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分崩离析的美国(连载十九):高铁难建露衰朽

500

美国社会专题第十六讲

高铁难建露衰朽

蔡铮

过去十多年我都在美国各地东跑西颠,多半开车,偶坐飞机、地铁。美国许多地方裂纹交错的车道,锈迹斑斑的桥梁,乌黑老旧的地铁,东倒西歪的电线杆及破败的停车场常让我心惊胆寒。“入门休问荣枯事,但看容颜便得知。”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反映的不仅是当地的经济状况、政府效率,更是人们的内在精神。看着那些破路烂桥,我常忍不住想:美国在朽败。

有的地方路要好些,如首都华盛顿及邻近的马里兰、弗吉尼亚等州。到2019年我常跑的伊利诺斯、印第安纳、密歇根、俄亥俄州至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公路都当修未修,有的恐怕十来年都未做任何维护。这些地方温差大,路面极易损坏,三年不护路面皱,五年不修路开裂。路面维修费是一大笔开支,估计这些地方各级政府都手头吃紧,顾不上大事修路。最让我吃惊的是芝加哥中国城西边的几座铁路桥。那些桥像是在海水里浸泡百年,桥柱朽烂洞穿, 铁架锈渣剥落。我以为那桥已废弃,其实上面在跑火车。2020年一座桥下的路封了很久,开通后只见桥段一头两边换了五根钢柱,余者锈烂如故。美国人原来是什么坏一点就整个翻新,没想到如今修桥都只打补丁。

500

500

500

美国的基建曾长期为世界第一。二十世纪初纽约就有最先进的地铁系统。纽约地铁始建于1869年,于1904年10月27日开通, 那是世界最新最摩登的地铁。 但到二十一世纪,美国地铁老了,安全性能都成问题。2022年上半年就有两个华裔女子被地铁碾死。一个是在时代广场被一精神病推下轨道,一个是22岁的中国实习生在月台上晕倒跌下轨道。现在的新地铁人与车道间有玻璃门拦着,车进站停稳才开门让人进,上完人车门和玻璃门同时关闭;古老的纽约地铁月台上只有黄线,下面一米多处就是铁轨。每年都有人落到轨道上被碾撞死伤。人们还可走进轨道。2021年有两千起进入轨道事件,200人被撞被碾,68人被碾死或撞死1。纽约地铁系统复杂庞大,停靠站数世界地铁第一,长度也是世界城市地铁最长之一,但老了;轨道发黑,道顶发黑,有的地下站里轨道淤水,有的入口尿骚刺鼻;延伸到地面的车站铁道边垃圾横流,站台破旧肮脏。纽约地铁跟武汉地铁比有如耄耋老妇比二八少女。地铁系统一老化就难弄。2019美国新建一公里地铁要13到16亿美元,世界各国建地铁的中位花销为2.2亿美元一公里2。2019年纽约计划在2020-2024年花37亿多美元维修地铁系统: 对6条线路信号进行现代化改造,引进1900 辆新地铁车厢,给70个车站建残疾人通道,更换轨道,改造175个车站3。但翻新整个纽约地铁系统恐需上千亿美元,哪有那钱啊,有那钱美国会到海外再打一仗。

