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破防,“印度极左穆斯林”拿下纽约
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21点,纽约市长选举结果出炉,34岁的民主党人佐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当选,成为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和印度裔纽约市长,也是近133年来最年轻市长。
马姆达尼不是正统昂撒白人,而是各种意想不到的要素综合体:信仰伊斯兰教、支持巴勒斯坦、追求“民主社会主义”,是极左派“90后”乌干达裔美国籍印度人。
“成分极其复杂”的新任纽约市长
(图:壹图网)▼

从2018年入籍美国,到当选纽约市长,马姆达尼仅用了7年时间就实现“美国梦”,以高出对手约9个百分点的支持率,战胜了民主党资深政客、前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
此次选举共有三位候选人,民主党候选人马姆达尼、独立候选人科莫、共和党候选柯蒂斯·斯利瓦(Curtis Sliwa)。在纽约这个民主党大本营,共和党候选人不过是个陪跑角色,没有获胜机会。
对于特朗普而言,与其支持毫无胜算的本党候选人,不如支持建制派民主党人科莫。而科莫在党内初选中就败给了马姆达尼,于是在共和党金主的扶持下,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然而还是不敌马姆达尼,让“懂王”彻底破防了。
白人政治老手还是没扛得住来势汹汹的移民政治新贵
(图:壹图网)▼

因为在美国政坛,纽约市长竞选的意义重大,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首次选举考验,纽约市长的竞选结果,将是2026年中期选举的风向标。
选民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懂王也束手无策了
(图:壹图网)▼

相比有特朗普、马斯克和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等超级金主支持的科莫,马姆达尼并无太多从政经验,也没有显赫大金主背书。他曾是音乐人和社会活动家,最近的从政经验是2020年起,担任纽约州议会议员,政绩还乏善可陈。
但就是这个集全球化要素与热点于一身的人,成为一度消沉的民主党的“新希望”,也是一个观察全球化、美国政治和移民社会的典型案例。

全球化之子
佐兰·马姆达尼是谁,这位“乌干达裔美国籍印度人”从何而来?
往前追溯,马姆达尼与另一个印度裔——英国前首相里希•苏纳克颇有渊源,两人有个共同点:都是东非印度人的后代。
苏纳克拿下英国首相位置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印度裔官员在欧美政坛越来越常见了
(图:壹图网)▼

马姆达尼的祖父和苏纳克的母亲,都是出生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印度人。19世纪末,印度人被英国人带到英属东非殖民地,成为建设肯尼亚-乌干达铁路的劳工,在东非形成印度人社区。
一战后,德属东非(即今天的坦桑尼亚)被国联划拨给英国,于是印度人进一步扩散至坦桑尼亚。
20世纪初的东非印度人
(图:Wiki)▼

马姆达尼父亲的家族,来自有“印度的福建”之称的古吉拉特邦,世代信仰伊斯兰什叶派。古吉拉特人是印度海外移民主力,也是东非印度人主体。
在乌干达,印度人最多时有10万人,在该国有重要影响力。因为不到1%的印度裔控制着乌干达经济的65%,乌干达首富也是古吉拉特人。
乌干达印度人1972年遭独裁者伊迪•阿明驱逐▼

马姆达尼的祖父母是生于坦桑尼亚的古吉拉特穆斯林,父亲马哈茂德·马姆达尼在乌干达长大,1960年代留学美国。
他曾在匹兹堡大学、塔夫托大学和哈佛大学获政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曾在坦桑尼亚、南非大学任教,是著名政治学家,主要研究非洲、后殖民主义和伊斯兰教等领域,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
马姆达尼的母亲米拉•奈尔,则是另一支海外印度人主力:旁遮普人。米拉•奈尔是生于印度奥里萨的旁遮普人,197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视觉与环境研究专业,是西方电影界赫赫有名的导演。
父母二人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颇有声量
(图:壹图网)▼

