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屋与文明

   笼屋是香港的一种社会形态的缩影。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选择笼屋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笼屋是以平方英尺计算面积,一平方英尺面折算成米制是0.3x0.3=0.09平方米。如果考虑居住的空间,那么用棺材来形容,也就是比棺材的体积空间略他一点。问题是棺材四壁及上下还有木板,而笼屋四壁只是铁丝网而已。就造价成本而言,价格笼屋的租金是相当高的。只是租屋的人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付房租选择笼屋。这样的居住环境大概还不如墨美边境难民的境遇。因此,对于“啧啧称道”东方明珠的香港而言,很难与文明相提并论。

  香港有700多万人口,“笼屋客”大约20万人,即笼屋客的占比不到2.9%。这个比例对于香港经济和财政来说解决问题不是很困难的。如果以高层小面积公租屋来解决问题,每套20平米(居室12,厨4卫4),每层80套,一栋楼可以提供2400套。资金筹措可以多渠道:政府建房,社会赞助一点租客拿一点,这样就可以有相对体面的生活。政策上,政府拥有产权,规定适当的入住退出条件,例如以本地户籍为准,限定收入“门槛”,70岁以上转入社会福利院等等。政府出资的公租房+棚户改造措施,房地产商按市场规则竞标承建。如果没有占中以来的暴乱,那么仅从立法会所造成的6000万港元的损失,如果再加上机场停运的损失等等,就可以解决几千乃至上万“笼屋客”的居住改善问题,甚至可以解决10-15%的“笼屋客”居民。

  如果考虑香港约100万人公租屋市民的居住改善需要,一是逐步拆迁旧的“唐房”建高层公租屋:以香港的“弹丸之地”,不存在远途上下班的“鞍马劳顿”;二是周边之地都可以利用,关键是要做好规划。三是利用“大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就地“填海造地”。那位工作的李姓大姐,她的工作间像是个很乱的洗衣房。她说自己,40年前从广东中山移民香港,(逃港后代)如今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没有结婚,没有房子住是主要原因。她说她的家住的是公屋(就是政府提供的廉租房),约29平米。她说:“小孩子们闹游行她很不喜欢,但他们心里有气”这也是实情。所以改善居住条件从香港稳定来讲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一件事情想做,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央政府免除香港的赋税,因此条件还是有的。这次林郑月娥参加周边省际合作是个机会,香港不能自我孤立,否则最后的所有发展机会都会丧失。香港只有发展了,市民福祉才能改善。

500

500

500

500

   香港社会也不要自持清高,整个社会应形成“个人的集体意识共识”,集思广益,上下协调,主动参与到市民居住改善的方向上来可以适当借鉴内地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做出有效的改善。就人文关怀而言,民主自由要落实在香港市民的福祉基础上,而不是只讲少数人的“暴乱民主自由”。香港原本具有较好的法制和民主自由风尚。所以21世纪的香港社会,笼屋绝不代表任何文明,也不能成为城市的景观。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