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破冰首次亮相”为何搁浅?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原定在11月上旬展开的“日本自卫队首次为韩国军机加油”行动,被日方紧急叫停,准备了两个月的合作也就此搁浅了。
据韩联社6日透露,由于日本以韩军飞机日前在独岛(日本称竹岛)附近上空进行训练为由,拒绝在韩国空军“黑鹰”飞行表演队飞往迪拜途中为其供油。
这样导致韩空军“黑鹰”飞行表演队将无法参加将于本月17日开幕的迪拜航展。

这场两国都寄予厚望的“历史性合作”,最终却在这个小小的弹丸岛上失败了。
就在10月30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和韩国总统李在明刚刚举行了首次会谈,还大张旗鼓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日韩关系”。

现在就翻脸不搭理,停了合作,乍看像是韩国军机“踩了底线”,其实这背后藏着80年的领土争议,早就变成了两国关系里头不能碰的“雷区”。
竹岛争执为何成了个“死结”呢?这段被扼杀的合作,究竟揭示了日韩关系里隐藏了多少道暗题?历史性合作计划为何戛然而止?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从2024年开始,日韩两个国家就悄悄筹划一件大事:日本自卫队将首次为韩国的军机提供空中加油,这事儿可是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项计划原本定在11月初展开,韩国空军“黑鹰”特技飞行队在前往中东参加航展的路上,会在冲绳那霸基地接受日本方面提供的航空燃料。
一旦实现,这会成为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日韩两国在军事合作方面最实质性的一次突破。
日本防卫省事先准备得挺充分的。
毕竟两边还没签《军需和服务相互支援协定》,所以日本方面根据《自卫队法》里关于“无偿出借物资”的规定,特批给韩军飞机加油。
那霸基地提前把油料储备和地面设备调试搞定了,韩方的飞行队也已经把航线安排妥当了。
这场被日媒叫做“跨越对马海峡的信任”的合作,本来挺顺利,但因为一个意外的因素,局势就彻底变了。
10月28日,日本防卫省情报单位发现,参加加油计划的韩军F-15K战斗机队里,有三架在10月25日进行训练时,曾飞越竹岛周边12海里领海线。
这个消息一传开,日本政府内部的安全警报就拉响了。大家都觉得“在领土争端特别敏感的时候搞军事合作,会惹得国内反弹厉害”。

要知道,竹岛一直是日韩关系中的“死穴”。
这座只有0.18平方公里的小火山岩岛,自从1953年被韩国实际掌控以后,已经引发过好几次外交风波。
2019年11月,韩国海军陆战队在竹岛搞了一次大规模登陆演习,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机靠近进行侦察时,遭到韩军“世宗大王”号驱逐舰用火控雷达锁定,结果双方的飞机都紧急撤了。
这次,日本防卫省直接点名韩方“危险挑衅”,而韩国国防部则态度坚决,强调“独岛是韩国的固有领土”。
从历史发展来看,竹岛的纠纷跟日韩之间殖民时期的渊源紧密相关。
1905年,日本将这座岛归入岛根县管理,直到1910年至1945年殖民统治阶段,很多韩国渔民都被赶走了,关系由此变得更复杂。
二战结束后,美国管辖当局建议把竹岛交给国际共同管理,可韩国已经控制该岛。

虽然1954年国际法院裁定不受理这个案子,日本每年还是在岛根县搞“竹岛日”的纪念活动,韩国则用立法把竹岛定为“领土教育日”。
这次韩军机飞越事件,日本政府内部闹得挺凶的。
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山崎和之在10月29日的记者会上说:“韩方的行动违背了《日韩联合声明》里关于‘通过对话来解决争议’的承诺。”
防卫省被曝在10月27日向那霸基地下达了“暂停韩军机接待准备”的秘密指令。
需要留意的是,在这个叫停动作实施前两天,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还在记者会上特别提到,“日韩在防务方面的合作可是关系到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
据《朝日新闻》的一项民调显示,有63%的日本受访者反对在竹岛问题上向韩国妥协,但同时有58%的人认为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应该加强日韩之间的合作。
日本高市早苗政府面临的难题,体现出日本在战略上的矛盾。
啥意思呢,也就是说,一边,经济安全的压力让它不得不寻求区域合作。
在2025年度预算里,防卫费首次突破6万亿日元,其中1.2万亿日元用来加强西南岛屿的防御能力;
另一边,历史问题始终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难以打破。
据韩国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87%的受访者觉得“日本没有真心实意地为其殖民统治道歉”;同时,62%的受访者表示不赞成与日本进行军事合作。
这次风波对美日韩的联盟关系带来了点微妙的变化。

就在日韩领导人见面那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日韩的外交部长们还举行了三方会谈,主要谈的还是朝鲜核问题。
不过,韩国统一部的官员透露,由于韩日之间的军事合作遇到阻碍,美国提出的“东北亚导弹防御系统”整合方案恐怕要往后拖一拖了。
朝鲜趁机行动起来了,在10月31日发射了海对地战略巡航导弹,还声明会用一切必要措施来保障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同时,在经济方面,日韩之间的贸易争端再次浮现。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两国的半导体设备贸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3%,日本对韩氟聚酰亚胺的出口管控还在继续。
破冰之路何去何从?
虽然第一次加油的计划没实现,但韩日两边还是没有彻底断绝合作的可能。
11月1日,小泉进次郎在和韩国防长安圭伯的会谈中说:“咱们要搞个危机管控热线,免得再出类似事情。”
韩国国防部也回应说,愿意就“黑鹰”飞行队的训练路线多商量商量。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日韩关系的向好通常都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推动。
比如说,2015年签的《日韩慰安妇协议》,其实跟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也有不少关系。
眼下,随着美国推进“印太战略”,日韩两国可能会在维护安全利益的牵引下,尝试一种“争议管控搭配功能合作”的新道路。
正如李在明在APEC峰会上的发言:“亚洲的未来并不在于对抗过去,而在于一起打造未来。”
图片源自网络



有理儿有面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