这位名导揽收过欧美各大奖项——2次获戛纳电影节奖项、4次获威尼斯电影节奖项,两次提名奥斯卡。
米拉•奈尔的电影多以全球化移民为主题
《季风婚礼》(上)关于美国印度裔;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关于美国穆斯林;
《密西西比风情画》(下)有关乌干达裔印度人▼

比起来自中产阶级、一路精英教育的苏纳克,本身已是“文化精英二代”的马姆达尼更为松弛。他1991年生于乌干达,曾在南非生活,7岁时和家人移居纽约,在公立高中读书,在鲍登文理学院获非洲研究学士学位。
相比“卷上去”的苏纳克,马姆达尼是个更擅利用既得优势、发挥所长、大胆结盟的“市场专家”和“战略家”。
buff叠满的行为艺术家
身为大导演之子的马姆达尼,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当道的时代,将信手拈来的媒体技巧发挥到最大化,是个粉丝百万的政治网红,深得纽约Z世代年轻选民喜爱。这也是依赖传统竞选广告的67岁对手科莫玩不过的领域。
相比于特朗普的大胆发言,让人琢磨不定的玩网风格
这位是真正的玩转互联网的“网红市长”
把线上的关注转化为线下的投票
(图:Ins@zohrankmamdan)▼

马姆达尼在社交媒体发布的短视频
很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图:Ins@zohrankmamdan)▼

在政治学家父亲,和热衷于社会活动,创办多个基金会的母亲影响下,马姆达尼很早就开启了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活动的实践。
他大学时期就创立了“巴勒斯坦正义学生组织”,还曾在纽约皇后区担任住宅咨询师,专门为面临驱逐威胁的低收入群体服务。
马姆达尼虽然结合了媒体能力与政治观点强输出双项技能,但在纽约这座民主党大本营,光有能力还不够,最重要的还得是“自己人”。
纽约是一座高度国际化的都市,白人仅占36%,64%都是有色人种;仅38.1%的人口是土生土长美国人,47.3%的人口在国外出生,14.6%居民是移民后代。
印度裔在纽约参加印度独立日游行
很有归属感了
(图:壹图网)▼


也就是说,谁是移民、有色人种的代言人,谁就更有机会获得支持。
马姆达尼之所以能风生水起,与他对“身份政治”的充分利用密切相关。他那仿佛“老天赏饭吃”的身份,恰遇2020年以来的“黑命贵”(BLM)运动、暴力驱逐移民事件和巴以冲突,几乎每个身份,都能蹭上热点。
2020年5月,美国发生警察针对黑人弗洛伊德的暴力执法案,在当年6月的纽约州议会选举中,马姆达尼针对以黑人为主的纽约皇后区,提出改革住房、改革警察与监狱执法的主张,得以在没有共和党人竞争的情形下,战胜民主党对手,赢得了议员席位。
以乌干达之子身份,吸引非洲裔选民
(图:Ins@zohrankmamdan)▼

和网红合作,联合投稿,扩大粉丝圈
可以用来做社交媒体运营成功案例
(图:Ins@zohrankmamdan)▼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身为穆斯林的马姆达尼进行五天绝食,呼吁停火,并提出立法禁止非营利组织支持以色列定居点活动。
2025年10月7日
双眼含泪,悲愤难耐的参加
“以色列和平组织”举办的哈马斯恐怖袭击以色列两周年集会
(图:壹图网)▼

除充分发挥身份优势吸引选民外,马姆达尼更进一步,将自己的人生大事也变成行为艺术和真人秀。
2025年2月参选纽约市长前,他和28岁的叙利亚移民艺术家Rama Duwaji结婚,身体力行地向粉丝证明其伊斯兰教信仰和对阿拉伯移民的支持。
选举年与叙利亚移民女友结婚
结婚也是政治网红的流量热点
(图:Ins@zohrankmamdan)▼

