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回应搞事早苗的妄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上的重要一步

在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最近对于日本领导人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妄言,就是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台湾问题的产生,是中国1840年以来在国际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中国在1945年之后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的一个具象化缩影。说复杂,台湾问题当然有复杂的历史经纬,说简单,就是从16-17世纪自西欧向全球扩张的国际体系,遵循最为原始也是最为直接的实力原则。而中国,非常不幸的,因为种种原因,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成为了弱小并因此挨打的那一个。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一个既复杂,也单纯的历史进程: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建构足够强大的中国,然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实现祖国统一,既是目标,也是衡量中国实力发展的标志,更是中国实力发展的结果。

从结构上看,高市早苗的妄言,呈现的是一种经典的错误认知基础上的扭曲实践:高市早苗所代表的日本右翼那一群,困在自身塑造的信息茧房中,坚持认为现在的力量对比,尤其是日本+美国的力量对比,仍然足以支撑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胡说八道,甚至肆意妄为,就像近代历史上从1895年以来,日本曾经凭借实力的优势,对中国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一样。

对中国来说,实力的积累,对国际体系中实力对比的认知,以及对新的实力的运用方式的探索,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要同步达成的三项任务:中国首先需要积累和提升自己的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军事实力,其次中国需要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能力和能力体系,将新的实力,转化为有效的行动,第三,中国需要在实力对比发生转变的阶段,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并构筑新的行为模式。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妄言,成为了一个意外出现的契机,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又获得了在周边安全环境塑造以及东亚地缘政治博弈领域,推动新的行为模式以及地区秩序的塑造。

这当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同样的,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比人们预想的要短,其中发挥作用的,仍然是实力对比:从最底层的实力逻辑上来说,基于93阅兵所展示的军事装备,和中国的经济体量,在美国传统划定的第一岛链的范围内,日美同盟所达成的力量对比,已经无法有效抗衡中国的总体实力,这就是20259月阅兵之后,兰德公司抛出的那份《稳定中美竞争》报告提出的真实观点,即使算上军事同盟的力量,美军在台海的介入,仍然“毫无胜算”。

更直白的说,日本在日美军事同盟中的地位与作用,从来都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在美国自身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日本就是个打辅助的角色,有当然方便一些,没有其实也就那样,美军单独也可以搞定;在美国自身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美国解决不了的问题,算上日本这个添头,其实也解决不了;至于所谓在美国不介入的时候,单独要靠日本能搞成什么事情,那除非是让时间倒流,让中国重新回到几十甚至上百年前的那段积贫积弱的时期,否则,也就是日本右翼用来进行同温层动员的自嗨话术。

高市早苗的问题,就是不具备有效政治与战略知识的煽动性政客,使用民粹情绪动员之后,自嗨并膨胀,失去了对于局势的正确认识与判断;真正资深的日本政客,无论是否所谓右翼,其实对此都有清晰认识,石破茂、小泽一郎、桥下彻,这三个老谋深算,或者说,老奸巨猾的日本政客,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就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或者说,内心的想法而言,他们和高市早苗没啥实质区别,但是他们很清楚,面对实力的变化,面对中美关系的态势,日本就应该乖乖的一边待着,不要那么积极的上蹿下跳,否则就会被中国收拾,因为中国现在有了实力,有足够的筹码,有充分的政策选择,可以让日本难受;而日本,承受不起这种实力对比下,中国的怒火。这就是实力对比微妙而神奇的地方:有实力的时候,很多话不用说,没实力的时候,说了不该说的话,就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会被中国抓住机会,认真的拾掇。

中国这次对高市早苗妄言进行的反制,很明显不是单纯的战术性行动,而是具有明确的地缘政治战略指向的,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么清晰的多部门联动特征,宣传口和政策口,话语和行动,显然是按照某种规划好的预案,有条不紊的系统展开的。新的实力,支撑中国的决策层,以更加自信和从容的方式,梯次给出相应的反制选项,并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日本切实感受到自己行为导致的负面后果,并最终实质性的推动日本进行相应的调整。

高市早苗发表涉台妄言,中方从外交层面开始给与系统性的反制,本质上就让中日关系实质性的进入了某种中方可控的危机态势;中方很明显的占据着主动和主导的地位,系统性的从外交层面进行了可控升级,并对日本实施精确控制下的综合性的多方施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现阶段,用这种方式,而非一种短促爆发的方式,对日本施压,对中国的收益是最为显著的:不仅要矫正具体的日本政治人物的言行,而且要确立一种新的规矩,确立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让各方,包括美国,感受到中国已经开始用新的方式,使用自身的实力,更加自信和从容的塑造中国周边安全与战略环境。

日本的脆弱性,无论是其经济发展对中国显而易见的依赖,还是其军事实力完全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同样都是显而易见。高市早苗最大的错误,就是无视了这种实力对比,幼稚且一厢情愿的认为,可以按照日本的需求,来召唤美国的保护,并获得美国护佑下日本“狐假虎威”的所谓行动自由,这是完全不存在的。至于说,用对中国台湾问题的妄言,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态势,去推动日本国内对集体自卫权的松绑,乃至日本右翼整天幻想的军力建设,就更加是一种纯粹的集体幻觉,那个窗口,对今天日本来说,已经过去了。中国实力的增长,在中日战略博弈的底层逻辑上,已经让中国取得了随时援引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对日本出现的“军国主义复活侵略行动”进行预防性打击的现实可能,这就是解放军报坦言,日本全国都可能成为战场,那句话的含金量所在。日本右翼,对这种实力基础上的逻辑,是非常敏感的,也是非常清楚的。新选组的议员出来解释敌国条款的视频,就是日本右翼这种心知肚明的典型体现。后面的选择,无非是日本准备以什么样的代价,来平息中国的怒火,来对冲中国梯次升级的战略施压,在中国控制施压节奏和力度背景下,一切解决方案,都在台面上,也都有想象的空间。

对中国来说,选择也非常简单:一方面,继续坚持提升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根据自身设定的国家利益边界,坚定而有效的使用自身的实力,去捍卫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需要做的,是成为国际政治丛林里那只体重800磅浑身肌肉疙瘩还带着足够多蘑菇的小白兔,想去哪儿睡觉,不是那种停滞三十年吃米都成问题的弱鸡随便叫两声所能影响的;有心情的,和弱鸡聊聊道理,没心情的,和弱鸡物理交流一下,无论是物质交流还是能量交流,有道理的总是兔子,而不可能是那只离开了虎皮就什么都不是弱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