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打撤最严厉的父亲”,怎么就沦落到了“差评如潮”?

“重内容轻运营”的斯拉夫游戏奇异传统。
《逃离塔科夫》正式版的表现,无异于一场灾难。
上线一周内,游戏在Steam上的总好评率跌到了32%,而且堪称“世界级差评”,不同语种的评价全线飘红,简中评测更是“差评如潮”,好评仅有7%。

尽管在第二周,简中区的好评率数字慢慢回升到了10%,但在评论区能看到,玩家们还是像统一口径般,使用各种“优美”词汇去问候游戏制作人尼基塔(以及他的家人)。


莫怪塔科夫玩家群体粗鄙。我身边有不少玩塔科夫的朋友,都是在入坑不到两个小时内完成了心理认知的转变,如评测那般对尼基塔展开暴风骤雨般的人身攻击。
尼基塔就那么招人恨吗?诚然,他带领Battlestate Games(BSG)一手打造出了“搜打撤严父”“撤离射击游戏的先行者”不假。历经九年内测长跑,《逃离塔科夫》的硬核程度和内容积淀,依然没有任何竞品能够超越。
可是塔科夫从未摆脱“斯拉夫游戏”的某种通病——长于做内容,轻视做运营。和《战争雷霆》《战舰世界》这样的斯拉夫军武网游类似,它固然没有与之抗衡的竞品,可惜在运营层面存在严重短板,提供不了理想的配套服务,在玩家能体验到塔科夫的魅力之前就劝退玩家。而尼基塔这个拥有核心运营决策权的制作人,难辞其咎。

尼基塔·布亚诺夫(Nikita Buyanov)
塔科夫正式版上线,理应是个大举扩圈的机会,结果却是在众多玩家面前丢人现眼,把运营失当的问题暴露到了极致。
1
《逃离塔科夫》的游戏目标当然是逃离塔科夫。但逃离的前提,是得能进去。
目前塔科夫仍需通过BSG官方启动器下载和进入游戏。玩家们在Steam上下载到的,其实也就是官方启动器,最后还是得去官网注册个BSG账号,登录并绑定Steam平台后,才能正常下载游玩。已经买过官方版本的老玩家,想要通过Steam启动塔科夫,还得再买一份Steam版游戏。

塔科夫启动器
除了能公开展示的Steam成就,以及上线时告知所有好友自己在玩某款“小众变态游戏”之外,Steam版塔科夫相较官网贩售的版本几乎没有优势。据SteamDB统计,《逃离塔科夫》的Steam端在线玩家峰值不过5万,这是因为老玩家一般还是会选择官网版本启动游戏。按尼基塔后来在官推上的说法,实际玩家峰值应该有30万。
就是这30万玩家,把塔科夫的官网和服务器挤宕机了。
11月15日19时,是《逃离塔科夫》正式版理论上的开服时间。但在此后的数个小时里,BSG官网始终无法访问,期间还触发了Cloudflare的排队机制,玩家们苦苦等待若干个小时排完了队,等到的却是官网赫然贴出的“技术维护”四个大字。这种状况下自然是没办法完成注册的。

我等了四个小时等到了这四个字
可能会有玩家提前进了官网,结果卡在了注册时的手机号验证。绝大部分国内手机号都无法通过验证,迫使国人玩家只能通过电商平台购买虚拟手机号欺骗验证。
而在启动器登录这一步,玩家们又有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我自己举例,开服这天我想着把游戏重新下回来,结果碰见了至少四种弹窗错误代码。

当晚我和朋友的对话
将近半夜,有朋友跟我讲,由于官网炸了,BSG账号和Steam的绑定出了问题,用Steam打开启动器一定报错。去根目录单独打开启动器,就能成功登录了。在经历了启动器反复询问验证“我到底是不是人”过后,我可算能下载游戏了——可是游戏的下载速度好像也不是很美丽,反复切换加速器节点也不起作用。

