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事件:西方态度与措施的演变及最新动态
安世半导体事件:西方态度与措施的演变及最新动态
核心结论
1. 荷兰 :在美国施压下,以“经济安全风险”为由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近期因中方反制陷入供应链僵局,态度趋于缓和但未完全让步。
2. 美国 :主导对安世的出口管制,通过“50%规则”限制技术转移,近期因芯片供应压力可能退出直接干预。
3. 欧洲其他国家 :初期跟随美国立场,但随汽车产业受冲击,欧盟尝试斡旋并部分恢复芯片供应。
4. 西方最新态度 :内部矛盾加剧,美国转向幕后施压,欧洲寻求与中国妥协以缓解供应链危机。
---
一、荷兰:从强硬接管到被动妥协
演变轨迹 :
- 2025年9月30日 :荷兰政府以“技术转移风险”和“治理缺陷”为由,强制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控股权交由法院指定第三方托管,中国籍CEO张学政被暂停职务。此举被指受美国直接施压,美国商务部此前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 。
- 2025年10月 :中方禁止向荷兰出口关键芯片原材料,导致荷兰汽车产业面临停产风险。荷兰经济部开始与中方及欧洲企业磋商,但未达成协议 。
- 2025年11月初 :荷兰通知客户停止向东莞工厂供应晶圆,僵局持续。欧盟介入后,荷兰态度有所软化,但未撤销接管决定 。
最新动态 :荷兰被欧洲车企协会警告,面临“反噬”,部分政界人士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
---
二、美国:从前台施压到战略收缩
演变轨迹 :
- 2024年12月 :美国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 。
- 2025年6月 :美国要求荷兰罢免安世CEO,否则实施贸易限制 。
- 2025年9月 :美国商务部发布“50%规则”,禁止向安世出口美国制造商品 。
最新动态 :美国通过双边沟通确保自身芯片供应后,可能已减少直接干预,转为幕后施压 。
---
三、欧洲其他国家:从追随到自主调整
初期立场 :欧盟委员会支持荷兰,称安世“威胁欧洲关键技术安全” 。
态度转变 :
- 2025年10月底 :欧洲车企因芯片短缺向欧盟施压,欧盟委员会承认“中欧接触取得进展”,部分恢复供应 。
- 德国与法国 :呼吁通过谈判解决,避免供应链断裂 。
---
四、西方最新态度:分裂与务实并存
1. 美国 :战略目标转向遏制中国先进制程,对成熟制程(如安世产品)限制放松。
2. 欧盟 :寻求平衡安全与供应链稳定,部分成员国反对“冷战式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