纽 约公共汽车近年运客人次约为七千万,该站已七十多岁,如今老旧过时4。纽约市2021年就计划翻新纽约公共汽车总站,预算为一百亿美元,2031年完成。中国大兴国际机场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年客流量将过一亿人次。2014年开工,2019年建成, 耗费120亿美元(800亿人民币)。从纽约市公共汽车总站的翻新和大兴机场的兴建所费资金和时间可看出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在基建上的差异和各自的生理状态。美国曾为世界领先的基建很多都老朽了,急需翻新。而翻新比新建还难,因为拆旧需保持交通正常,这加大建设成本;而国家富裕后完善的制度使建设程序变得复杂,劳动成本升高。中国七八十年后也可能面临美国目前基建翻新的诸多问题。中国现在庞大先进的公共设施前所未有,国家也因此有前所未有的基建维修负担。中国的桥梁隧道太多,基建翻修比新建还难。中国现在的基建都是为庞大的人口准备的, 它有赖于其高利用率来保证基建投资回报并获得充足的维修费,而要保持它的高利用率就得保持国家庞大的人口规模,要保持人口规模就须确保人口替换再生,否则六十年后中国的基建可能比美国现在的更破败不堪。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因它最先广泛应用提高生产力的新科技。中国近代的落后就在于新科技的应用落后于人。人家汽车遍地时中国人还撇着大脚丫子光着膀子拖着人力车跑;人家铁道四通八达时我们还没见过火车;人家修路用大型机械,我们还用铁锹镐头挖,靠肩挑背扛。七十年代我老家修公路,全县几万人愚公移山,几个月就修一段十来里绕山而走的单道石子路。现在几个人开着大机器,见山劈山,遇水填土,一夜之间一条十几公里的黑亮的六道公路就建成了。我看如今美国人修路用的也是我老家人用的机器,但边上总站些人戴着安全帽看热闹。我就忍不住想:美国人的好日子恐难维持,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该提高。仅从修路看,中国的生产力比美国高:中国人用美国人同样的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等机器,而中国人修路急惶惶如打仗,美国人却悠哉游哉磨洋工。

我二哥是个农民工, 有腰尖突出,但他忍痛做装修,一天十几个小时三百来块钱。并不是老有活,工头也常常拖欠半年一年才付工钱。他供妻女住县城,在县城买套百来平米的房子。我羡慕他到哪都能坐高铁。武汉一千公里内的地方都在四小时内,一千五百公里的都在七小时内。他今天到石家庄,明天到杭州,再过些天到南宁, 多坐高铁。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原来得坐一天一夜的火车,现在半天就到了,他可省出一天来打工。这就是国家钱越花越富的根本所在: 国家“浪费”大笔钱于修高铁,但高铁让国人把节约的交通时间用于创造财富,由此国家获得回报。如八个小时能用于工作而创造300块的价值,则每坐四小时高铁的人就会多创造300块。一年一亿人次坐高铁四个小时,这些人就可能为国家多创造300亿的财富。因此,国家因“亏本”建高铁而变得更加富有。

高铁在地广人不稀的美国没建设起来加以利用是问题。美国人一向争强好胜,没来由就要争第一。第一个上月球,第一个探火星;短跑要得金牌,吃药也要跑第一。亚利桑那州的苏珊娜·埃曼(Susanne Eman),重725公斤,不仅不减肥,还要增肥,把自己增成一堆肉瘫床上,她要当世界第一胖。2021年她终于为美国争得了第一,上了吉尼斯纪录。凡事要争第一,连肥胖第一也不能让别国抢了,这就是美国的第一精神。

因有这“第一精神”,过去百来年美国也确实各方面都做到了第一。但如今在对生活影响深广的高铁上美国却不争第一,让人纳闷。2021年美国还只有不到百公里长的路段可跑250公里的火车,而跑三百公里以下中国都不叫高铁。马斯克在搞时速一千公里的真空高铁,但那八字没一撇,十字没一横,就是搞出来了美国也不会用。为什么?因为民主。民主就是大家盘腿坐下来各抒己见,你说这好那不好,我说这不行那行,一争争他十年。

但美国要高铁。美国人口会持续稳步增长,且人口集中在东西海岸,在东西人口密集州建高铁利大无穷。比如东部可先把近千万人的纽约、四百万人的波士顿、七十万人的华盛顿、六百万人的费城用高铁联起来,再走克利夫兰、匹兹堡到三百万人的芝加哥, 然后从芝加哥拉条三百公里的线到百万人的印第安里斯。高铁通过的城市就都带活了。美国地势相较平坦,修高铁省事,不像中国,高铁要么过桥要么钻洞。

