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双线押注:自动驾驶+机器人,卡脖子的竟是芯片?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章鹰)2026年将是人形机器人规模交付的关键年。2025年11月,机器人行业两个大消息连续炸场。
近日,国产人形机器人厂商优必选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设备采购”,中标产品为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采购金额达1.59亿,此次中标是9月份2.5亿全球单笔最大金额订单后,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斩获第二大订单。官方统计,截止目前,仅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累计突破8亿元订单。
11月6日,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表示,2026年第一季度展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2026年底启动Optimus V3量产,特斯拉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费利蒙(Fremont)工厂的首条生产线,年产量将达100万台。他还透露未来2027年推出V4,2028年迭代至V5。
当下,人形机器人(以特斯拉Optimus为代表)在量产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集中在 “灵巧手”技术瓶颈,还有视觉生成的视觉模型对算力要求大,需要算力卡多,而自动驾驶汽车落地当中大算力芯片赋能又首当其冲,特斯拉最新在股东大会上披露的多个信息,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思考和信心,本文进行详细分析。
马斯克的年度任务分解,AI芯片、机器人芯片成为重大挑战
11月6日,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超过75%的股东投票通过了马斯克未来十年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但是这个天价薪酬方案,对应的运营目标,看下来也是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自2025年9月3日开始计算:1、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2、FSD(全自动驾驶)活跃订阅用户达到1000万人;3、交付100万台机器人;4、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5、特斯拉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达到500亿美元、800亿美元、1300亿美元、2100亿美元,一直到2035年的4000亿美元。
拆分马斯克的十年运营指标,马斯克的KPI挑战十分艰巨。从具体的生产经营目标来看,马斯克需要让特斯拉未来十年,平均每年交付200万辆电动汽车、10万台机器人、投入1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并且获取100万FSD活跃订阅用户。

特斯拉明确了“AI与机器人实现可持续富足”为核心战略,马斯克称,重点布局两大领域:1、机器人量产目标:2026年启动Optimus V3量产,2027年推出V4,2028年迭代至V5;远期规划年产能1000万台,最终成本降至2万美元。

2、FSD进展:Version 14.2/14.3计划于未来1-2个月开放“脱手驾驶”功能,允许用户在行驶中使用手机,当前安全数据显示FSD事故率显著低于人类驾驶。
在FSD推进当中,中国市场也相当关键,马斯克在会上透露,特斯拉的FSD在中国获得了“部分批准”,他被告知,FSD有望在2026年2月或3月左右获得全面批准。
3、AI5芯片:专为特斯拉AI软件栈优化,功耗为Blackwell芯片的1/3,成本不足其10%,采用整数运算提升能效,2026年由TSMC(台湾、亚利桑那、德州)与三星量产。A16芯片计划与A15量产后1年内推出,性能翻倍。
遭遇芯片困局,特斯拉:TSMC、三星已加入合作,英特尔未来有机会
在年度考核指标出炉后,埃隆·马斯克的焦虑更加直接,他提出了三大构想:一、建立月产 10万至 100 万片晶圆的超大晶圆厂,作为对比的是,台积电称其 2024 年的年晶圆产能达到了 1700 万片,换算下来每月晶圆开工量约为 142 万片,但是台积电的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AMD、英特尔、联发科、高通等众多厂商。
二、公司可以与Intel合作,但是仍然在构想阶段;三、目标是满足 Tesla 自驾、机器人、xAI 数据中心对 AI 芯片的海量需求。
埃隆·马斯克则在特斯拉股东会上公开表示:“我们可能得自己盖晶圆厂,要实现我们所需的芯片产量规模,我目前看不到其他可行途径。”
马斯克期待的不仅是芯片供应链可控,他还想建立一道自制芯片的生态防线。
目前,特斯拉下一代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硬件所需的芯片,主要由台积电(TSMC)和三星(Samsung)这两家合约芯片制造商代工生产。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与三星签署了一份价值 165 亿美元的协议,约定三星将在其得克萨斯州工厂为特斯拉生产未来所需的 A16 芯片。如今看来,英特尔有望成为特斯拉新增的又一家芯片制造合作伙伴。
马斯克本周表示,特斯拉正敲定其第五代人工智能芯片A15 的设计方案。相较于目前的 A14 芯片,A15 芯片的性能预计将实现 40 倍的提升。2026 年将少量生产 A15 芯片,而大规模量产要到 2027 年才有可能实现。
而关于A16芯片,马斯克指出,其性能指标预计将较其前代产品提升一倍,并将于 2028 年进入量产阶段。这款芯片不仅成本低廉、能效出色,还针对特斯拉软件进行了优化。他表示,A16 芯片的功耗可能仅为英伟达 Blackwell( Blackwell )芯片的约三分之一,而制造成本却低10%。
但是,马斯克警告称:“即便我们按供应商芯片生产的最佳情况进行推算,产量依然是不够的。” 特斯拉并没有自建芯片工厂的计划和技术,因此是少不了合作伙伴的,马斯克提到的潜在对象是Intel,表示现在虽然没有签署协议,但双方谈谈也是值得的。
如果特斯拉与英特尔达成合作,将为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注入强心剂。今年 8 月有报道称,英特尔的 18A 制程工艺面临良率偏低及质量问题,但自那以后,有消息显示英特尔公司或已开始为超威半导体(AMD)生产 x86 架构芯片,另有报道称,英特尔已签下微软作为 18A 制程工艺的重要客户。
受此消息影响,Intel股价一度大涨2%,虽然涨幅不高,但是反弹显示出投资者对两家合作的期待。
写在最后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宣布,公司正与英特尔洽谈合作,计划建立芯片制造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特斯拉即将推出的 “AI5” 芯片开展生产。目前双方尚未签署任何协议,但这一潜在举措对人工智能硬件市场而言意义重大。
特斯拉为多代芯片设定的激进时间规划,表明 AI 硬件创新节奏正不断加快。若特斯拉能实现其宣称的成本目标,AI 芯片领域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改变。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



芯片研发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