主义的春天,或者说包装成“自由主义”的“智商税”的春天,可能比罗胖以为的,还要来得再晚一些。

500

尾声

我们借郎咸平、罗永浩和罗振宇三个人,讲到了他们身后的新左派、逆向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流派。

为什么要讲这个?事实上,无论你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或者你谁也不喜欢,你都应该了解一下,他们到底在为谁说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教授说: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新左派,是中国社会现存并影响深刻的三大思潮。这三大思潮继续并存,不会相互抵消,呈现此消彼涨。”这其中,也应当加上今天已经被边缘化的“逆向民族主义”。

500

从去年底到现在,中国人目睹了一系列事件:孟晚舟被捕、中美贸易战、国际大牌辱华、香港动荡等等。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感情也因此十分高涨,同时也让我们很多人的头脑更加清醒——

中国的命运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这是中国“民族主义”在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立脚点。

然而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会这么看。

当外部矛盾不再凸显、民族主义思潮有所缓和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便又会趁势而起。

中国该走怎样的道路?关于这个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各怀鬼胎”。

当经济发展到阶层矛盾激化的时候,新左派会继续趁势为弱势群体摇旗呐喊,炮轰既得利益者,抨击贫富差距,让大政府、大国企遏制民企发展;

当媒体频繁鼓吹西方“先进文明”盖过“中华文明”时,逆向民族主义会继续抓住“愤青”的痛点,大肆宣扬国外生活的百般好、千般好,一群带路党恨不能跪舔“西方爸爸”;

当市场经济的获利者惴惴不安,需要有人代言的时候,自由主义会继续为中产阶级和富人正名,把“自由市场”能带来的好处说得压倒一切,推动中国社会从思想到实践的“全面西化”。

你看他们,就像舞台上的三面人,哪一面需要搭台唱戏,哪一面就转过来登台献艺。

有人用中国的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也有人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在他们嘴里,似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有某种标准答案。我们现在碰到的诸多问题,你生活中的诸多痛苦,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选对那个标准答案。

500

注意,下一次披挂上阵的,可不一定是郎咸平、罗永浩和罗振宇。

但无论下次是谁,希望你能一眼看出他“糖衣”下面包藏的是“哪颗心”。


我们更要警惕的是,有些人打着某种主义的幌子,说着一群人最想听的话,其目的却只是为了圈钱牟利。他们会一直蛰伏在角落里,等待着情绪风口的转变,然后借助媒体的力量,一飞冲天。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说:“如果期望大多数知识分子都以反抗非正义的行为、保护受害者、挑战占统治地位的权威的信仰为己任的话,未免太乐观了……更多的知识分子在公开言论中昧着良心欺骗别人,或者对所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却厚言无耻地说得头头是道。”

500500

500

我们当然敬重好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时时警惕、提防着那些把利欲熏心包装成“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的知识分子。

“透过法制化的建设,把中国带向强盛和繁荣——余生唯此心愿。”说这句话不是别人,正是郎教授本人。你看他话说的多好。

可我们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些什么,更要看他为国、为民、为己都做了些什么。

(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