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动大幅削减食品关税,特朗普关税壁垒不攻自破

2025年11月16日牛财金消息,就在美国民众忙着准备感恩节和圣诞购物之际,白宫突然放出一个重磅消息:特朗普政府宣布大幅削减包括牛肉、咖啡、香蕉和番茄在内的多项食品进口关税

这项行政命令已于11月14日午夜起追溯生效——也就是说,过去几天进口的相关商品,也能享受新政策红利。

500

这看似是“惠民举措”,实则是一次明显的政策急转弯。要知道,特朗普此前一直坚称:“我们没有通胀!关税根本没推高物价!” 甚至在本月接受CBS《60分钟》采访时还反复强调:“拜登才有通胀,我这儿一切都在下降。”

可现实,似乎并不买账。


📉 关税推高物价?民众早已“用钱包投票”

根据上个月哈里斯民调(Harris Poll)发布的数据:

超过半数美国人表示,每月生活成本上涨了100至749美元

超市货架上的牛肉、咖啡、香蕉价格居高不下,让普通家庭叫苦不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特朗普今年初推行的“全面加征关税”政策,正是推高食品价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统一加征10%的基础关税,并根据不同国家追加额外税率——有些甚至高达30%以上。这一举措被广泛批评为“单边贸易战”,不仅扰乱全球供应链,也让美国消费者成了最终买单者。


🗳️ 地方选举失利,白宫慌了?

这次关税回调并非偶然。就在政策出台前几天,民主党在弗吉尼亚、新泽西和纽约市的地方选举中接连获胜。而这些地区的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生活是否还能负担得起”。

面对民意压力,白宫不得不“灭火”。众议院筹款委员会资深民主党议员理查德·尼尔一针见血地指出:

“特朗普政府正在扑灭自己点燃的大火,却宣称这是进步。”

他进一步批评:“自从实施这些关税以来,通胀持续上升,制造业连续数月萎缩。现在才承认问题,已经太迟了。”


🤝 贸易谈判“换挡”:瑞士、拉美成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关税调整并非孤立行动,而是特朗普政府新一轮贸易策略的一部分。

就在本周,美国与瑞士达成协议,将对瑞商品关税从39%大幅降至15%

同时,美国还宣布与阿根廷、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达成框架协议,未来将全面取消部分食品及其他商品的进口关税

白宫官员透露,更多贸易协议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签署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辩称,此举是“鉴于互惠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有必要调整关税范围以强化经济与国家安全”。

但不少分析人士质疑:这更像是向大企业低头。毕竟,进口商、零售商和食品加工业早已抱怨关税成本难以承受,部分企业已开始计划明年进一步涨价。


💡 结语:政策反复,受伤的总是普通人

从“坚决不认通胀”到“紧急下调食品关税”,特朗普政府的180度转向,暴露了其贸易政策的内在矛盾:一边高举“美国优先”大旗,一边又无法承受民生代价

而对于普通美国家庭来说,无论政客如何嘴硬或变脸,超市里的价格标签才是最真实的晴雨表

这个感恩节,或许咖啡能便宜一点,牛肉能少涨几毛——但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成本风暴,远未结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