面对不属于2025年的下载速度,逐渐变得暴躁
其实塔科夫内测期间一直通过删档推出大更新,每次删档都有官网和服务器爆炸的传统。老玩家们大多已经习惯,并且预料到了这种状况,干脆放弃等待,早早睡觉,等第二天再玩。
然而直到现在,服务器还在间歇性爆炸。
在塔科夫,玩家越多,匹配进游戏的时间越长。这听起来很反常识,但供玩家进行游戏的服务器数量有限。这个问题甚至同时影响PVP和PVE模式,因为只有单人PVE会架设本地服务器,而多人组队PVE还是会占用公共服务器。
这两周内晚高峰时段的各大亚洲服务器,等待20-30分钟还挤不进服务器属于常态。我跟朋友在PVE开荒,不得不跑到澳大利亚的服务器避难,即便如此匹配时间还是长达3-5分钟。我都不敢去想,那些PVP玩家也要苦苦等待20分钟,却在进图后不到2分钟被其他玩家秒杀,丢掉全身的装备时,会产生怎样的挫败感——假如他们第二天还要上班、上课呢?

在难得的、能够正常游戏的时光里,玩家们还要忍受成堆的问题:高延迟掉包掉线、仓库数据不同步导致“228”错误、至今无人知晓原因的后端错误、主线人物对话卡顿之类的Bug、PVP模式大脚步拉提前枪爆头的疑似外挂……
于是,上述的一切经历所带来的痛苦等量转化为怒火,宣泄到制作人尼基塔的头上,化为一句标准的国骂。表现全然不像正式版的塔科夫混到“差评如潮”,多少算是活该。
2
怎么玩怎么糟心的《逃离塔科夫》,为什么还有好几十万人硬着头皮也要挤进游戏受苦呢?
想必还是没有竞品、“搜打撤最严厉的父亲”名声在外的缘故。说塔科夫是“爹”,是指它的内容和特色玩法,启发了一系列竞品,其中包括让“搜打撤”这一名词在国内深入人心的网游《暗区突围》和《三角洲行动》。前段时间总销量突破300万份的爆款单机《逃离鸭科夫》,更是对塔科夫的最直接致敬。

“青铜怀表”在鸭科夫是个简单的致敬任务
在塔科夫却代表着无数次尝试后的血与泪
人人都抄塔科夫,因为它的玩法逻辑完全自洽:它其实是半部正统“搜打撤”、半部RPG游戏。
在局内,玩家扮演PMC雇佣兵进入地图,搜刮物资,跟AI控制的拾荒者(Scav)、邪教徒、匪徒、叛变军人,以及其他玩家控制的PMC战斗,撤离失败会失去除安全箱之外的一切,唯有撤离成功才能带出物资。
在局外,玩家能够接取来自NPC商人的任务,在完成任务后获取任务奖励,还能利用搜来的物资升级自己的“藏身处”基地,以此解锁强力装备、道具,以及更大的仓库和安全箱。

蹲在藏身处的马桶上制作头盔
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很多竞品网游都只学到皮毛,过于重视局内搜打撤某一部分的直观体验,比如“摸大金”“猛攻爽”等等;做局外养成的RPG要素却始终差了点意思,有些竞品甚至要靠控制局内物资产量的方式,降低玩家的内容消耗速度,致使游戏深度不足,核心玩家黏性也始终赶不上塔科夫。


塔科夫丰富的局外养成创造了近乎无限的市场需求
因此任何垃圾扔到市场上卖都有可能赚钱
作为让搜打撤玩法发挥最大魅力的舞台,塔科夫的背景设定也做到了完全自洽。外资巨企与俄罗斯政府利用佣兵打代理人战争,由于EMP(电磁脉冲)爆炸导致电子设备全部失灵,玩家扮演的佣兵们不得不为了活下去各自为战,开始与本地商人建立交流,慢慢积累实力,寻找逃离塔科夫的办法。
尼基塔下了不少功夫让玩家们相信这套世界观的建构合理性,同时塔科夫又一直将“硬核拟真”当成招牌。比如取消直观的GPS地图设计,加入饮食系统、甲弹对抗机制、模块化血量设计,以及通过买下一大堆枪械和配件版权打造出的枪械改装功能等,这些硬核要素统合到一起,令玩家们时刻思考自己的处境和相应的对策,尽可能深化游戏的沉浸感。

