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是在《水手》的歌声中度过的,这首歌激励过我

【本文来自《倾听残疾人有多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郑智化这个人,本人不太了解,但我的青春是在巜水手》的歌声中度过的,这首歌激励过我。

就事论事。在看到郑对深圳机场登机过程的“没人性”、“连滚带爬”的描述,脑袋里勾勒出了一幅画面:郑受到了机场服务人员非人的、惨无人道的对待,心里涌动一种谴责人的情绪。但同时又有点将信将疑:今天的深圳机场还会出现这样的事吗?

直到看见登机监控视频,恰恰展现了深圳机场服务人员良好的“人性”,也没有出现郑“连滚带爬〞的画面,与郑的描述语言及其展现的情绪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才是引起网络社会舆论反转和巨大愤怒的原因。要说问题,就是个升降机和机舱门的高度差。无论这个高度差是服务质量问题还是安全需要,都与“没人性”沾不上边儿。如果郑直接指出这一高度问题带来的不便,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对郑先生进行批评。郑应该预见到,他的微博一经发出,本身就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不能奢望,郑自己引发的社会影响不会反噬自己。在监控视频没出现之前,社会舆论是支持郑的。

所以,这个事情本质上已经脱离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包容问题,而是诚实问题。残疾人有要求社会提供便利权利,但是没有说假话的权利,这一点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残疾人没有特权,也不应该得到更大的包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