我在美国做小生意得四处跑。从芝加哥到纽约若坐高铁只要四五个小时,坐飞机也得花四五个小时,起飞降落让人难受;但我去纽约只得坐飞机,芝加哥到纽约相当武汉到北京;从芝加哥去纽约坐火车23小时。

没高铁美国的人流、物流就停滞在二十世纪。我常得邮寄。邮局寄包裹有一级(first class)、优先(priority) 和特快(express) 三种。一磅以上的包裹只有优先。我一般用一级邮件和优先邮件,优先比一级贵约一倍。邮费从2005年到2021年上涨了一倍(此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是50%),但寄速依然。优先邮件只要收货人距飞机场不远一般能三天送达,一级邮件要三到七天;最慢的是三五百公里外没机场的小城,优先和一级都得四五天,有时要七八天,好像邮局是骑马送邮件。芝加哥一店主儿子在四百公里外的密歇根大学读书,她把肉和菜熬好包装冷冻快递给儿子,两天后才到。2018年朋友从老家红安寄百斤腊肉到千公里外的深圳,邮费一百多,隔天即到。中国快递便宜快速该归功于高铁网。高铁缩短了距离,高铁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民主好,专制坏,这道理是八八年在北大一栋宿舍楼前一马姓先生教我的。马先生马扎上一坐,北大学生就席地环坐听他演讲。马先生刚从新疆劳改营出来,清瘦却红光满面,讲得妙趣横生。那时北大是中国新思想传播中心,很开放,一校外来人在块空地上金鸡独立着一开腔学生就围上去听,讲得好就有人鼓掌,一鼓掌那讲的人就更来劲,围的人就更多。马先生说民主遇事征求多方意见,民主决策慢,但能确保决策正确;专制一言堂,决策快,但易出错,一错千里就难以挽回。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中国穷乃因专制,美国富因有民主,所以我要民主。

后来我去读了历史,又投奔灯塔国。在灯塔下混了二十五年,忽然发现灯熄了,却惊奇地发现国内的同志们正举着蜡烛充灯塔给中国人民照明导航。其实现在灯塔都作废了,导航可用北斗。如今我也到了马先生那个年纪,这才认识到马先生那代启蒙者的共同点就是关牛棚或牢里太久,没空读书,也没书可读。

我不解的是民主的美国在杀人灭国的大事上它不争,却在利国利民的建设上争个没完没了。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不慎,决策的民主该体现在炸不炸南斯拉夫、打不打阿富汗、灭不灭伊拉克、毁不毁利比亚、炸不炸叙利亚上,动刀兵的国之大事得好好争论争论。但美国在杀人灭国的事上几个人筒着耳朵一嘀咕就航母开过去、导弹扔过去,搞得成千上万人死伤,当然是别国人;成千上万亿的钱烧了,当然是美国百姓的钱。美国在建高铁这类事上慎之又慎,充分体现了民主,争来争去,一争争个十年八年,结果什么错也没犯,一条像样的高铁都没修,等于躺倒了,躺倒的人不会摔跤,这才是美国民主的妙处。就犯回修条高铁的错又何妨?但他们的民主不让犯这个错,所以美国未来十年不会有真正的高铁。

特朗普竞选时嚎叫说他要搞一万亿美元的基建;他要成为美国的基建总统,他是建筑商,最会建;他要建世上最好最快的高铁,一定要超过中国。中国七十年前的口号是赶英超美,我在北图有个同事就叫超美,估计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叫超美。谁曾想七十年后美国的口号是超中。这有点象开奔驰的羡慕骑自行车的。二十年前有人说美国人羡慕中国人,一美国人说:笑话!开奔驰的羡慕骑脚踏车的? 那时中国刚加入世贸,美国人坐空调车,中国人都顶风冒雨吭哧吭哧猛踩自行车。我95年在北图工作想买辆自行车都买不起,一月四百块, 不够吃饭,一自行车要三百来块。开奔驰的人会羡慕骑自行车的?如今我在美国开车时对路边骑自行车的确实有点羡慕,因为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属于他们。

