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称为“史上最重要的案件”关税案,遭到美国最高法质疑
9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开始审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诉讼,11月第一周将进行听证会辩论。特朗普4月对全球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几家美国中小企业与州政府向法院提告,认为特朗普无权这么做。美国国际贸易法院5月判决,联邦法律未授予特朗普无限权力向美国贸易伙伴课征关税,特朗普政府随即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8月31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十一名法官以七票对四票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课征关税的政策违法,但予以宽限至10月14日。特朗普政府于是上诉至最高法院。
11月进入法庭辩论,以最高法院的标准,可谓闪电般的速度,可见特朗普与最高法的关系不一般。
目前美国最高法院9名法官有6位是保守派法官,其中3位是特朗普任命的。因此,最高法成为特朗普最后一张王牌。
过去一年,特朗普打到最高法的官司基本取得胜诉。包括:为特朗普政府恢复大规模裁减联邦雇员和机构重组扫清道路,这是总统精简和重塑联邦政府计划的关键一步;允许特朗普在美国部分地区结束出生公民权;限制地区法官在全国范围内阻止特朗普政策的能力,从而重新设定了联邦司法机构和总统之间的权力平衡;推翻联邦地区法官发出的禁令,让特朗普政府解散教育部;撤销旧金山联邦地区法官爱德华·陈的裁决,允许特朗普将30万委内瑞拉人驱逐出境。

这些诉讼极大地助长了特朗普的总统权力,让特朗普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派出军队进入民主党执政的城市执法。
关于“对等关税”,特朗普声称这些关税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授权,但该法并未明确授权征收关税。
这场关于“对等关税”的诉讼被特朗普称为“史上最重要”的案件,其判决不仅决定着这项特朗普上任后最具标志性政策的命运,更可能引发千亿美元的退款。
重要的是这将成为一场国际笑话,特朗普政府为了这些关税是下足了力气,威胁恐吓什么都有,如果最终被取消,那就太尴尬了,就是自打脸了。
特朗普原计划亲自出席将于11月5日举行的听证会,是希望给法官们压力,可最终放弃了。
11月2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我确实很想去。我只是不想做任何事来转移人们对这项决定的关注。”“我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与我本人无关,而是关乎我们国家。”

随后,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发表声明称,这起关税案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如果总统不被允许使用关税,美国将在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的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美国会变得毫无防御能力,甚至导致“国家毁灭”。
特朗普在继续给法官们压力。
11月5日,“对等关税”听证会吸引了众多旁听者,持续了近三个小时,远远超过了法官们正式分配的辩论时间。
白宫派出了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出席听证会,并表示如果法院不作出有利于白宫的裁决,他们将诉诸其他关税机构。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多数大法官对特朗普动用紧急权力,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做法提出质疑。这一做法是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核心经济政策之一,法官们的质疑给其前景蒙上阴影。

包括巴雷特和戈萨奇在内的几位保守派大法官,加入自由派法官的行列,严厉质疑特朗普政府声称拥有无需国会批准、单方面加征关税的权力。
巴雷特大法官被视为关键票,她质疑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范围过大。“你是说每个国家都必须被加征关税,是因为它们对美国的国防和工业基础构成威胁?”她问道,“比如西班牙?法国?我能理解某些国家,但你得向我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必须纳入这一‘对等关税’政策。”几位大法官还指出,特朗普是近50年来首位声称可以依据紧急状态法加征关税的总统。法官们最关心的关键问题是总统是否在动用1977年紧急法案时超越了权限。历任总统曾依据这个法案实施对其他国家的制裁或禁运,但特朗普是首位用其来加征关税的总统。

两位由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戈萨奇和巴雷特提出了对三权分立的担忧。根据宪法,征税权属于国会,特朗普政府的立场可能构成对立法权力的违宪转移,赋予行政部门过大权力,一旦形成惯例,国会将很难收回。
戈萨奇警告说,这将是“一个单向推进的机制,把权力不断集中到行政部门,远离民选代表”。
最高法判案是注重对美国基本准则的维护以及其长远影响,至于案件本身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排在最后考虑的。
特朗普要抢夺国会的征税权,这无疑触及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准则,长此以往,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大,国会将无力制衡,总有一天最高法也会被绑架。

而特朗普一直在强调关税政策如果被推翻,政府的损失巨大,这恰恰不是最高法最关注的。三权分立的基本准则是维持美国正常运行的定海神针,这一准则被破坏了,政府、国会、法院相互制衡就打破了,所以这也关乎最高法的未来。
特朗普要动这一制衡的准则,国会、法院都不会满意。
最高法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指出,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获得权力,可以对来自任何国家的任何产品征收任何数量、任何期限的关税。
另外,在拜登任期内,最高法院在几起重要的案件中明确指出,政府不能将广泛的权力强加于模糊的法律条文之上。这被称为“重大问题原则”,即政府在实施涉及“重大”政治或经济问题的政策时,必须援引法律中清晰明确的措辞。
两年前,最高法院的保守多数派援引所谓的“重大问题原则”阻止了 拜登的学生贷款减免计划;叫停了拜登要求8400万美国人接种疫苗和接受检测的提案。

因此依据“重大问题原则”是应该马上终止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的。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听证会前表示:“白宫始终在为B计划做准备。”
听证会结束后,特朗普表示,他认为当天的听证会进行得很顺利。如果政府败诉,对国家来说将是“毁灭性的”,并称此案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
如果最高法院否决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这将是自特朗普1月份重返政坛以来,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首次在重大案件中做出与政府相反的裁决。
如果最高法不支持,特朗普政府将改为采用其他法源,包括“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该法条允许总统为调节贸易失衡,征收最长150天、最高15%的进口税;“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以国安为由,保护汽车、铜、半导体、制药与机器人等战略产业;以及“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针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展开调查并课税。

总之,特朗普将继续维持“对等关税”,大不了就不停地打官司,每一条法规都可以打个半年一载,直到特朗普卸任。
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外界“应假定特朗普的关税将长期存在”,那些已与特朗普谈妥降税协议的国家“应该信守协议,拿到好条件的国家就应该维持原状”。
特朗普将以“流氓”做法应对一切他认为阻碍其政策执行的机构和法规,这是民主国家赋予他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