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供应链“牵线”:京东Q3新业务增速超200%,7亿活跃用户开新局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安然
2025年三季度,中国电商行业在机遇与挑战中持续前行。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9.8%,其中即时电商销售额增速高达24.3%,数字产品与线上服务消费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动力 。但繁荣背后,行业“内卷”困境仍未消散,部分中小商家陷入低价竞争漩涡,传统供应链“层级冗余、响应滞后”的问题愈发突出。
在这场效率与韧性的竞赛中,京东集团凭借深耕多年的超级供应链体系实现逆势突围。11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990.59亿元,同比增长14.9%,不仅跑赢行业整体增速,更在用户增长、业务协同、产业破局等维度实现突破,为行业提供了“以供应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样本。
01
核心业务领跑,
新业务增长动能显现
京东第三季度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核心业务的强劲表现与新业务的潜力释放形成良性互补,在行业利润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展现出扎实的发展韧性。
从核心业务来看,零售与物流双引擎持续发力。作为业绩基本盘的京东零售实现营收2505.7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83.78%,同比增长11.37%,经营利润率提升至5.9%,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3C数码、大家电等优势品类线上销售占比稳居行业第一,日用百货、服饰品类同比增速分别达36%和3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京东物流表现更为亮眼,实现营收550.84亿元,同比增长24.1%,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0.2亿元,保持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全链条自动化覆盖率突破95%,成为集团增长的重要支撑。
新业务虽然处于投入期,但增长动能与生态价值已初步显现。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收入达155.92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213.7%,外卖业务带来的新用户中,最早一批向其他业务的转化率已接近50%,显著提升了用户整体活跃度与消费频次。
例如,七鲜小厨凭借“新鲜现炒、食材透明”的供应链创新,日均单量保持高位,更带动周边三公里内品质餐厅订单量增长12%,成为破解餐饮行业内卷的“新范式”。用户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京东活跃用户增长位居行业首位,产品质量、价格体验、服务满意度均位列行业前列,尤其服务综合体验满意度大幅领先同行。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在国际化与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也开始收获回报。全球售重点覆盖的日本、韩国等六国成交额与订单量同比均超100%;跨境包邮服务覆盖的13个国家成交额同比突破300%;物流领域发布的“超脑2.0”大模型在双11期间累计调用量达19亿次,与“狼族”机器人军团形成高效协同,彰显技术对业务的深度赋能。
02
超级供应链:
重构生产、流通、消费新链路
这份业绩增长的背后,是京东沉淀二十余年的超级供应链体系的全面赋能。这套以供应链设施为基础、深度融合数智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数智驱动、全链贯通、生态开放”三大维度,重构了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价值链路。
京东超级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源于AI与实体场景的深度融合。例如在物流环节,京东物流超脑2.0大模型进行全链路智能决策,配合“异狼”具身机械臂、无人车等智能装备,24座智狼仓实现规模化运营,包裹抓取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倍以上。
这种数智化能力已渗透至产业上游,京东工业构建的行业首个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通过精准的智能决策,帮助徐工集团将MRO商品采购周期从11天缩短至2天以内,成本下降超10%。
此外,超级供应链打破了生产与市场的信息壁垒,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在C2M反向定制领域,京东与联想联合打造的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版游戏本,基于用户需求数据优化研发与生产,开售即登顶同配置产品销量榜首,双11期间带动大屏AI手机、游戏笔记本的定制比例分别超过30%和50%。
在流通环节,通过产地直供+前置仓模式,京东将江苏蟹田大闸蟹直送香港佳宝超市,不仅售价较传统渠道低约20%,更助力佳宝实现34年来首次销售活鲜产品,单周销量超香港去年进口总量的15% 。跨境场景中,超级供应链使进口海鲜产品送达时间平均缩短30%,全球售官方直邮已覆盖36个国家,构建起高效的全球商品流通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超级供应链并非封闭体系,而是通过技术输出与模式复制赋能全行业。在工业领域,京东工业发起“智赋千行 万亿降本”的行动,发布汽车制造、能源电池等十大行业专属解决方案,与新界泵业合作实现核心城市次日达甚至当日达,区域库存周转率提升30%,双11期间其产品成交额同比近100%。
在零售领域,京东京造与国内超70%产业带合作,推动嘉瑞福等外贸代工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共创的Z9Pro人体工学椅双11成交额同比超五倍 ;即时零售领域,京东前置仓配送服务覆盖280余城,与七鲜超市“1+N”模式结合,实现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80%,充分释放全域渠道融合的价值。
03
价值共生:
供应链赋能下的企业担当
京东超级供应链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更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行业治理,彰显龙头企业的担当,为破解行业内卷、构建健康生态提供关键支撑。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超级供应链搭建起农产品上行的高速通道。京东深化与农产品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对接,通过标准化分拣、全程冷链配送等能力,让云南黑松露、宿迁霸王蟹等特色农产品直达全国市场,带动农产品网零额保持9.6%的稳健增长 。在县域及下沉市场,京东通过性价比+品质的供给策略,推动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2.3万亿元,有效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方面,针对工业品市场乱象,京东发起“中国不虚标行动”,依托自营供应链为京东五金城提供品质过硬的正品现货,推动工业品标准化建设。在电商营销领域,京东带头简化促销规则,双11期间直降商品占比超80%;推行“价保30天”服务,配合政府消费券核销,既提升用户体验,又引导行业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的良性道路。
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更体现供应链的可持续价值。京东物流大力推进新能源物流车普及,在主要城市的城配车辆占比已超过40%,同时推广循环包装与智能仓储节能技术,全链条碳足迹管理从理念落地实践。
在民生服务领域,京东健康构建超级医药供应链,通过“医检诊药”服务闭环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京东护士到家覆盖47城,提供64项专业护理服务,将供应链能力转化为民生保障力 。此外,京东供应链更发挥应急保供作用,快速调配物资支援重点地区,彰显供应链的韧性与社会责任。
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集团用扎实的业绩数据印证了超级供应链的核心价值。这套集数智化、全链条、生态化于一体的解决方案,不仅是京东自身穿越行业周期的压舱石,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催化剂与践行社会责任的载体。
从行业维度看,京东超级供应链破解了传统模式下的效率瓶颈与内卷困境,构建了“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为电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从社会维度看,其在助农兴农、绿色低碳、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深耕,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消费持续复苏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以超级供应链为支点的发展模式,不仅将支撑京东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更将为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注入持久动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