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王朝引发的我对三大轴心文明的历史思考

清王朝是持续五千多年的多元一体的古典中国发育出了她的最完备的历史形态,是中华古典文明的最高峰,古典中国过了高峰期走向衰弱符合历史运行的大规律。这种轴心文明的衰弱期间又叠加了另一个轴心文明—两希-基督教文明的兴盛(大航海和工业革命),这种轴心文明兴衰交错,无论是对自身伤害还是对世界影响都极其深远。古典中国由于过于成功,辉煌和完备,要进行文明大转型就会变得极其困难,(日本做为非轴心文明,转型就容易得多,日本自认为是西方的一员)因为转型成本之高超过了该文明的承载能力。所以中国近代转型变得极其痛苦,屈辱,漫长(1840-1949)。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轴心文明转型成功。当下的中国正在运行在转型成功的大历史轨道上,在这个历史轨道上会运行300—500年。与此同时,基督教轴心文明目前看进入文明衰退期。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基督教文明看不到任何转型的希望(看看欧美的混乱)。欧美基督教世界会经历中华文明转型时期所遭遇的所有痛苦,而且才刚刚开始。再来说说世界上另一大轴心文明—伊斯兰文明,她一百多年来转型一直不太成功,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日本那样的现代发达国家,一来这个文明本身有很多问题(封闭,拒绝现代性),二来伊斯兰世界没有一个像中国那样有超大规模版图和人口核心大国,曾经有一个奥斯曼帝国可惜被大英帝国肢解得只剩下个土耳其了。印度就不用谈了,一个非轴心文明,转型也不成功,社会结构和伊斯兰相似,还是前现代的。有人口规模,但版图不够大,印度永远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国。虽然他有这个梦想。这就是一百多年来世界运行基本历史背景和文明脉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