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带吃的不是事!连续4年,迪士尼乐园如何让我乖乖掏钱续费?

最近因为外带食物的官司,迪士尼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一个第四次续卡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无限年卡用户,感情复杂,一言难尽,那就来叨逼叨逼吧。

500

首先,小姐姐本人是一个广告行业从业人员,收入不高,对营销套路也算业内人士,多少有一点免疫力,自认为可以排除“人傻钱多”。但是在迪士尼的情感陷阱了,还是沦陷了。

说起来续卡到第四次,里面还有什么游乐设施没玩过?什么演出没看过?什么餐饮食物没吃过?都没有,许多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探索过了,但是依然乐此不疲。

500

原因只有一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年要给甲方卖笑,经常假期待命,午夜改稿,精神状态常年处在疲惫和紧张状态。迪士尼,是三年以来,周末自我释放的第一选择。

睡个懒觉,临近中午起床,吃过早饭后出发去迪士尼。对于当天要玩什么项目,其实很佛系,基本看哪个相对人少,去排一排队。

500

因为没有了游人打卡一样的紧迫感,就随意逛荡,听无处不在的BGM,看新换的童话布置。遇到商店门口有店员微笑挥手,就很开心。每每总想看花车巡游,看不腻,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们让我放松,能治愈疲惫。

500

同样是花钱买乐呵,这比躺在沙发抱着手机,看着电子屏幕,更有利于改善常年久坐导致的亚健康状态。

也因为去得多,一个月三次打底,一年30多次,一张3000多元的无限年卡,早就赚回票价。

有一句俗话,千金难买我乐意,在迪士尼这件事上,我是买单的。三分之一部苹果手机的价钱,加个零才能给女朋友买包包的开销,换来我周末的轻松,值。

500 

写这点东西,本来是想剖析迪士尼是如何让游人心甘情愿为它讨钱的,那既然自己就是这么一个重度成瘾者,不如就写自己的感受,更直白。

迪士尼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的主题乐园,营造沉浸式氛围,可能是最大的秘诀。对比其他乐园,BGM都可以放,房子都可以造,唯独人的培训,不一样。

之前身边有朋友去应聘过迪士尼的演职人员,最核心的要求只有一个:角色代入。扮演米奇,就得相信自己就是米奇,扮演花木兰,就得相信自己就是花木兰。

只有从体态、动作上都习惯了对应角色的行为,那才是真正能和游客见面的演职人员。

500

代入感,让游客不再端着只做一个旁观者,而是加入进去,一起挥手、一起摇摆、一起歌唱;代入感,让游客有那么一会儿,相信童话故事是真的。游客的积极参与,放大了沉浸式体验的群体效果,这是许多其他乐园,没有做到过的。

500

而这些道道即便你知我知,也不好复制,因为迪士尼积累了几十年的动画形象,早在游人去乐园之前,就已经深入人心。进到乐园里,难免会有一种“我就知道是这样”的故地重游的感觉。要做到这个,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500 

最后谈谈被口诛笔伐的外带食物问题。

开园第一年,一瓶可乐也带不进,只能空瓶进去灌凉水,现在不要说瓶装饮料,奶茶也能大摇大摆得端进去了。

外带食物也有bug,因为安检员只查包,口袋里放点饼干、白煮蛋,其实没问题。

就个人私心,其实不愿意看到最后放开食物外带,因为老坛酸菜面、红烧牛肉面的香味,会让我出戏。食用后产生的湿垃圾,也难免在节假日游人爆棚的时候,造成一些卫生死角。

或许把现在对体积较小食物的默许,变做成文约定明示清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至于泡面、熟菜、瓜子,还是在乐园门口,开辟一块能遮阳,有热水的野餐区,让大家吃完再进吧。

500 

转眼到周末,电影都看过了,游戏又打通关了,还得去乐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