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突击-武直21DE的利刃--“火龙80”制导火箭弹(9)
小说背景:东达国人现在在全世界闯荡,也遇到过很多袭击事件,该文讲述某大洲一个地区发生了暴乱,东达国人聚集地海螺镇也面临袭击,所以团结起来奋起反击,保卫家园的故事,从使用81杠步枪,迫击炮,无人机,AI指挥官,武装直升机,新式坦克,一直到隐身战斗机......
#本小说曾经发表过,但写的实在不好,经过高人指点后,改写后重新发布,后继会持续更新,并把前段时间的“惊涛骇浪”合并!
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实弹射击
紫枫城的晨光刚刺破晨雾,城东机场的武直21DE已经在进行飞前准备。地勤人员在为武直21E加油装弹,虽然现在直升机到手了,但如何发挥这些武器效能需要就需要严格的训练,哪怕是弹药补充困难,也需要进行实弹射击,否则这些武器效能如何是个未知数,所以经过丁瑞杰和老魏最后咬咬牙,进行一次实弹射击演练,设定了任务和演练区域,让李晓翔进行地空引导打击。
武直21E的300公里作战半径,已将防御圈外推至百公里之外,整个城市安全有了很大保证;1架武直21DE重武直超过3个连的战斗力,相当于他们的“战略打击力量”,能够把这8架武直21DAE用好了,自保肯定没有说,甚至能够改变整个战局,而现在缺少的是飞行员,小型固定翼飞机,几十个小时就能放单飞了。

但直升机这个东西就是个功率巨大的发动机和旋翼硬拉起来的,操控动作需要精细准确,否则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飞机失控,在有了多通道全数字飞控系统后,才让直升机操作难度下降,但要达到战斗直升机飞行员还是要做大量的培训,所以直升机厂家在AR技术基础上,继续提升功能,提高了培训效率。
上午8点,集装箱改装的任务简报室塞满了人,作战地图清目标区域,红色标识点代表敌方预设的迫击炮阵地和装甲集群。丁锐杰站在地图,激光笔点向地图中央:"今天实弹演练,目标是鹰嘴崖的模拟阵地。长机由我和徐峰担任,洪海卫带新飞行员刘磊做僚机,负责侧翼警戒。"
"报告!"刘磊猛地站起,"我请求担任主攻机组,AR训练里我对'火龙'的命中率是92%。"
徐峰笑了笑:"小子,模拟器里没有横风干扰,没有地面防空火力。"他指向屏幕,"鹰嘴崖西侧有地形复杂,你们刚刚能飞,还要多多练习,丁连长毕竟飞过几百个小时"刘磊是有些不服气的,他是地面机械师,对飞机很熟悉,但确实没有飞行经验,但是还想挣一下,
丁瑞杰抬手示意安静:"你们别争了。"他调出数据,"武直21E的飞控系统能抵消操作误差,但'火龙'的操作也不是一键发射那么容易。这次徐峰负责激光照射,我来发射,洪海卫你带王磊练目标锁定,这才是今天的重点。"
任务细节逐一明确:飞行路线沿紫枫河谷低飞,高度控制在50米以下规避雷达;速度保持180公里/小时,便于突发情况机动;通讯使用加密频道,呼号分别为"海螺1号""海螺2号";每架机携带2组"火龙80E",预留4枚用于应急打击。
简报结束,四人走向停机坪。地勤班长跑过来报告:"海螺机组,机炮装填完毕,'火龙'通电自检正常,电子干扰弹已挂载。"

