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末震荡加大,今年的个人养老金值得买吗?
临近岁末,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进入最后的窗口期。
然而,经过半年的上涨,市场已经来到4000点的历史高位,近期又出现大幅波动,引发“慢牛”是否已到头的讨论。那么,今年的个人养老金还适合参与吗?资金缴存后又该如何配置?
其实,想清楚下面这四件事,你的年终决策就不会那么纠结。

为什么买?
当下省税红利+未来增值
买个人养老金,最直接的好处之一是什么?
能省税!
个人最高每年省税额度上限为1.2万/年,在领取个人养老金时按3%税负计算,因此个人所得税在3%以上档位,即税前月收入扣除五险一金、每月专项附加扣除后,高于8000元的群体,会有明显的省税优惠。收入越高,省税额度越多,最多可达5400元。这无疑是一笔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同时,"税优+复利"双螺旋效应,为个人养老金打开了"未来增值"的想象空间!
Y份额管理费时常比普通份额低50%,更低的费率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多的投资回报。在未来数十年间的长周期浇灌之下,哪怕只是微小的费率差异,经过时间的累积,在长期对于投资成果也能带来较好的正向提升。

4000点了,现在还能入场吗?
随着A股在4000点附近徘徊,不少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的入市时机产生了纠结。事实上,结合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属性、投资周期与运作机制,投资者无需过度纠结短期点位。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多元配置”。
个人养老金并不单一参与权益市场,而是通过公募基金、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养老储蓄等多元金融产品进行资产配置。这种模式既有望分享权益市场的长期增长红利,又能有效规避单一资产集中波动的风险。
其次,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是未来20年、30年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回望历史,A股虽历经多轮周期,但其长期趋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频。以中证全指为例,2004年年末该指数收于1000点左右,截至2024年年末则为4751点,二十年间复合年增长率约8.1%;同期中国GDP从16.4万亿元增长至超134.9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1.1%。考虑到指数的编制调整与估值中枢波动,两者长期方向基本吻合。
对于个人养老金而言,这笔投资最坚实的底气,不仅在于持有时间,更在于它所依托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经济。

养老投资是否意味着要保守?
恰恰相反,养老投资不能太保守,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
以现今的100万元为例,即使以4%的温和通胀率计算,30年后其实际购买力将缩水至约33万元。
将养老资金全部投向银行存款等低风险理财的做法,看似规避了市场波动,实际上是低估了购买力持续缩水的程度。
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还低估了时间对资产波动的稀释与化解,低估了人在生命周期的前期阶段承受风险的能力。
权益类资产的特点是高收益与高波动并存,而人恰恰是在青壮年时期可以承担较高的波动。许多当时相当大的波动,回头看都可以被一个较长的时间熨平。而在青壮年时因为担心短期波动回避权益产品,反而要承担退休时养老积蓄不足的不可逆风险。
低风险、波动小的产品虽然能带来安心,但从数十年跨度来看,其长期收益往往难以超越权益类资产。参考国际经验,许多国家的第三支柱也确实将权益资产作为核心配置部分。
以美国IRA为例,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IRA总资产中近四成(38%)投向共同基金,远超银行及储蓄机构存款(3%)和保险产品(4%)。(数据来源:ICI,截至2025.3.31;资料参考:华源证券《养老理财稳中求进,未来可期》,2025.6.27)

如何具体配置养老产品?
首先,建议采取分散配置策略,避免将每年1.2万元的额度全部投入单一产品,最好选择2—3只产品构建一个投资组合。
以其中的指数基金为例,相比其他产品,是一种很“锐”的工具。
虽然在数量和规模上,指数基金都还不是养老基金Y份额的最大品种,但从收益率角度看,指数基金堪称绝对领头羊。
根据Wind,目前市场上全部指数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达26.2%,大幅超越目标风险基金的10.5%和目标日期基金的17.36%。业绩排名前20的产品中,绝大多数为指数产品。包括华夏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在内的7只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都超过50%。
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联接Y(022945)为例,跟踪科创50指数,近1年涨跌幅达47.63%。另一只华夏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022939),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近1年涨跌幅60.18%。
这些表现突出的产品普遍跟踪宽基指数,尤其集中于科创板、创业板方向,一旦市场反弹,相关板块强劲回升,这类产品能迅速跟上涨势,明显战胜布局更均衡的目标日期和风险产品。
指数基金外,也可以根据自己预期的退休年份、风险偏好选择产品。
比如,目标日期产品名称中的2040、2045等字样,指的是投资者的预定目标退休年份,通过动态调整权益类与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实现风险逐步降低。目标风险则直接根据投资者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如保守、稳健、均衡、积极等。
以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017247)为例。它是最早入选养老基金产品名录的一只目标日期基金,适合预计在2040年左右退休的人群。根据其2025年半年报,持有人户数近8万,全市场排名第二。近一年净值增长率16.62%,跑赢基准6.84%。
预计在2045年左右退休的人群则可选择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017248),近一年净值增长率23.30%,跑赢基准13.52%。
一个冷知识:华夏基金也是目前Y份额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总规模超20亿元。
最后,再次提醒,市场总有震荡起伏,投资者也应平衡风险,一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配置策略。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 Wind,指数统计区间2024.10.31-2025.10.31。科创50指数(000688.SH)近五年完整会计年度(2020-2024)涨跌幅分别为:
39.30%、0.37%、-31.35%、-11.24%、16.07%。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CSI)近五年完整会计年度(2020-2024)涨跌幅分别为:86.90%、0.37%、-28.32%、-18.83%、13.63%。指数历史业绩不代表基金产品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
目标日期产品的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9.30,经托管行复核。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份额在2023-2024年度产品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分别为-8.87%/-3.88%,-1.68%/11.94%,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6%/18.23%。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FOF)Y份额在2023-2024年度产品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分别为-8.65%/-3.88%,-7.18%/11.93%,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79%/18.23%。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投资者认购/申购时收取前端认购/申购费的,称为A类基金份额;不收取前后端认购/申购费,而从本类别基金资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的,称为C类基金份额;仅面向个人养老金,根据相关规定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申购的,称为Y类基金份额。A类Y类基金份额分别计算和公告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份额累计净值,特别风险提示:“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混合基金,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低于股票基金,高于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法律文件。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4,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5.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6,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匹配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的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后存在差异。7以上基金产品风哈等级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且投资者应符合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原则。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8"头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目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承诺或保证。9,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10.本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和兑付责任。11.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12.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智谷趋势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