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钓鱼岛逻辑:高市早苗的激进挑衅让中国台海立威水到渠成

 2025年11月15日 20:39 

     2012年钓鱼岛事件中,日本推行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中方借此打破此前的对峙僵局,实现海警在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完成了该区域的主权宣示与维权立威。而当前高市早苗在台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莽撞言行,与2012年日本的挑衅行径有着相似的逻辑,且其激进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恰恰给了中国以相似的逻辑在台海立威的绝佳机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复刻钓鱼岛维权逻辑,台海立威有成熟经验可循

    2012年日本无视中方反对推进钓鱼岛“国有化”,这一莽撞挑衅并未让中方退缩,反而成为中方打破钓鱼岛维权被动局面的转折点。中方此前虽一直主张对钓鱼岛的主权,但在实际行动上的常态化部署尚未完全铺开,而日本的错误行径,促使中方迅速推进海警常态化巡航,如今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已成为日常,从行动上牢牢掌握了钓鱼岛维权的主动权。当下高市早苗的莽撞操作如出一辙,她不仅窜访台湾与“台独”分子会晤,高调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在国会公然暗示日本可能以“存亡危机事态”为由,让自卫队介入台海冲突。这种突破日本过往涉台表态底线的行为,为中方提供了复刻钓鱼岛维权逻辑的契机。中方顺势强化台海实战化训练,进一步压缩“台独”势力活动空间,其一系列反制行动既是对挑衅的回击,也是向外界巩固台海主权的清晰宣示,这种立威路径因有钓鱼岛的成功经验在前,推进起来顺理成章。

 二、莽撞言行暴露日本干涉本质,凝聚反干涉共识助力立威

    2012年日本的钓鱼岛“国有化”行动,清晰暴露了其觊觎中国领土的野心,不仅激发了国内民众的爱国热情,也让国际社会看清其违背国际法的本质,为中方的维权行动赢得了广泛的国内支持与合理的国际语境。如今高市早苗的行径更为激进,她一边在钓鱼岛问题上叫嚣要与中国开战,一边在台海问题上频繁挑衅,这种“双线强硬”的莽撞姿态,彻底撕下了日本所谓“不干涉台海”的伪装,让国际社会明确看到日本正试图联动外部势力插手中国内政的真实意图。同时她的言论在日本国内也引发强烈反对,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石破茂等纷纷批评其言论危险轻率,《东京新闻》等媒体也谴责其言论不合逻辑。这种内外争议的局面,让中方在台海的反干涉行动既有国内民众的坚定支持,又能借国际社会对日本右翼扩张的警惕凝聚共识,立威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幅减小。

三、对比美国不同阶段态度,凸显当下立威的“水到渠成”

    2012年钓鱼岛事件时,美国虽表面持“中立”态度,但暗中为日本撑腰,一定程度上给中方维权增加了外部压力。而当下高市早苗在台海问题上如此激进,美国却未给出实质背书。高市与美国配合炒作“以台制华”,但美国面对其引发的地区紧张局势,仅模糊表态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这种态度差异背后,是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军事部署已呈现收缩态势,其无力再为日本的极端言行提供强力支撑。在美国战略重心调整、对台及对日支持逐渐趋于表面化的背景下,高市的莽撞挑衅失去了关键外部靠山。而中方经过多年发展,军事与外交实力早已今非昔比,此时借回击高市挑衅立威台海,既无强外力阻挠,又能顺势削弱外部干涉势力与“台独”势力的底气,完全是水到渠成。(完)

    【汪洋观察】(第三期)

     2025年11月15日19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