供参考
丁锐杰点头,率先爬上机舱。坐进驾驶舱,他熟练地系好安全带,双手握住周期变距杆。徐峰在副驾驶位调试光电系统,屏幕上立即显示电子地图。"猎鹰1号,发动机启动准备。"徐峰报告。
"收到。"丁锐杰扭动点火钥匙,APU辅助动力装置先发出低沉的轰鸣,随后主机发动机启动,旋翼转速逐渐提升,机身开始轻微震颤。"电子系统自检,飞控正常,导航正常,武器系统准备。"他逐项核对仪表盘数据。
塔台的指令传来:"海螺1号、2号,允许滑出,起点03,04号。"
武直缓缓滑向起飞位置,旋翼卷起的气流吹得地面尘土飞扬。魏凌风站在塔台顶端凝望。现在手头上兵力太弱,也没有炮兵和坦克和装甲车,传说中的大型弹药库一直没有找到,现在都指望这些直升机了,按照他的想法,在面对大规模敌方进攻时,由地面部队依托有利地形对敌进行迟滞性防御,然后由武装直升机对敌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海螺1号请求起飞。"
"可以起飞。"
丁锐杰拉下油门杆,拉起总距杆,旋翼拉力骤增,机身平稳离地。随着高度提升,紫枫城的全貌在视野中展开——环城工事里的士兵正加紧构筑掩体,难民临时安置点的炊烟袅袅升起。
丁锐杰调整航向,武直朝着鹰嘴崖飞去20分钟后,接近了演习区域。
李锐杰按照标准流程呼叫:“前观1号,我是海螺1,2号,3分钟到达9号和3号公路交叉口”,“两机带有600发炮弹,48发火箭弹,请报告敌军最新位置”李晓翔回答到:“现在敌军在9公路北上1000米的,坦克装甲车,注意对方有肩抗防空导弹和23毫米高炮!建议你们从侧后方进入,目标区域气象正常,侧风3级,!”
丁瑞杰先用毫米波雷达对整个区域才进行的威胁搜索,然后降低速度,高度,躲在山脊背后,缓缓的探出机身,机头部的光电搜索系统开始快速搜索。
机舱内,武器控制面板上,"火龙80E"的就绪指示灯闪烁着绿色光芒。
徐峰手指在屏幕上圈出三个呈品字排布的模拟装甲目标,"鹰嘴崖北侧,指挥车在中间,两侧是主战坦克。按战术手册,先敲指挥车瘫痪通讯,再打坦克侧后装甲——'火龙'是串联破甲战斗部,聚能射流刚好能击穿反应装甲。激光照射已锁定指挥车发动机舱,光斑功率稳定。"

(CG图纸找不到来源,先借用一下!如果有知道作者请后台留言)
与此同时,僚机传来刘磊的声音:"海螺1号,我已锁定右侧目标,'火龙'准备就绪。"与此同时,僚机传来王磊的声音:"海螺1号,我已锁定右侧坦克,测距6200米,风速修正+0.2,'火龙'破甲模式。请求同步打击,形成交叉火力。"
丁锐杰深吸一口气:"海螺2号注意保持间距,30秒后进入发射窗口。猎鹰1号,发射倒计时——5、4、3、2、1,发射!"丁锐杰深吸一口气,目光锁定屏幕上的指挥车标识:"批准。海螺2号保持1.5公里侧距,规避跳弹风险。30秒后进入发射窗口,听我指令同步开火——打击顺序:指挥车、左坦克、右坦克,间隔1.2秒,防止激光干扰。猎鹰1号发射倒计时——5、4、3、2、1,发射!"
按下发射按钮的瞬间,机身轻微一震,一枚"火龙80E"拖着橘红色尾焰飞出,在激光导引下直奔目标。15秒后,耳机里传来爆炸声,光电屏幕上的模拟目标化为一团火光。按下发射按钮的瞬间,机身轻微一震,第一枚"火龙80E"拖着橘红色尾焰飞出,在激光导引下精准命中指挥车顶部的观瞄设备。间隔1.2秒,第二枚火箭弹调整弹道,直击左坦克的侧裙板与炮塔连接处——这是装甲最薄弱的部位。几乎同时,僚机的"火龙"也命中目标,三团火光在山壁间接连绽放。徐峰快速调取损伤评估数据:"指挥车观瞄系统损毁,左坦克履带断裂,右坦克发动机舱起火,全部丧失战斗力!"
"命中!精度误差1米!"徐峰兴奋地报告。
丁瑞杰看到了远处的火光,立即执行规避机动,模拟敌方防空火力反击,再用串联战斗部对残余目标补射,进行双重打击战术演练

参考图
作为武直21E的主要机载武器“火龙80E”弹径80毫米,基础射程10千米,经滑翔增程后可达18千米,攻击误差不超过1米。该弹采用“激光照射+电视+简易惯性”复合制导系统,可打击机动目标;配备破甲+高爆双模式战斗部,战斗部重量5公斤,单机4个发射架共可携带48枚,12枚为一组集成在发射槽内。与国外机载火箭弹改装制导效能低下的问题不同,“火龙80E”完全采用成熟商用技术,具备滑翔增程能力,可攻击装甲目标、工事等多种目标。
演练结束后,两架武直21E继续执行巡逻任务,利用毫米波雷达扫描周边要点地形,完善战场地形三维数字模型——毫米波雷达可穿透树木等障碍物,探测到隐藏目标。就在这时,后机舱的徐峰突然高声惊呼起来……



军事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