川普2016年在竞选获胜致辞中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将修复我们的内城,重建我们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医院。我们将通过重建让数以百万计的人获得工作。”又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将在我们美丽的国家建设新的公路、高速路、桥梁、机场、隧道和铁路。我们将使我们的人民摆脱福利重返工作岗位,用美国人的双手和美国的劳动力重建我们的国家!”一大搞基建,必定带动就业、带动生产,美国就活了。川总的话让我兴奋,想美国选了个懂事的主。但四年下来川普画的万亿大饼只是画。他自称“建总(builder president)”,任期内多次举办“基建周”,呼吁对交通、电力和供水系统进行投资。但他慷慨激昂的大话唤起的仅仅是“后扑”(Hope,希望)。一万亿美元(后来说是1.5万亿美元)的一揽子基建计划归结为一系列白宫预算草图,他提议政府出2000亿美元来激励私人投资者、州和地方提供剩余8000亿美元的基建措施5。为此他找国会要钱,但国会是个政治迷宫,他的基建法案在国会迷宫中绕来绕去迷了路6。最后他费了吃奶的力大事建设的不是路,是墙,是在美墨边境建“万里长城”。如今世界要桥要路加强联通,川普却学秦始皇筑长城;长城是要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抢掠,美国是要挡拉美人民涌入让美国把白人挤成少数民族、让美国发生颜色革命。建墙得由有建墙基因的中国人来搞,但美国不让中国人抢饭碗,所以川普的长城没建好,起不了挡非法移民的作用。

其实奥巴马在2008年就说要刺激经济得大搞高铁。加州高铁就是奥巴马时期开搞的,2008年获加州选民同意建加州高速铁路,随即获得了90亿美元的债券作为启动资金。加州高铁计划全长610公里,主线连接洛杉矶和旧金山,个别路段最高设计时速为355 公里/小时(得比中国的高5公里,美国要就要第一!),使两地三小时之内可抵达。原计划花300亿美元于2023年建成,但到2022年还精子是精子,卵子是卵子,胎胚都没一个。于是又说要990亿,预计2028年开通一路段,2033年全线开通。但时至2022年唯一肯定的是花费将继续增加,再翻一番也不足为怪;通车会延迟,只延迟三年就该谢天谢地,延迟五年正常不过, 更有可能是最后会半途而废。到目前为止,加州没有建成一里高铁却搞出一大堆管理混乱、土地采购和工程技术问题。

美国搞什么都有套程序。建高铁程序很多,得先审评。审评有两类:立法机关为独立检查管理局的规划工作而设立的“同行审查”程序和团体、个人、公共机构和民选官员的公开审查评论,这包括专业研究、智库研究和公众意见。2016年立法机构关于加州高铁的意见主要是关于建设路线、建设资金、复合路段和建成后的营运收入。2015年,专业研究报告都是参考欧洲高铁提的建议,为高铁走廊和车站制定大胆的长期远景,建议尽量将高铁站选在中心城市;在农村强调火车速度,在城区强调联通性,开拓高铁运人外的功能。智库研究报告说运行速度需高于现有的高铁系统,流量预测不切实际,成本太高,没资金计划。公众意见是:“成本太高,时间太长,占地太多,地方选错,最终不快也不便,一无是处。”估计这都是共和党人的言论。还得看民调。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 2016 年 3月全州调查发现63% 的加州人认为加州高铁重要,但成本是问题。支持态度也因地域、种族、年龄、党派而异。旧金山湾区支持率最高,中央山谷最低;亚洲人66%、拉丁裔58%、白人 44% 和黑人42%支持;但年龄越大支持率越低;民主党59%支持38%反对;无党派47%支持50%反对;共和党29%支持69%反对。这民调大致反映了多数美国人对高铁的态度。老白人只知高速路和飞机之好而不知高铁之妙,美国如今(2022年)还是白人老人掌管政权,所以美国高铁近期无望。

