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播间到央视舞台,团播2.0时代的“快与慢”

从直播间登上央视舞台,一共分几步?

继去年SLAY D在央视与抖音联合举办的综艺《开播吧!国潮》夺得团播赛道的冠军之后,11月2日,听潮阁·Nova001也以团播女团的身份亮相这一节目,顺势为团播的火热添了一把柴。

当抖音站内优质团播内容被推向央视线下舞台,当吉林省歌舞剧院、陕西省歌舞剧院等专业院团带着传统舞蹈入驻团播赛道,当杨丽萍携孔雀舞团通过团播收获新一批年轻粉丝……这意味着,团播已彻底告别了早期几个人在镜头前跳舞、唱歌的草莽阶段,迈入以精品化、专业化、规范化为核心的2.0时代。

近期,我们实地参观了重庆团播公司长鲸传媒,看到了这场狂飙突进的行业浪潮背后,团播产业的底层逻辑正悄然生变——它不只是流量生意,更是一个新的内容工业体系。

如何打造一场优质团播?

所谓“团播”,是指多人在同一直播间进行舞蹈、唱歌等才艺表演的演艺直播形式。与谷子经济一样,团播本质上是一种新型文化消费。经过2年迭代发展,如今团播越发精品化、规范化。

过去,团播的内容往往停留在“人多热闹”的层面,但随着用户审美与平台机制演进,“节目感”、“完成度”成为竞争焦点。反映在内容上,团播从原来相对单一的跳舞、唱歌,逐渐衍生出国风舞蹈、民族特色、乐器团、hip hop、二次元等专业舞台级演出。

比如,长鲸传媒为了打破同质化的现状,曾组织运营、专业指导、主播、技术等多部门进行了长达一周的封闭式脑暴,最终,基于用户数据——过去半年,关注国风相关内容的观众增长30%,且观众的留存率和互动率都很高——敲定了“以传统为基底,融合现代元素”的核心定位,打造了专属厂牌“鲸·渝”。

500

随着团播内容的精品化,也倒逼着团播在人员培养、组织分工和制作投入上迭代升级。

据长鲸公会长李帅透露,目前公司已经与吉林艺术学院、南京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等等多个院校进行合作,百分之七八十的主播都是来自高等院校。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计划”,从才艺、镜头感、互动能力等多个维度帮助主播成长。在他看来,只有主播成长了,内容才能更优质,团播才能更有生命力。

在分工上,团播的人员配置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除了前台主播,背后相当于一支小型综艺团队的后台支持。一般来说,前台通常需要5-9名主播,则需要搭配1.5倍人数的幕后人员,可以分为技术类岗位和内容支撑类岗位,包括主持人、运镜师、灯光师、运营,以及妆造、舞蹈、服装等中台部门。用李帅的话来说,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严格的专业要求,我们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

而在制作投入上,不少团播已经开始采用跟大型音综、顶级晚会同水平的灯具、音响、摄录设备,对标电视制作水准,大概成本少则30万,多则上百万。而硬件配置的持续升级,也吸引越来越多专业人才加入。

在参观长鲸传媒时,可以看到光一个直播间就配置了200多台专业灯具,包括16台面光灯、4台轮廓灯、8台染色灯以及多台追光灯,确保观众看到主播最好的表演状态;拍摄设备方面,除了配置3台固定摄像机(分别拍全景、中景、特写),还专门加了1台专业摇臂,既能捕捉;音响方面,用的也是专业级的线阵列音响系统,确保音乐的细节能清晰传递给观众。

当然,除了找到优质的主播,专业的幕后团队、高标准的硬件配置,要打造一场优质团播,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很强的内容策划能力。李帅提到,“鲸・渝”厂牌的每场直播,都有一套完整、严谨的创作流程,不是“主播想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而是全团队围绕“观众需求”一起努力,确保每一场直播都有质量、有内容。

据悉,运营团队会提前两周进行前期策划,根据数据结果确定直播主题,比如“传统经典展示串烧”、“现代元素融合传统风格新编”等,再细化内容:选哪几首配乐、每段展示的顺序怎么安排、中间穿插哪些互动环节、怎么避免观众容易离开的“冷场环节”,拆解得非常精细化。

在策划方案确定后,主播就会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专业指导老师会根据确定的内容,带着主播每天练2-3小时,从动作细节到队形变化,再到情绪表达,一点点打磨;还会做“小范围测试”,邀请一些老观众提前看排练,听他们的反馈。

