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5%收入来自上汽通用五菱!通宝光电冲刺北交所,新增产能消化疑云待解
北交所上市委员会的一纸公告,将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通宝光电”)推向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11 月 6 日,北交所明确,定于 2025 年 11 月 13 日审议通宝光电的首发事项,这家主营汽车照明、电子控制及能源管理系统的企业,正冲刺北交所 IPO 的关键节点。
从业绩数据来看,通宝光电的增长曲线看似亮眼。2022-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实现 3.90 亿元、5.29 亿元、5.88 亿元、3.29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步攀升至 3669 万元、6225 万元、8309 万元、3345 万元,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公司更给出 2025 年全年业绩预期:营收 6.8 亿至 7.8 亿元,同比增幅 15.69% 至 32.70%;归母净利润 7900 万至 8900 万元,同比变动区间为 - 4.93% 至 7.11%。
但光鲜业绩背后,隐忧已逐渐显现。最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净利增幅显著落后于营收,核心原因直指新业务的拖累 —— 广西基地投产初期出现亏损,且新产品充配电总成的毛利率竟为负数。这一影响直接体现在综合毛利率上:报告期内各期毛利率分别为 21.46%、22.43%、24.07% 和 20.43%,2025 年上半年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充配电总成业务毛利率低至 - 9.18%,成为拉低整体盈利水平的 “短板”。尽管公司预测,随着广西基地产能释放和产品迭代,该业务毛利率将逐步回正,但短期内的盈利压力仍不容忽视。
比新业务亏损更严峻的,是通宝光电对大客户的极端依赖。2022-2025 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高达 94.65%、98.42%、96.57% 和 99.11%,尤其是对上汽通用五菱的依赖度一路飙升:从 2022 年的 66.83%,逐步攀升至 2024 年的 83.35%,2025 年上半年更是突破 93.45%。这意味着,公司超过九成的收入都来自单一客户,经营业绩几乎系于上汽通用五菱一身。
公司在招股书中坦言,这种高度依赖暗藏巨大风险:若未来自身产品竞争力下降、与上汽通用五菱的合作关系生变,或上汽通用五菱因经营恶化减少采购,而公司又无法及时拓展新客户、新产品,将直接对经营业绩造成重创。这种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经营模式,成为其冲击 IPO 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除此之外,存货与应收账款的高企也让公司资金链承压。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1.78 亿元、1.47 亿元、1.28 亿元和 1.16 亿元,虽占流动资产比例逐年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则为 1.14 亿元、1.84 亿元、1.82 亿元和 1.31 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一度达到 31.60%。尽管公司强调客户信用良好,但仍无法完全规避货款回收不及时、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的风险,一旦下游客户生产计划变动或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存货减值的压力也将随之而来。
在多重风险尚未化解的背景下,通宝光电拟募集 3.3 亿元资金,投向新能源汽车智能 LED 模组、充配电系统及控制模块项目。为支撑这一募资计划,公司已在常州本部筹备相关项目,并于 2024 年新设广西通宝生产基地。但市场的疑问在于,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已出现下滑迹象 —— 报告期内,以贴片生产线运行负荷率衡量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101.54%、97.10%、98.95% 和 91.75%,2025 年上半年已降至 90% 以上区间。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北交所的关注。在前期问询中,监管层明确要求公司说明:限制产能的主要因素、相关客户能否支撑新增产能、广西通宝项目的投资建厂及产能规划是否合理可行。对于通宝光电而言,即便成功登陆北交所,如何消化新增产能、降低大客户依赖、改善新业务盈利状况,仍是需要跨越的三道难关。这场 IPO 冲刺战,不仅是对公司资本运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其长期经营韧性的全面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