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亿巨头,也爆雷了
知道今年酒企的业绩表现不会太好,但没想到这么差。
10月30日晚间,白酒行业老二五粮液发布三季报,市场直接看傻眼了: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1.74亿元,同比下降52.66%;实现归母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下降65.62%;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9.45亿元,同比下降10.26%;实现归母净利润215.11亿元,同比下降13.72%。
虽然第三季度还是盈利的,但单季度营收和利润都同比腰斩,这应该是近10年来五粮液表现最差的一份季度报表。
可能是为了稳定军心,三季报公告发出后,五粮液抛出了一份超100亿元的分红预案,试图以真金白银稳定投资者信心。
分红预览公告显示,五粮液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78元(含税),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0.07亿元(含税)。
01
史上最差三季报
客观的说,五粮液三季报的业绩确实出人意料。
要知道,今年半年报,五粮液虽然只有个位数的增幅(营收同比增长4.19%,净利润同比增长2.28%),但至少还是增长的态势。
而这份三季报有多差呢?
纵观过去十年五粮液的三季报,今年五粮液三季报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幅度,甚至超过了2013年和2014年。

(过去20年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曲线)

(过去20年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曲线)
如图所示,在白酒的上一轮调整周期中,五粮液2013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2.36%;2014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5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26%。
显然,这一次五粮液的调整更加猛烈。
对于此次第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五粮液给出的理由是:
主要系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及有效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叠加公司为应对市场变化加大投入所致。
这个理由确实没毛病,今年酒企的表现确实普遍都不及预期。
截至10月30日晚,A股20家上市酒企三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
就第三季度业绩而言,除贵州茅台微增外,其他酒企皆出现下滑或亏损。但五粮液的下滑幅度,远超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
2025年三季度,山西汾酒单季度营收89.6亿,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28.99亿,同比下滑1.38%;泸州老窖单季度营收66.74亿,同比下滑9.8%;归母净利润30.99亿,同比下滑13.07%。
而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总计20家上市酒企,也只有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个位数增长,其余全部下滑。
换句话说,同样面临行业深度调整期,五粮液顶着行业老二的光环,业绩的韧性还不如汾酒和泸州老窖。
02
单季度业绩爆雷的背后
正如数据所呈现的,白酒全行业的业绩表现都不及预期。但五粮液的调整幅度却比行业要剧烈地多。
个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今年10月中旬,广发证券就曾发布研报表示,预计五粮液202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3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45%。当时就曾引发市场热议。
广发证券称,弱需求下,第八代五粮液(普五)批价持续回落,当前约为820元/瓶,较年初下降100元/瓶。预计第三季度公司着眼于长期高质量发展,将主动进行调整,去化渠道库存,稳定产品价格,提振经销商信心。
这里面其实有两层意思:
1)五粮液的核心产品第八代五粮液(普五)批价目前还没稳住,年初到现在掉100了,出现了严重的价格倒挂。
2)为了稳价,五粮液后续会控制出货量,帮经销商去库存。
目前来看,五粮液经销商的压力确实不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五粮液的渠道库存深度已达5–6个月,远超2–3个月的健康水平,库存警戒线被突破100%。
经销商库存高企的原因有二:
1)今年白酒市场本身就供过于求,加上新禁酒令进一步限制高端白酒的消费需求(五粮液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高端商务宴请场景,这正是2025年白酒需求萎缩最严重的场景),需求持续不振,销售自然就起不来;
2)五粮液核心产品(普五)所在的千元价格带产品的竞争异常激烈。
对经销商和五粮液来说,库存高企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积压的库存挤占经销商的现金流;经销商要保现金流就只能低价出货,就会进一步破坏价格体系。
而价格是白酒品牌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渠道利润的核心来源。
价格稳不住,传导至终端消费,消费者形成“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进一步抑制购买意愿;经销商眼看没有利润,就更不愿意拿货,转而投向同类价格带其他更有利润的产品,从而影响酒企的市场格局。
总结一下就是,价格倒挂,库存高企,二者互为因果,共同对经销商和酒企造成冲击。
而从整个链条来看,经销商一旦失血,受伤的最终还是酒企,这是一个闭环。基于这个,五粮液也不得不帮经销商去库存。而控制出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单季度营收的锐减。
除此之外,普五批价持续下滑也直接拉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且核心单品的颓势无法通过其他产品弥补。
五粮液的中低端产品虽然销量增长态势不错,五粮春、尖庄等系列酒2025年上半年销量分别增长 25%、22%,但均价同比下滑 35.31%,毛利率仅为 60.74%,远低于普五 90% 以上的毛利率。
03
行业老二的隐忧
那么问题来了,五粮液在此时主动选择帮经销商去库存,控制出货量,五粮液的价格就能稳住吗?或者说,五粮液能保住行业老二的地位吗?
说实话,短期看很难。
第一,白酒行业还处在深度调整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白酒累计产量为265.5万千升,同比下滑9.9%。从增量到缩量,这表明白酒行业的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市场的饱和以及消费需求的转变,白酒行业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这意味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不再是简单地分享市场增长的红利,而是要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展开争夺。
在过去,白酒行业处于增量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扩大产能、拓展市场等方式实现快速增长。
但如今,存量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环节的比拼,而是各个酒企之间品牌、产品、渠道、价格的系统性比拼。
第二,五粮液“高端白酒”的品牌护城河正被不断侵蚀。
往前看,白酒一哥茅台虽然也正在遭遇行业的系统性挑战,但在超高端白酒领域还是独一份的存在,依旧遥遥领先;
往周围看,在千元价格带的竞争上,五粮液的追赶者势头正猛。核心大单品普五遭遇国窖1573等竞品的持续挤压与份额侵蚀;
往后看,年轻消费者对白酒品牌的认知正在重构。五粮液在年轻群体中的品牌认知度不及茅台,也不及新兴的低度酒品牌如江小白等。五粮液的品牌年轻化转型滞后,导致未来消费群体的培育断层。
第三,渠道改革长路漫漫
在上一轮周期里,五粮液通过“大商制”渠道模式,依靠经销商垫资压货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经销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蓄水池”。
可如今,五粮液与渠道的关系还在博弈。上文说了,经销商库存高企,价格倒挂又进一步损害渠道信心。
为摆脱对压货的依赖,五粮液推进直营化转型,2025 年上半年新增终端一万余家,直配模式覆盖 20 个重点城市,但直营渠道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与传统经销商形成利益冲突。个中关系,需要五粮液进一步平衡。
这以上的每一步,都不是依靠策略短时间内能够扭转的。
也正因为此,机构对五粮液未来的预期也在不断下调。
广发证券的预测比较悲观,其在研报中指出五粮液2025年、2026年或面临业绩持续下滑,预计2026年净利润将下滑至236.5亿元。
也就是说,这次的三季报爆雷,可能只是五粮液业绩下行的一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