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演讲,上海财大校长30分钟揭开中国消费不振的真相

这真的是一场赌上了职业生涯的演讲,短短 30 分钟时间,只用了三个重点,就把中国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全都讲透了,这场演讲就是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的重磅演讲,从他上台开始到演讲结束,30 分钟的时间里,台下掌声雷动,现场热闹非凡,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他的每一句话语,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刘校长讲到了问题的关键。

之前很多人一直想不清楚一个问题,明明中国的 GDP 已经达到了美国的 70%,可为什么我们的内需却远远比不上美国旺盛?

网上的一些专家说,是因为中国人爱存钱,不爱花钱,大家有了钱都愿意存在银行里,所以才显得消费没那么给力。

但刘元春校长直接驳斥了这种魔幻的言论,他只用了九个字就讲出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强ZF,富企业,穷居民!

500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症结所在。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花起钱来小心翼翼?不是因为老百姓勤俭节约,而是因为口袋里实在是没钱,收入太低,负债太多,导致大家根本就不敢有额外的消费活动。

为了让大家直观的了解这个客观现实,他还列举了一组数据进行对比,他说,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只有 38%,不仅低于美国的 68%,英国的 64%,甚至还低于全球 55% 的平均水平。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原因就两点:

第一, 中国老百姓的债务压力很大,如果你是一个 30 岁左右的年轻人,那房贷车贷极大概率会直接榨干你一半以上的收入,再扣除物业费、水电费、燃气费这些硬性开支,口袋里压根就剩不下几个子。

第二, 就算扣除了所有的生活开支之后,你还能剩下一点钱,中国绝大多数人也不敢去随便消费,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福利还不够完善,每一个领域我们都需要准备一些储备金,所以导致老百姓有了钱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把钱存起来用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也就是说,现实的压力叠加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中国很多人,压根就不敢放心大胆的去花钱,别说那些月薪三四千的不敢花钱了,就算是月薪一两万的高收入人群,他们也同样不敢随便提高自己的消费支出,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同样也会感到焦虑。

我知道有人又会问了,不对啊,中国 GDP 每年增长 5% 以上,整个社会的财富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啊,按理说老百姓手里的钱应该越来越多才对啊,没错,从整体经济面去看,中国经济的确在稳步增长,但刘校长也直接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他说中国现在的模式是强ZF,富企业,穷居民。

500

也就是政府和国企确实有钱,但是流到老百姓手里的却相对有限。

这一点是有数据证明的,2016 年,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是 131 万亿人民币,到了 2024 年的时候,这个数字直接变成了 401.7 万亿人民币,短短 8 年时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暴涨了 3 倍以上,年均增速高达 15%,而同期我们的年均 GDP 增速却只有 6%-7% 左右,为什么我们一看国家经济数据就是非常良好,一看自己的钱包就是有点魔幻?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大量的钱流入到了政府和国企的口袋里,而没有出现普遍的居民财富增长效应。

我知道有人会说了,不是还有财富的重新分配嘛,比如说通过税收的方式去调节,可以适当的降低企业的比重,提高居民的收入,这样不就能解决问题?

理论上的确是这样的,但刘校长进一步分析,他说:我国通过再分配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仅为12%,而欧盟国家则平均达到了38%,也就是说再分配的效果并不好。

为什么效果不好?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一个动力问题。

和欧美国家不同,我国的第一大税种是增值税,占比达到了 30%,而增值税主要面向的是企业群体,也就是说企业的年销售额越大,国家收上去的钱就越多,反观和咱们收入相关的个税,占比只有5%-10%,只是国内的第六大税种,既然如此,那他们肯定更加重视企业利润的提高而不是居民收入的增长了。

500

所以国内的老板们钱多得花不完,反观底下打工的人消费则被严重遏制,之前银行不是公布了一些数据嘛,说中国居民存款不断增长,很多人不信,其实这个数据是真的,但算的只是总账,你存 1000块,马云存 1 个亿,那你们的存款也有 1 亿零 1000 块钱,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如此,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刘校长也深入分析了,他说,不要总想着用发消费券和搞促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是隔靴挠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提振中国的内需,出路很简单,就两点:

第一, 要企业让利,尤其是某些垄断企业和国企,应该让他们把利润回馈给社会,让更多员工和普通人收益。

第二, 要完善我们的社会福利制度,像教育、医疗、养老这些领域都要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否则生一次病,孩子上一次学就直接榨干老百姓几年的积蓄,那谁还敢放心大胆的花钱?

总之就是利润要分配、福利要完善、收入要提高,只有同时解决好了这三个问题,中国消费不振的难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500

今年的十五五规划内容我看了,里面明确提到了要将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列为重要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 5 年,我们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次重要的收入大调整,中国的复兴之路,不仅要走富国之路,还要走富民之路,只有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中国经济才能走向健康发展的正循环。

希望中国像刘元春校长这样的专家能够更多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上一个稳定合理的发展道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