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两亿!本月最大爆款来了
9年前,《疯狂动物城》上映,豆瓣评分9.3,内地票房15亿,兔警官朱迪和狐狸尼克的故事老少通吃,一时间成为了迪斯尼在中国的又一大IP。
今天,《疯狂动物城2》上映。
豆瓣开分8.7,首日票房2.3亿,猫眼预测总票房25亿(虽然我很怀疑能不能达到),比上一部更夸张。

等等,不是说好莱坞式微了吗?
怎么续集还能卖得更好?
于是我第一时间走进影院,去给狐兔CP“凑了份子”。
一个感受——
好像做了一场9年前的梦。
01
先说缺点——
但可能很多人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缺点,那就是,《疯狂动物城》拍得太小心翼翼了,以至于只能在安全区里精雕细琢。
这部续集,与第一部各方面都高度相似。
上一部说的是兔警官朱迪刚上任就遇到了动物失踪案。

通过与狐狸尼克的联手。
他们成功找到了这些失踪的动物,并把关押他们的狮子市长送入大牢。

可事情还没完。
再追查下去,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这其实是个阴谋,真正的幕后大BOSS是那个委屈无力的羊副市长,她试图打压食肉动物,制造一个食草动物的纯洁环境。

这个故事,明摆着就是冲着“种族歧视”的议题去写的。
那么第二部呢?
说的是朱迪和尼克双双把家还当上警察,经历了七天之痒。
这时,他们发现动物城有蛇出现的痕迹。

众所周知,在第一部《疯狂动物城》里,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哺乳类动物,而没有爬行动物,这次用蛇来作为爬行动物的代表,与它身上的特质分不开——
蛇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冷血的、阴毒的。

显然,这与上一部“肉食动物”的思路是一致的。
结果可想而知。
朱迪和尼克的猜想是正确的,果然有蛇“偷渡”进了动物城,这只名叫盖瑞的蛇试图偷窃动物城气候墙发明者猞猁一族的珍贵笔记。

反转也是可预知的。
原来盖瑞并不是一条坏蛇,他甚至会随身携带自己毒牙的解药,而他偷书的原因,则是因为这本书里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原来气候墙的发明者并不是猞猁一族,而是被驱赶出境的蛇的祖先。
它需要为自己正名。

结果呢?
抱歉这里就不继续剧透了,留有一点点悬念你们进影院去看。
影片主要说的还是朱迪和尼克之间的关系。
他们是截然相反的两人。
就像在一次拍档关系治疗会上,那位医生总结的那样——
朱迪过于主动。

尼克过于被动。

一个一直向前,一个永远后退,两人的关系始终是“追逐-逃避”状态。
可真不一样吗?
不。
后来尼克说,我们在遇到不一样的人时,总是会着眼于与别人的区别,这让我们感到担忧,但也许如果我们只是相互交谈,如果我们只是试着相互理解,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差异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同。
狐兔便是如此。
他们虽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性格,但内心都是一样的,害怕失去。
尼克怕失去朱迪,怕她会受伤。
朱迪呢,害怕被拆散,所以她要做出成绩证明他俩的价值。
与第一部一样,这是一个共存的故事。

总而言之,如果你熟悉第一部,那么这部续集是你一开始就能猜到最后的那种电影。
甚至于单从片方公开的预告片和片段,你能猜到80%的内容。
有人会觉得这样没问题。
毕竟保守的同时,也意味着让人安心,已经被验证的故事结构(甚至歌曲的安排都一样),至少不会让观众遭遇“惊吓”。
但与此同时,也会给期待“神作再现”的观众泼一盆冷水。
它其实并没有多少“新”的东西。
也就自然,没有第一部来得让人惊喜了。
02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九年前的“复制品”到今天仍不过时?甚至于还有人觉得,这是迪士尼这几年来的最佳动画?
这其实与《疯狂动物城》的题材,与迪士尼这些年被诟病的原因分不开。
迪士尼总被骂的一点是什么?
政治正确。
具体来说,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在种族议题上见缝插针,他们倡导世界多元,但做法又时常很生硬,比如把“白雪公主”变成“黑雪公主”什么的,这样近乎激进的手段又搭配不上一个合适的故事,这导致人们对迪士尼电影越来越失望。

