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总是挑衅我们?背后的历史真相
很多人始终想不清楚,日本为什么总是挑衅我们?其实看懂中日关系,关键要把时间拉长,放到千年的尺度上去审视,只要理清了中日之间千年的历史恩怨,你就会突然明白,日本不断挑衅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历史根源。
中日两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接触,是唐朝的事情,当时朝鲜半岛三国混战,高句丽、百济、新罗大打出手,新罗向我们寻求帮助,而百济则向日本求援,两国的援军在朝鲜半岛的白江口附近爆发了激烈的海战,当时唐军总共有战船170余艘,士兵1.3万人,而日军则有1000多艘战舰和4.2万名士兵,表面看日本人占尽了优势,可没想到的是,一战之后日军全面溃败,被迫退守本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江口之战。
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失利之后,日本数百年不敢再染指朝鲜半岛,同时他们还派遣了规模浩大的遣唐使,来中国系统的学习我们的文字、官制、法律、服装、乐器、饮食、茶道等等,甚至就连他们的国花婴儿都是从中国带回去的,还有日本的奈良城、京都城,也是完全仿制于我们的长安和洛阳。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于日本这个外来国家,当时的我们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也正是因为有中华文明的助力,日本才能快速摆脱蛮夷之风,成功进化为一个“文明国家”,也就是说,我们对日本,那是有再造文明之恩,这是莫大的恩情。
可日本是如何对待我们这个恩人的呢?弱小时他们蛰伏讨好积蓄力量,可一旦发现我们进入到了实力衰落期,他们就会露出獠牙狠狠地咬上我们一口。
这一点明朝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就是最好的案例。
当时明朝已经进入到了国力的衰退期,眼看机会难得,日本的丰成秀吉就趁机入侵朝鲜半岛,想要以半岛为跳板来啃食中华大陆。
1592年的时候,日本20万大军入侵朝鲜,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就几乎占领了朝鲜全境,眼看战火即将蔓延到中华大地,万历皇帝派明军入朝,打了整整7年时间才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一战之后,丰成秀吉病死,日本国内陷入了大规模的内乱,往后300年都没有觊觎华夏的能力,但当时明朝由于国力损耗过大,同时渡海作战难度也不小,再加上日本人立马认怂道歉,所以当时明朝的一些清流认为:日本是一个蕞尔小国,我们泱泱大国,宽容一点才能凸显大国气象。
于是日本的这次军事挑衅,就这样彻底翻篇了。
我们本以为用宽宏大量的态度去对待日本就能让他们幡然醒悟,可没想到的是,日本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养狼,是一条捂不热的毒蛇,300年后,当日本结束了国家内乱,当他们发现咱们又处于国力的真空期时,就开始酝酿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腐朽不堪的清政府一败涂地,日军趁机进入我国的山东和东北等地,并在旅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次不能接受的重大军事失败,可站在日本的立场来看,这就是千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因为他们终于战胜了那个无法撼动的巨无霸,颠覆了整个东亚的格局,日本国内的史学家也普遍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历史上最关键的国运转折点之一。

因为这次战争的胜利,让日本掠夺了华夏的国运,2.3亿两白银的注入直接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走向。
在经济领域,日本利用这笔钱兴办了钢铁厂、造船厂,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公路,基本确立了近代工业体系,让日本从一个农业弱国一跃成为“工业强国”。
在军事领域,日本将赔款的40%投入军事,扩建海军,打造了 “六六舰队”,同时大幅更新了日本陆军的装备,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军工产业,实现了枪炮和舰船的自主生产,为日后的军事现代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在教育领域,大量战争赔款的注入,让日本快速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同时他们还效仿德国,建立了精英教育体系,增设了工科和军事院校,源源不断的为日本培养工业和军事人才。

在饮食领域,有了清政府的“补给”,日本国民肉蛋奶的食用量大幅提升,国民身高也开始增长,日本人的身体素质也开始追赶并反超同期的中国男性。
更重要的是,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之后,日本还获得了战略中转地和资源供应地,为日本国内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总而言之,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获胜之后,他们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发现了一条快速强大的捷径,所以从那以后,日本国内就开始系统的研究如何一步步的蚕食华夏大地,这才有了后续的侵华战争。
只用了14年的时间,日军就在中国造成了3500万人的伤亡,对中华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可这次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却没有对他们进行对等的处置。
蒋介石为了打内战,拒绝了盟军提出的在日驻军的提议,同时国民政府还放弃了战争赔款,主动安全的遣送了400多万日军和家属回到日本。
最魔幻的是,日本的战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置,天皇逍遥法外,甲级战犯正力松太郎、方竹虎控制着日本的媒体,甲级战犯岸信介当上了日本首相,日本军政文化领域,全都是战犯在把持。
甚至为了“反攻大陆”,蒋介石还使用日本战犯当军事顾问,这一点在《沉默的荣耀》电视剧中有所体现,由此可见蒋介石的操作有多么离谱。

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当然很愤怒,可你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们会如何看待咱们?
从中日千年的恩怨史来看,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最差的结局也就是战败认怂而已,我们不会给他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可一旦他们成功了哪怕只有一次,那立马就会获得大量的好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战直接改变了日本的国运。
这就和我们去炒股一样,假设你现在去炒股,最差也就是输掉利润,本金不会受到了明显的损失,可一旦你赌对了一次,那你的本金就会直接翻10倍以上,请问这种赌局你会不会参与?
我们总是说日本喜欢赌国运,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站在日本的角度去看,这就是一场收益巨大,风险偏低的赌博行动,所以他们才敢铤而走险。
很多人看不懂中日关系的本质,一直在那里强调中日友好,世代和平,可你把视角从当代拉到千年的尺度上去看,中日之间的矛盾,远不止是抗日战争这一件事,从663年的白江口之战到1592年的万历援朝战争,再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最后到1931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事实证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是持续且坚定地,他们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忘记自己的战略目的,只会因为国力的差距而选择短暂的认怂蛰伏,一旦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机遇,那中日之间新的冲突一定会立马降临。
所以不要对日本这个国家抱有任何幻想,你看看最近高市早苗发表了逆天言论之后,日本国内是什么场景?她的支持率一路飙升到了82%,大量的日本人站在她的那边,所以有问题的不是高市早苗,她只是日本人的嘴替,真正有问题的,是日本孕育军国主义思想的这片土地,这个问题不解决,未来只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各种高市早苗,这就是日本国内的现实。

所以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有些骂名我们背了也就背了,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再来循环这些历史剧情,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日本这样的国家,宽容和恩惠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雷霆手段才能一劳永逸。



枫冷慕诗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