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LP回来了
又是一年AGM季。
AGM,即Annual General Meeting(年度股东大会),是投资机构与LP之间一年一度最为关键的沟通机制。依照惯例,美元基金的AGM多集中于四季度举行,这一属于年末的仪式也已成为一级市场的风向标。
投资界交流一圈下来,最近美元基金们几乎都在为这件事奔忙。
“各家都在排LP的时间。”一位北京头部美元基金朋友聊起,“据我所知,身边有超过十家机构集中在这个时间点召开。”甚至有人截胡美元LP到自家的会上,“都在抢LP”。
春江水暖,始于募资。久违的一幕回来了。
年底,开抢美元LP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活动现场的氛围明显热闹了,交流的意愿强烈很多。”刚刚忙完自家美元基金AGM的John分享道,LP们神情轻松,他们有来自美国的,也有中东和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海外投资者,当然还不乏一些新面孔。
现场John最大的感受在于——美元LP的信心正在回归,既有中途离场者考虑重返,也有坚定者选择继续深耕。“美元基金回暖趋势,老板们是一致认同的,我们机构内部也做了分享并达成共识。”
曾几何时,美元基金是国内风投的拓荒者,纵横20年,其深远影响早已深植于中国创投生态的基因之中。只是当硬科技成为时代主题,美元基金以往擅长的主题远去,叠加外部环境变化,这个群体不同程度地陷入沉寂。
但今年事情开始起变化。“全球资金对投资中国的兴趣,可以说正处于过去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一位知名VC投资人分享体感。他最近正密集接待来自海外家族办公室的调研团队,还有不少此前持观望态度的外资LP主动来沟通,希望获取更多中国科技公司的信息,不愿错过中国科技崛起的机会。
他们正在投回中国,最新一幕——新加坡丰隆集团宣布拟通过设立5亿元规模的QFLP基金投资上海科创三期基金,正式布局中国科创板块。所谓QFLP,简单的理解就是,境外资金,投国内。
“我看好中国市场。”不久前在香港,EQT亚洲区主席Jean Eric Salata谈到LP的态度变化,“客户正在寻求多元化投资,亚洲将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尤其是中国。”
一度降至冰点的水又重新流动起来。有美元基金投资人透露,趁着AGM季,同行之间正互相打听各家基金海外LP的联系方式,即便是一个电话号码或一张名片,也被视为宝贵的牵线机会。
两则风向标
这是久违一幕。
不久前,两家知名VC接连宣布最新募资:Monolith砺思资本美元二期和人民币一期募资终关,新的双币基金总规模4.88亿美元;源码资本完成6亿美元新一期成长期基金募集,同样涵盖人民币和美元双币种。
尽管并未给出具体LP名单,但投资界了解到Monolith美元基金老LP复投率超100%,一个月的时间就已超募;源码新基金的LP主要是产业投资人和少数长期财务投资人的持续支持,整体存续期更是长达25年。
创投圈很久没有这番热闹——两家气质相似的VC几乎同一时间官宣拿到新资金,而且新的弹药里都包含来自美元LP的钱。
其实这只是一个开端。此前圈内流传,多家根植中国本土的VC机构启动新一轮美元基金募集,在海外LP圈引起不小的反响,直到Monolith和源码率先完成。
最新消息,蔡崇信的蓝池资本(Blue Pool Capital)也开始为旗下PE基金启动对外募资,目标规模7.5亿美元。
他们的募资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当投资故事从模式创新转向技术突破,能够精准定义并执行这一策略的基金,重新获得了美元LP的青睐。
情绪就这样被点燃。过去几年,无论美元GP还是LP集体沉寂且悲观,美元募资鲜少听到声响,大额募资更是凤毛麟角。但现在,与过去要么避之不及,要么“只考察,不承诺”的观望姿态不同,IR们明显感到了美元LP的回望,外资频繁沟通,希望拿到有关中国科技公司的更多信息。
尤其想要加码中国的机器人项目,“美元LP现在觉得,机器人将来是中国的天下,就像电动车时代。”一位PE合伙人说道。
此情此景,同样的感受开始在创投圈弥漫——美元基金回暖了。
信号也来自于人的变迁。专职VC/PE的行业猎头忙了起来,“机构客户需求猛增,尤其是IR岗,动作明显比去年活跃。”一家中型基金的管理合伙人直言:“接下来的头号任务是找到一位能打通全球LP网络的IR负责人,这比投到一个明星项目还紧迫。”
“美元LP们确实把目光再放回到中国市场了。”不止一位美元投资人近期向我们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或许若干年后回头看,美元基金前几年的沉寂,结果会被证明是一场集体误判。
最好的资产在中国
资金流向变化的背后,是一次深刻的价值重估——海外资金愈发意识到中国科技资产的确定性。
在AI、新能源、半导体和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中国创新公司正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平等竞争者。当中最瞩目非AI莫属。从年初DeepSeek爆红,到现在各个细分赛道此起彼伏的AI黑马,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让全世界眼前一亮。
“如果中国头部机器人公司在美国,它们的估值可能会高出五到十倍。”五源资本合伙人孟醒最近谈到,投资新一代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从自动割草机到智能咖啡机,这些团队正在利用AI打造全新的产品。这些公司受益于中国丰富的人才储备,包括熟悉规模化量产的产品经理和制造工程师。“中国拥有完整且成熟的机器人供应链。”他补充说。
正如黄仁勋公开感慨,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如果你去过Anthropic、OpenAI或DeepMind的办公室,会发现那里有很多来自中国的顶尖人才。”他甚至罕见直白表态,“中国将赢得人工智能竞赛。”
与此同时,创新药的强势回暖也引得海外资金再度拥抱中国资产。回溯今年,大量长期资本涌入中国biotech的口袋里,一批专注于医疗健康的美元基金也相继宣告完成新期基金募集,市场信心可见一斑。
此间,港股创新药的飙涨行情历历在目。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此前透露,一些国际投资人很后悔没来港股参投 中国的创新药公司,错失了这一波机会,“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一批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临床数据很惊艳。业界发现,原来中国公司能做得这么好。”
“大家已经很清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孤立是不现实的,世界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全世界。”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段兰春此前在清科年会上聊起全球变化。
周期轮转。正如达晨肖冰所言:“相信国运,迎接新一轮的科技造富‘大牛市’。”如此,全世界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中国这里,The next China is still China的共识也愈发深刻。



投资界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