直播前一天,全团队会进行全流程彩排,运镜、灯光、妆造、服装、音响都要跟上,模拟真实直播的场景,按照直播流程完整走一遍,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而在直播结束后,还会组织主播、运营、专业指导老师、技术团队一起看直播回放,做全面复盘,“总结经验、优化改进”,确保“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不夸张地说,相比早期团播的小打小闹,现在的团播已经进化成了一个高度专业化、职业化的新物种,也变相提高着团播市场的入局门槛。

狂飙时代,团播的“快与慢”

近两年团播市场的爆发,用狂飙突进来形容都不为过。

根据9月底发布的《2025中国网络表演行业团体直播业务现状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25年“团播”日均开播房间数约8000个,较2024年同比增长超20%;今年已开展团播业务的公会数量超3500家,占整体公会数量近12%,同⽐增长超16%;团播市场规模持续扩容,预估今年营收将突破150亿元。

从参与主体来看,越来越多的机构⼊局。

同时,团播已不再依赖单一的打赏收入,其核心商业模式迅速拓展至品牌联名、线下商演、短剧拍摄、综艺合作等多个领域。正如长鲸传媒鲸·渝101主播林不染所说,“团播是一个多元化平台,能够带给我更多的机会,所以我才选择了这个职业,想往更高的地方进步,也同时是对我的梦想进一步的追求,成为多栖艺人。”

500

正因团播背后的增长潜力,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正在入场。比如,陕西省歌舞剧院在今年6月份成为全国首个尝试团播模式的专业院团,通过将古典舞与武侠元素结合,打造出沉浸式国风舞台剧,后续宁波市演艺集团、吉林省歌舞团、江西省歌舞剧院等专业院团也纷纷跟进。同时,“七维动力”这样的专业综艺制作公司则以卫视级制作水准入局,其20人规模的主播团队配合综艺化互动设计,展现出团播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和工业化水平。 

但在团播的快速成长背后,也伴随着精品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降速调整”。在“快”与“慢”的张力中,团播的多元价值也正在被重新认识。

为了杜绝团播发展过程中的乱象,平台也发布多项管理规范,持续强力打击各种不当行为。

早在2023年,抖音就发布了《抖音直播团播内容管理规范》,从画风呈现、内容与玩法等角度,明确平台标准;2024年,抖音直播开始实施“健康分”制度,约束主播不当行为,并把主播行为与公会机构经营能力绑定,通过“健康分”约束公会履行管理责任;2025年7月,抖音平台进一步升级《抖音直播团播内容管理规范》,并发布《抖音直播团播机构管理规范》,整治低俗擦边、合约陷阱等现象。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平台已处置1200多个违规账号,清退12家违规经营机构,为优质“团播”成长营造了健康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公会、主播等行业参与者也开始主动剥离暧昧经济,进入规范发展的2.0时代。

今年9月26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司指导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抖音直播还在三亚市共同发起“优质团播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性扶持举措,在2025年底前培育超过100个符合行业标准、具备内容特色的优质团播,构建多垂类、多场景、多地区的团播矩阵,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团播走向高质量发展。

500

这点也得到了行业认同。长鲸传媒运营总监李超鹏在采访中提到,“我们一直不认同‘快节奏’的做法,反而觉得‘慢就是快’。与其花精力做十个平庸的团队,还不如说把精力花在一个团队上做精做细;与其追求短期的流量高峰,不如说是培养长期的观众信任。”

未来,长鲸传媒将继续以“传统”为核心,打磨内容创新,尝试融合更多元素。比如传统乐器、戏曲、非遗文化等,做出更有文化内涵、更有深度的展示内容;还会尝试“直播+线下”的模式,比如举办“鲸・渝”线下演出,让更多人看到团播的魅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更职业化、高度分工的直播形式,团播本身是就业蓄水池。它不仅在孵化主播、提供舞台,更在批量创造全新的职业岗位,如团播运镜师、专业编舞、运营、导播、妆造师等岗位空间。它成为了传统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新选择,也为传统影视行业的技术人才提供了“软着陆”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就业蓄水池的角色,社会价值不容小觑。

500

在长鲸传媒的未来规划里,就提到了深化校企合作,和更多艺术院校建立联系,不仅要挖掘更多有潜力的专业人才,还要和院校一起开发“团播人才培养课程”,为行业输送更多既懂专业、又懂直播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反哺团播的专业化。

由此可见,看似让行业慢下来的规范动作,对于团播的长远发展来说并不是限制,而是进一步拉高行业的天花板。而在“快”与“慢”的平衡中,团播的多元价值也持续释放,成为行业 2.0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