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小就能听得进去大人劝说、管教的孩子,大都前途无量

【本文来自《男童高铁玩玩具被前排乘客制止,宝妈求包容,大家对此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们完全可以包容、理解孩子的玩闹,但不能把这种事情当成理所当然,我们是不是应该追求,双方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孩子三四岁了,懂人话就能通人性,妈妈能不能跟孩子轻声说一句:对面座位上的叔叔想睡觉,你可不可以先不要玩玩具打扰叔叔,妈妈给你看动画片(或者讲故事)好不好?

有没有用,至少也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处理吧?

这原本是教育孩子社会意识、社会技能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们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三四十岁的“巨婴”?这些人哪个不是从三四岁时大家的无限包容开始出问题的?当包容太多、包容太久,就会成为纵容。

前些天,我去吃饭,旁边卡座上两个五六岁的小孩用餐叉敲装饰的钢管,你当当当几下,我当当当几下,最初只觉得是小孩玩闹,没放在心上,可这俩熊孩子越敲越大声,敲了超过5分钟了,我原本想发作,但想到饭都快吃完了,也就算了。

买完单回来拿外套的时候我才看到,周围的食客都非常不高兴的瞪着这俩孩子或者桌上的大人,原来大家都是我这种想发作又强忍着的状态,我觉得有点后悔,我就该替大家把想却没干的事情干了,好好教育下这俩孩子和他们的爹妈。

还有一次,坐飞机,落地接好廊桥,大家开始站起来取行李然后排队等待开舱门、下飞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拎着他的小行李箱,开始从最后面往前面挤,大家大都有行李箱,所以在狭小的空间里给他让道就非常困难,到我这里,我就没理他,然后他就开始硬挤,我就推了他一把说你别挤了,结果他的妈就开始对我破口大骂,直到周围乘客都开始批评她,才悻悻闭嘴。

所以,“她带孩子她不容易”“孩子还小别一般见识”“这么小的孩子哪管得住自己”“这多么多人为什么非要我管”等集体性包容观念,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

而一个从小就能听得进去大人劝说、管教的孩子,大都前途无量。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