移民、90后、印度裔、穆斯林、反以色列,马姆达尼的每一个身份都踩中了深蓝纽约的偏好,他还大胆联盟,与民主社会主义和极左阵营结合。结果证明,这步险棋是成功的。
“民主党版万斯”出炉
今年6月,马姆达尼就爆冷击败科莫,赢得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科莫不服初选结果,又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11月4日的最后角逐,尽管获得超级金主支持,却不敌马姆达尼靠众筹、志愿者拉票、社交媒体和挨家挨户敲门的“草根路线”。
马姆达尼的“草根路线”,来自他与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DSA)的深度绑定。该组织原是民主党边缘的激进左翼组织,近年频频发力,甚至赶超民主党主流。
这一组织为选举前毫无知名度的马姆达尼筹集资源,争取党内大佬、名人、议员和包括卡车司机联盟(Teamsters)、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在内的老牌工会支持,让马姆达尼以黑马姿态在初选中脱颖而出。
马姆达尼发布的竞选帖子
(图:Ins@zohrankmamdan)▼

马姆达尼重点关注纽约工薪阶层,以提高纽约居民生活可负担性为核心,针对城市生活成本飙升的痛点。
他承诺,对年收入超百万美元人群征收2%“富人税”,为200万居民实施四年租金冻结,来资助免费公交、免费托育、国营商店等民生项目;到2030年,将最低工资提高至每小时30美元。
政策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
候选人先拿到选票,政策成效还是要留待时间检验
(图:壹图网)▼

在奉行自由主义、低社保水平的美国,马姆达尼的国营商店被认为是“社会主义供销社”,最低工资标准会吓跑雇主,导致更多富人外流。这又将迫使政府进一步加税,陷入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的风险。
因此,马姆达尼被视为左翼激进分子。特朗普甚至称他为“共产主义者”。
24年前,因911事件而“恐穆”的纽约,如今却迎来第一位穆斯林市长。这个2018年才入美国籍,名不见经传又没啥从政经验的90后小伙,在短时间内几乎毫不费力地快速逆袭,已成为民主党的新希望和“哈里斯2.0”。
马姆达尼的突如其来,与2024年横空出世的共和党人、现美国副总统万斯颇相似,可谓“民主党版万斯”。
前者集齐印度裔、穆斯林、移民、左翼、支持巴勒斯坦等标签,后者集中了贫困白人、铁锈带、红脖子等要素,可谓美国政治左右光谱的两大活人标本。妻子是印度裔,恐怕是万斯与马姆达尼唯一相通的地方。
多个标签对应众多的受众
支持者也非常多样
(图:壹图网)▼


这也凸显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越来越极端的美国,能力远不如身份更有用。若继承财富的富豪权贵们是“血统论”的产物,那现今的身份政治就是“新型血统论”。
若想在美国成功,就要出生在“正确”的国家、生来是“正确”的肤色、“正确”的性别和“正确”的信仰,这些先天要素堪比“投胎”,比后天努力更重要。
另一方面,美国左右两派的权力人物,都呈现“脱党化”和“超党化”趋势。美国《新共和》杂志,将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称为“民主党的茶党诞生”,和2016年的特朗普如出一辙。共和党内的茶党运动将温和派逐出了权力核心,催生了特朗普。
这篇文章将他视为未来趋势的预兆
提醒民主党内的建制派需要变革
(图:《The New Republic》)▼

特朗普虽以共和党人当选总统,却是个与共和党不和、几乎脱党的独立政客。相比民主党人,马姆达尼恐怕更是个“民主社会主义者”,而非民主党主流。从他今年两次在纽约市长竞选中战胜科莫就可见一斑。
为了阻止马姆达尼当选,特朗普甚至宁愿支持民主党人科莫,说明马姆达尼已经是个连民主党都拦不住的“脱缰之马”。

1:Alex Shephard, “The Democratic Tea Party Is Here, ”Nov 5
2:2025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202701/zohran-mamdani-wins-democratic-tea-party



地球知识局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