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次又栽在三个女人手里
美东时间星期二(11月18日)美国众议院又将迎来一次关键投票,这次投票不像上周那样凸显民主党的分裂,而是把共和党的不和呈现于世人,进一步暴露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控局能力已明显下降,预示着美国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围绕是否公布爱泼斯坦案调查卷宗的问题,一直成为美国两党的斗争焦点。特朗普于年初重入白宫之后竭力阻止公布此案卷宗,在阻止无效之后,于周日(11月16日)突然转变态度,要求共和党议员投票支持解禁这些卷宗。他在自家社媒发文称,“众议院共和党人应该投票公开爱泼斯坦档案,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是时候结束这场民主党的骗局了。”他还补充说,“我不在乎!我只关心共和党人能不能回到正轨”。特朗普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反转还是让不少人感到惊讶,至少让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等人不那么尴尬了。
爱泼斯坦作为臭名昭著的金融家,一直是极具争议的人物。由于爱泼斯坦与克林顿、特朗普等政商界权贵保持着密切交往,增加了此案的敏感性和复杂性。爱泼斯坦因涉到未成年人性犯罪而被捕入狱,于2019年在狱中离奇死亡,在美国社会催生了大量的阴谋论。官方认定他为自缢身亡,但狱中关键时段及事发地点的录像出现缺失,引发更多遐想,加之他颈部骨折的情形不完全符合自缢身亡的特征,更增加了此案的神秘性。
2019年,特朗普在回应爱泼斯坦因涉嫌未成年人性交易被捕时称:“我很久以前就和他闹翻了。我想我已经15年没和他说话了。” 2002年特朗普在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时曾表示,“和他在一起很有趣”。特朗普作为商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多次乘坐爱泼斯坦的私人飞机出行。华尔街日报前不久刊登了一幅图画,据称是在爱泼斯坦50岁生日时,特朗普送给这位淫媒的礼物,图画中赤裸裸的性暗示招致一些人士的批评,特朗普第一时间出面否认,并将《华尔街日报》告上法庭。
据说,特朗普与爱泼斯坦两人关系的破裂始于2004年,当时特朗普得知爱泼斯坦从海湖庄园挖角女员工,为此特朗普也把爱泼斯坦从俱乐部会员名单中剔除。爱泼斯坦在与友人通信中声称,“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的事”,但特朗普本人表示,对爱泼斯坦的性犯罪并不知情。爱泼斯坦的长期女性伴侣吉斯莱恩·麦克斯韦因参与未成年人性交易而被定罪20年,现正在佛罗里达服刑。她在今年夏天接受了司法部副部长、前特朗普私人律师布兰奇的问询,称“没有看到特朗普的不当行为”,也算是为特朗普洗白。据说她最近在狱中获得了较好的生活待遇。
特朗普MAGA阵营中的许多人认定,爱泼斯坦案是美国“深层政府”操纵司法的一个标志,也是美国腐败的集中体现。美国右翼阴谋论者认为,爱泼斯坦案背后隐藏着民主党精英的大规模 “虐待未成年女性网络”。为此,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承诺公开卷宗,以迎合这部分选民的需要。但特朗普上任之后改变了态度,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在对这个案件进行全面评估后认为,特朗普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卷宗中,不利于总统的个人形象,且所谓爱泼斯坦勒索政要的名单根本就不存在。司法部长邦迪表示,将不再公布这起案件卷宗,由此引发共和党内MAGA派的极度不满,认为特朗普背叛了他们。而格林作为阴谋论的推手,也是MAGA派的狂热分子,自然也就无法理解特朗普的苦衷。
司法部的解释是,这个时候继续公布答案可能助长阴谋论,激发社会对立,反而给特朗普的执政带来困扰,所以转而寻求降温。但众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个别议员在议会内进行串联,推动议员们共同联署,迫使司法部公布爱泼斯坦案卷宗,联署的众议员人数居然达到了217票,离众议院全体成员的半数(218票)只差一票。于是白宫把工作重点放在劝退党内四名参与联署的成员身上。提案发起人之一是肯塔基州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马西,另外三位是女性,即科罗拉多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博伯特、佐治亚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格林、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南希·梅斯(性侵受害者)。尤其是博伯特还被叫到白宫战情室,与司法部长邦迪和联邦调查局长帕特尔会面,但博伯特坚持己见,拒不撤回签名。梅斯作为性侵受害者,自然希望为女性受害者的权利振臂高呼。格林作为阴谋论的主要推手,更是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发声,以便在她的选区树立形象。更何况格林一直与受害者进行私下接触,这些人告诉她,特朗普在爱泼斯坦性犯罪问题上没有做错什么,这让她更加大胆地推进这项议程,以打击民主党及其华盛顿的“深层政府”。
格林我行我素,特朗普大骂这个女人是个“疯子”,而这个名号特朗普曾经按在希拉里、哈里斯、佩洛西等民主党籍的女性头上,想不到一年之后,特朗普给自己的曾经铁杆支持者--格林戴上了这顶帽子,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亚利桑那州民主党籍的格里哈尔瓦“女承父业”,在9月中旬的特别选举中当选联邦众议员,但约翰逊迟迟不为她举行入职仪式。11月12日宣誓就职当天,她就立刻在要求公开爱泼斯坦卷宗提案上联署,使这份提案获得了218票(超过半数议员)的联署,也就达到了在众议院强制表决的标准,约翰逊再想阻挠已无力回天。
这个提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已是大势所趋,特朗普于是改变策略:一是要求司法部立即启动对克林顿和前财政部长萨默斯以及摩根大通银行的调查,以转移火力和焦点,同时也在客观上挫伤民主党深挖下去的勇气。毕竟克林顿乘坐爱泼斯坦私人飞机去往罗莉岛的次数要比特朗普多出数倍,指不定让民主党引火烧身。萨默斯果然经不起调查,他已表示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羞耻,并宣布暂时离开公众视野。
二是特朗普将计就计,呼吁共和党议员投票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案的卷宗,从而引导舆论、控制未来叙事的话语权,也就避免了白宫在投票通过之后的政治尴尬。特朗普强调,他本人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舆论认为,公开案情有助于对冲民主党的抹黑行动,也是聪明的政治止损行为。
美国主流媒体认为,虽然在关键时刻特朗普放弃了抵抗,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预示着美国选举政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些共和党人开始重新审视“后特朗普时代”的政治格局。在关键问题上不发声或错误发声,有可能失去2028年的政治支持,届时特朗普大概率已不在名单上。共和党议员坦承,他们不希望“在接下来的政治生涯中留下这样的污点”。
围绕爱泼斯坦案的问题还在继续发酵,美国政坛还有可能掀起新一轮政治风暴。目前来看,这场风暴对两党均构成一定的杀伤力。可以预料,众议院对特朗普言听计从的时代已经结束,普通民众对爱泼斯坦案体制性包庇已感到极度厌倦,美国的清流以及真相究竟在哪里,这是美国当下的集体性彷徨。



公评世界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