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私有化到国资赋能,剑南春以163亿营收跃升川企百强23位

500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推进的浪潮中,川酒龙头企业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剑南春集团”)近期动作频频。继两个月前引入国资成为第二大股东后,剑南春集团再度入围“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以163.61亿元营收位列第23位,较去年的第25位实现位次跃升,用稳健表现印证了股权优化后的发展活力。

作为承载着千年酒文化底蕴的川酒代表,剑南春集团的发展轨迹始终与四川地方经济紧密相连。其前身可追溯至国营绵竹酒厂,1994年完成股份制改革,1996年正式组建集团公司,2003年实现私有化改制,逐步形成多元化股权结构。历经近三十年市场淬炼,集团已成长为注册资本94550万元的行业标杆企业,总部扎根四川绵竹这片酿酒宝地,凭借独特的酿造工艺与品牌积淀,在白酒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今年以来,剑南春集团的股权结构迎来关键性调整。绵竹市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下称“绵竹国资中心”)通过认缴1.37亿元,获得集团14.51%的股权,成功跻身第二大股东。此次股权变动不仅让剑南春集团的注册资本从8.08亿元增至9.46亿元,更引人关注的是其创新的出资方式——并非传统的现金出资,而是以债权形式完成认缴,这一模式既实现了国资与民企的优势互补,也为地方国企参与民营企业混改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在国资入股之前,剑南春集团的股权结构已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四川同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74.14%的股份,为集团第一大股东。而四川同盛由乔天明等19名自然人共同持股,乔天明以41%的持股比例成为集团实际控制人。此外,四川蓝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川福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都鸿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等均为集团重要投资方,多元股权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灵活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引入了国资股东,但剑南春集团的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截至目前,公开信息显示集团未发生人事调整,乔天明仍担任董事长一职,其儿子乔愚的职务也未出现变动。事实上,早在2022年4月,剑南春集团就已完成核心管理权限的平稳过渡,乔天明不再兼任总经理,由乔愚出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全面主持公司日常运营工作。这种“掌舵人稳定、经营者专业”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战略的连续性和经营的稳健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入围2025四川民营企业百强且位次提升,是对剑南春集团经营实力的有力认可。对比2024年榜单,集团营收从169.41亿元微调至163.61亿元,虽略有波动,但在白酒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仍实现了位次前移,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企业深厚的品牌底蕴、成熟的酿造工艺和广泛的市场布局,也与国资入股后带来的资源赋能、信誉加持密不可分。

国资的加入,为剑南春集团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层面的补充,更有望在资源整合、产业协同等方面释放更大价值。绵竹国资中心作为地方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其入股不仅是对剑南春集团发展潜力的看好,更是地方政府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举措。借助国资平台的资源优势,剑南春集团有望在产业链升级、技术研发投入、市场渠道拓展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进一步巩固在川酒阵营中的领先地位,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剑南春集团始终坚守品质初心,传承千年酿酒技艺,同时积极拥抱市场变化,推进品牌年轻化、数字化转型。近年来,面对白酒行业消费升级、品类细分的趋势,集团不断优化产品矩阵,推出多款适应不同消费场景的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此次国资入股与百强位次提升的双重利好,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对剑南春集团的信心,为其后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未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下,剑南春集团有望凭借“民企机制灵活+国资资源赋能”的双重优势,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市场敏感度和决策效率将继续得以保持;另一方面,国资的加入将为企业带来更稳定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资源平台。在乔天明董事长的战略引领和乔愚总经理的经营管理下,剑南春集团或将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持续书写川酒龙头的发展新篇章,为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剑南春集团的发展动向,也为地方民营企业与国资的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实现股权融合,既保留了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力,又发挥了国资的资源优势,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种合作模式有望成为更多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选择,推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