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回暖,市值冰封:路特斯的豪华电动梦只值8.3亿美金市值?
近期,全球豪华电动车市场正值多事之秋。随着特斯拉Model S Plaid宣布降价、保时捷Taycan陷入库存积压,高端电动市场整体呈现“需求疲软、竞争加剧”的态势。
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40万元以上豪华汽车市场整体下滑9.7%。
在这轮无休止的市场大变革中,路特斯是其中非常值得重点分析的观察对象。这家源自英国、背靠吉利的豪华跑车品牌,早已全方位身陷传统与革新的水火之中。

最新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37亿美元,净亏损收窄68%,毛利率提升至8%。路特斯独特的逆风转型路到底走得怎么样了?
节流已见成效,盈利还剩临门一脚
路特斯的第三季度财报,更像一份“精准控损”的临床报告。
数据显示,公司当季营收1.37亿美元,前9个月累计营收3.56亿美元,虽规模不及头部新势力,但关键指标已现转机:
三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低点跃升至8%,净亏损收窄至6500万美元,同比收窄68%,强于前9个月41%的收窄幅度,显示运营效率的改善呈季节性上升态势。这种改善并非偶然,而是成本管控与产品策略双线作战的结果。
一方面,路特斯展示了“外科手术式”的财务纪律。通过库存优化与运营费用削减,其第三季度Adjusted EBITDA收窄70%,CFO王达学直言“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值得玩味的是,该公司还于8月获得ATW Partners的3亿美元可转债融资,并获吉利16亿元人民币信贷支持。这些资金并未盲目投向产能扩张,而是聚焦研发与品牌建设,折射出管理层对现金流质量的苛刻追求。在行业普遍“烧钱换市场”的语境下,这种审慎反而成为稀缺资产。
另一方面,产品结构的优化成为毛利率提升的引擎。前9个月,路特斯交付4612辆车,其中跑车1298辆,生活方式车型3314辆。
其中,9月改款跑车上市后,高毛利车型占比攀升,直接推动平均售价上移。尤其是在中国市场,ELETRE超跑在40万以上纯电细分市场登顶,使得路特斯在豪华车大盘下滑9.7%的背景下,实现11%的逆势增长。这印证了一个规律:高端品牌一旦掌握定价权,便可尽量规避一些价格战漩涡,转而用产品力说话。
不过,亮眼数据需放在行业镜鉴下审视。横向对比,蔚来、理想同期毛利率维持在15%—20%区间,路特斯8%的毛利率仍显稚嫩;纵向看,净亏损阴影尚未完全散去。
可见,阶段性减亏虽鼓舞人心,但能否持续仍需观察规模效应与供应链协同的深化。在注重财务指标时,路特斯后续要注意在降本与增利之间找到动态平衡,避免陷入“节流却难开源”的瓶颈。
资本不买账!豪华电动梦只剩8.3亿美金
颇具挑战的是,尽管路特斯在经营层面持续改善,资本市场却似乎并不买账。此次季报发布后,股价仍未见大的起色。截至11月25日,公司美股总市值仅剩8.3亿美元,较2024年年初上市高点跌没了88%。如此低迷的市值表现直接揭示了路特斯科技面临的深层挑战。
资本市场的冷淡反应,部分源于对豪华电动车赛道整体的担忧和公司本身并不明朗的转型形势的质疑。
过去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曾多次公开直言:超高端豪华电动车在全球的渗透率不及预期,相反超级混电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这一判断促使路特斯迅速进行技术路线务实调整,推出“路遥”超级混电技术,据悉,计划于年底亮相新车。这种战略灵活性值得肯定,但也反映出公司在技术路线选择上面临的不确定性。
在更前沿的商业布局上,路特斯机器人已与海外合作伙伴签署协议,探索在沙特阿拉伯发展Robotaxi业务。具体是将智能驾驶技术从车载功能升级为可商业化的解决方案,走类似Waymo的2B路径。
这一步棋超越了当下功能竞赛的层面,指向未来出行生态的卡位,但本质上也是基于路特斯商业版图不明朗形势的探索,且这一场景的商业化落地也需大量时间验证。
为支撑未来发展,路特斯在资本运作上积极布局,包括前述提及的“外部市场化资本+内部战略股东支持”的双融资方式。如何将资金高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仍是管理层需要回答的长期关键问题。
在品牌建设方面,路特斯采取双线并进策略。一方面通过赛事营销加固性能标签。在澳门格兰披治大赛包揽冠亚军、于成都启动莲花杯单一品牌赛,这些活动看似烧钱,实则是向高净值用户传递“驾驭信仰”的精准投资;另一方面借助IAA慕尼黑车展等国际展会展示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成果。
CEO冯擎峰曾指出,用户对路特斯的认知集中于“漂亮”和“性能”,但智能电动车时代的竞争需多维赋能。于是,可以看到其参与伦敦设计节、推出ESG报告,甚至开展高阶安全驾驶公益培训,这些举措旨在为性能注入“安全”“可持续”的新内涵,扭转品牌单一刻板印象。
路特斯的一系列组合拳正是为了突破用户对品牌“漂亮”和“性能”的单一认知,构建“豪华+电动+智能”的立体形象。
透过上市以来的所有财报,路特斯一直在试图通过品牌战略与全球化布局迭代,实现“豪华基因的纵向深耕和横向进化”;并试图以赛事营销、技术转型与出海探索,重新定义“豪华电动”的内核。
但努力是一个难以判断过程长短,难料结果的动作。路特斯的突围至今仍面临多重悖论:其一,混动技术虽扩大市场基数,却可能稀释其纯电豪华标签;其二,Robotaxi业务需长期投入,短期恐加重亏损,可行性或许有限;其三,股价持续低迷,反映资本市场对“慢增长”模式耐心有限。
这些矛盾要求路特斯在战略上展现更高维度的平衡术:既需保持超跑基因的纯粹性,又要在规模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