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表暗藏“社交黑箱”,刷赞养号成中小学生“硬通货”
一块小天才电话手表,主页点赞数超过50万,账号转手能卖500元;电商平台上,代刷10000积分标价680元,改个“长签名”服务费高达130元。这本应为安全守护而生的儿童手表,如今却在商业逐利与社交攀比的裹挟下悄然变味,衍生出代养号、刷赞、账号租赁等灰色产业链。
这款以"碰一碰加好友"构筑起儿童社交圈的产品,通过积分、徽章、等级、炫酷装扮等游戏化机制,精准地拿捏了未成年人渴望认同、乐于攀比的心理。在这个独特的"小天才圈子"里,“主页点赞数”成为衡量社交地位的核心指标。
这种将社交简化为数据竞赛的设计,恰好迎合了未成年人渴望认可的心理。当纯粹的社交互动被量化为冰冷的数字排名,孩子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求赞”“刷分”,这不仅挤占了学习和休息时间,更可能诱发焦虑情绪,扭曲其尚未成熟的价值观。更令人担忧的是,网络中甚至流传着“不点主会被骂‘4ma’”的黑话,意思是“不点赞会被骂”,形成了无形的社交压力。
业内分析人指出,从《未成年人保护法》角度看,该法要求针对未成年人的产品需防范沉迷、规避不良导向。小天才手表的点赞、等级体系易诱导孩子攀比和长时间使用,且未设置有效的沉迷干预机制,也未对社交功能加设监护人监管的强制权限,属于未充分尽到未成年人保护责任。
随着儿童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如何在商业创新与未成年人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GPLP犀牛财经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