武器改装系统是塔科夫最值钱的“干货”
塔科夫的正式版之所以敢叫正式版,还是因为在更新的内容体量上比较充足,除了新枪、新配件外,主要更新重点都放在了补完背景设定的新手教程和主线任务上。
在新手教程里,玩家要从刚刚发生EMP爆炸的市中心区域杀出重围。而在新增的、类《潜行者》风格的主线任务中,玩家能够通过跟商人的交流、在战局中搜集线索等方式,拼凑出塔科夫混乱背后的真相,最终找到逃离塔科夫的办法。Steam成就显示,主线故事至少拥有四个结局;而尼基塔在今年TGS上表示,最难的结局大概只有20%的玩家能够达成。

主线任务中的关键抉择

结局相关成就
塔科夫的故事有了开头和结尾,正式版推出后PVP和PVE也都各自拥有永久不删档的服务器,这的确是个适合新人入坑塔科夫的优秀节点。只可惜,它摊上了不争气的尼基塔和BSG,做出的游戏内容再优秀,挤不进游戏就都白搭。
3
需要承认,即便正式版没有服务器爆炸这档子事,塔科夫仍然不是一款适合大多数人、随随便便就能入坑的游戏。塔科夫的上手门槛是“搜打撤”游戏中最高的,入坑塔科夫,需要做一番思想斗争,分析自己能否承受住稀烂的运营和服务器,无比高昂的学习成本,以及在数百次失败后带来的痛苦。
它的PVE模式当个能够联机、含有RPG要素的射击游戏去玩其实很不错(虽说要额外花钱),而PVP模式则是完全不建议没做好心理准备的玩家无脑尝试。没技术没装备没经验,就是给老资历和外挂送肉去的。
一直以来,尼基塔就没少说过“塔科夫不适合弱者”等类似的话。九年更新累积的足量可解锁内容、层层叠加的硬核机制设计,为塔科夫赋予了保底200-300小时的、扎实的PVE体验(因此到现在还没有人打出结局)。但对新人而言,入门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是水涨船高。
奈何“重内容轻运营”的传统还在发力,BSG很可能不会做或者不想做新手引导。游戏内的引导一直都靠任务或场景叙事去解决,包括正式版的教程和主线,引导也弱到了反人类的地步,让新玩家不知所措。以后对于各种机制、地图点位的相关教学,恐怕还是要靠老玩家手把手教,或者利用社区搭建的、类似维基百科一般的网页及小程序。

在这个正式版,新玩家的阵痛期比内测更难熬。官方限制玩家成长进度的方式比竞品还狠,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
对于新手教程,官方连续两次改动奖励,把初期扩容基地需要的建材和现金悉数扣下。对于主线任务,官方没有设置足够的道具或经验值激励,整个流程就是在给NPC打白工;但不做这些烧钱的任务,无法开启新地图,以及解锁拥有实际奖励的支线任务。任务难度曲线设计也有问题,配合不知为何定在75%的超高Boss刷率,愣是把新手当日本人整。

Killa是连老玩家都畏惧三分的中期Boss
没装备也没技术的新玩家只会被一脚踢死
不过要是说尼基塔完全不在乎玩家口碑了,那倒也未必。
游戏正式上线第三天,尼基塔破天荒地发布了一条道歉推文,还回复一条评论说,以后可能会有免费周末,“但前提是我们得做好准备”,这大概指的是扩容服务器。虽说接下来几天里服务器还是没有明显改善的迹象,但尼基塔也陆续发放了数个包括重要建材在内的物资兑换码,大抵是当成补偿了。

很难说尼基塔有没有做过任何自我反省,或者从正式版的发布中学到什么教训。但是面对Steam平台无比完善的差评与退款机制,以及更广大的玩家群体,尼基塔和BSG真得改改过往的行事作风,做些事情,给点补偿,免得让塔科夫这个续了九年的老IP彻底蒙尘。



游戏研究社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