但《疯狂动物城》不一样,它并非发生在与现实高度相关的人类社会,而是一个虚构的动物城市,这使得种族多样性就得到了很普遍的接受。
只有“人类”不存在,才可以更好地写出“人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你看《疯狂动物城2》,你会发现它在议题上并不像故事那么保守。
它反而是向前一步了。
第一部还主要围绕着种族与偏见,到了第二部,在此之外,还说了历史记忆造成的人为的刻板印象(所谓“历史纠偏”)。
电影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史实”——
一是猞猁家族的祖先是气候墙的发明者,他们也由此成了城中豪门。
二是影片发生的时间,是动物城史上唯一蛇类袭击事件的百年忌日。

如果动物城有教科书,我想那里应该会这样写:
一百年前,一只蛇因为要盗窃猞猁家族祖先的气候墙发明笔记,咬死了猞猁家族的乌龟仆人,这件事引起了哺乳动物们的激愤之情,为了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他们最终将包括蛇在内的爬行动物都赶出了动物城,从此“天下无蛇”。
蛇,经由这次历史事件,更是成了恶的代表。

但这是历史的真相吗?
当然不是。
这一整段所谓的历史,都是猞猁家族通过巧取豪夺之后编造出来的。
只是因为“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
这个弥天大谎,也就逐渐成了官方的记录,并被动物城的后代认定为事实。
《疯狂动物城2》其实是在问——
如果历史本身都靠不住,那么经由历史经验得来的偏见,还能被相信吗?
这样的提问是迪士尼所擅长的。
也与这个题材相当适配。

所以就观感来说,迪士尼电影以往那些让人尴尬的“政治正确”问题在这里就不会存在了。
他们依然是惯有的表达。
可观众看到的,只是兔子和狐狸在银幕上打情骂俏智破奇案。
03
老实说,虽然从影迷的角度,我会觉得这次迪士尼只是稳定发挥,到达不了前一部的高度,但作为普通观众,看《疯狂动物城2》时,有好几个瞬间我依然非常感动。
当夏奇羊在那里唱着与第一部类似曲风的《Zoo》。
当狐兔在那里“互诉衷肠”。
当那只被修复的录音笔中,记录下那句“爱你,搭档”。
我都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受——
这仿佛是一部被时光定格在9年前的电影。

这里并不是说现实中的9年,对于电影里的狐兔来说只经历了7天,而是说,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气质,会让人觉得,创作者们由衷地相信这个世界会消除偏见,消除隔阂,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其实是一部“经济上行时期电影”。
但现实呢?
现实是,9年前的我们,与今天的我们,早已不是“同一个人”了。
至少于我而言。
9年前我还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相信自己的文字至少能改变一点点什么,还对未来有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但9年后的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妥协与挣扎之后,已然可以很熟练地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了。
世界日益在崩坏,添砖加瓦的速度早已跟不上破坏的速度了。
可是看到《疯狂动物城2》。
我好像在影院里做了一场100分钟的大梦,我仿佛置身于9年前,置身于那个一切都向好的年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奇的体验。
尤其是国内的版本中,出字幕时播的是五月天的《派对动物》——
一首同样是9年前,让我们不要不开心的歌曲。

这样的感受就更加强烈了。
甚至于出了影院,连走路都仿佛加快了一些。
所以怎么说呢?
如果你喜欢第一部,觉得电影里传递的价值与情感是你所期望的,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去看看这部续集,哪怕没有突破,它依然是部很优秀的作品。
但如果你对前作都不感冒,那么这一部也不大可能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当然,如果你在意的不是故事,而是狐兔CP。
那么,不用我说,你也会和我一样,去“凑个份子”。
虽然他俩依旧是“友达之上”。
但已经甜度爆表了。




肉叔电影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