《卫报》2022年5月有篇《通往爪哇国的路:加州高铁项目能否重回正轨?》的报道谈及加州高铁的困境:启动成本高、建设工期长,成本因买土地、建车站、打洞和架桥的复杂性雪上加霜。因为美国重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而不是公益事业,政府结构分散,相互竞争的司法管辖区争夺土地、水、电和其他资源。原本指望高铁建成后卖票就可维持运营,但这不大可能。2008年加州高铁启动,高铁管理局先不先就在外部顾问身上花了一大笔钱。到目前(2022年)的进度就是建设了少量高架桥和桥梁,完成了大部分土地购买和环境审批。

美国的两党对高铁态度大异。加州州长 2019年宣布他将缩减加州高铁项目时特朗普就撤回了近1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民主党总统拜登上台后又把这笔钱还给加州。有人说早宣布加州高铁失败早好,这样可以将为高铁发行的债券基金中的剩余资金用于别的基建项目。共和党正统派强烈反对高铁,共和党有他们关于高铁的研究报告。2021年卡托研究所的报告称高铁为过时的技术,它建设昂贵,除了运送乘客外没什么用;美国的高速路和飞机够了。这是反高铁者的统一口径,说法非常科学。但这“科学”的报告后是利益。高铁系统若建起来,坐飞机的和开车的必减少,那航空公司、石油公司、炼油公司、汽车制造公司、加油站经营者的日子怎么过?反对高铁的跟反对电动车的是同一群体,特斯拉就在美国遭到很多人暗中抵制。美国是民主制度,也是钱主制度,高铁和电动车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从传统油车获利的石油公司、加油站老板多半是共和党。

国家要用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来运作,但成熟的美国建设公共设施很难高效又经济。它的任何举事必须通过合法、安全、稳妥的程序,高效和经济不是第一目标。很多建设性的事就耗着,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状态,什么事都按部就班。穿过芝加哥市中心的高速路曾修了好几年,总有工程车蹲那儿,总有路段被封,几乎天天上下班堵车。那工程车周末歇了,晚上也歇了,大雨天歇了,雪天更歇了,而芝加哥雪天有小半年,所以一段路修它好几年。

2021年拜登上来搞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将重建美国的道路、桥梁和铁路,扩大获得清洁饮用水的机会,确保每个美国人都能使用高速互联网,并投资于经常被遗弃的社区等。原来要的是3万多亿,2021年11月搞成了1.2万亿,十年搞基建,一年一千多亿,只够修修补补,建不了高铁。

高铁难产显示美国缺乏昔日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缺乏那种不惜一切追求享受最新科技成果的意愿,美国完善的法制也不利高铁兴建;各个群体力求自利而忽视全体利益的“民主”制度也决定了兴建高铁会受多方掣肘,人人只想少劳多获又必使高铁修建成本无限攀高。如此发达、人口众多的美国不能应用最新的高铁技术是美国衰老的症候之一。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起了高速公路网,那是美国勃兴的年代,全国都充满上进的朝气。如今美国再难聚建高铁网的雄心、意志、魄力和财力,能修修补补公路、桥梁、飞机场、地铁、火车道、下水道就不错了,未来三十年美国都不可能建成全国通达的高铁网,美国已没有那个气。

(待续)

1https://www.nytimes.com/2022/04/29/nyregion/nyc-subway-train-tracks-death.html#:~:text=The%20authority%20reported%201%2C267%20such,a%20train%20and%2068%20deaths.

2https://marroninstitute.nyu.edu/events/how-much-does-it-cost-to-build-a-subway#:~:text=This%20decade%2C%20New%20York%20has,and%20%241.6%20billion%20per%20kilometer.

3https://ny.curbed.com/2019/9/16/20869063/mta-capital-plan-nyc-subway-improvements

4https://abc7ny.com/port-authority-bus-terminal-pabt-remodel-new/12097600/

5https://www.novoco.com/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wh_infrastructure_fact-sheet_021218.pdf

6https://www.msnbc.com/rachel-maddow-show/maddowblog/why-biden-succeeded-infrastructure-trump-didn-t-n1283457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