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邦医药IPO:年亏超3亿元!“C位药”在手,解不了自身的“贫血”困局?
港交所门口,医药企业依然活跃。
根据医药魔方统计,10月最后一个星期,有近10家生物医药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其中就有我们之前关注过的专注于肾脏病领域的礼邦医药。
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建立丰富的肾脏病新药产品管线,涵盖了7款候选产品(其中3款处于临床阶段)及1款商业化产品。
不过,尽管礼邦医药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但单一产品的贡献还是比较有限的。目前投资市场对礼邦医药的期许可能更多来自在研管线。
困于单品撑起的商业模式
礼邦医药能够进入商业化阶段,其实与罗氏有一定关系。
据悉,礼邦医药的商业化产品美信罗®是一款长效促红素(EPO),用于治疗与CKD(慢性肾脏病)相关的贫血。

需要知道的是,美信罗®并非礼邦医药的自研产品,其由罗氏制药开发,于2018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随后在2023年10月,礼邦医药与罗氏订立了关于美信罗®的供应与推广协议,进而开辟了一条创收路径。
相关市场的增量是比较明显的。礼邦医药招股书显示,2024年我国肾性贫血患者约4,410万,预计将于2035年达到6,220万;2024年中国肾性贫血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9亿元,预计到2035年将增至104亿元。
在这一赛道,美信罗®也占到了“C位”。
据悉,该产品是全球首个获批每月一次给药的长效EPO,通过与骨髓祖细胞上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相互作用刺激红细胞生成, 从而帮助患者达到110g/L的目标血红蛋白(Hb)水平,同时具有良好安全性特征,已成为全球贫血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
另外,招股书还提到,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尚无美信罗®生物类似药获批,这也意味着礼邦医药有较为充分的市场拓展空间。
不过,还有一些销售风险难以忽视。根据招股书,目前礼邦医药的收入来自单一客户,该客户是一家拥有全国经销网络的大型国有医疗产品企业。若与之建立的业务合作终止,礼邦医药或直面业绩冲击。
而就目前而言,单一产品、单一客户也已经限制了公司的增长。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礼邦医药的营收分别约为0元、652.5万元、1211.2万元,净亏损分别为3.65亿元、3.35亿元和2.10亿元。

因此,投资者对礼邦医药难免有疑虑:这样的经营局势何时才能扭转?
有望靠一款BIC药物撬动增量?
礼邦医药有一定资本吸引力。
据悉,2025年10月,礼邦医药完成crossover轮(交叉轮)3.35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7.79亿元。另外,招股书显示,在礼邦医药最新股权结构中,腾讯持股11.7320%,国金持股9.6166%,LAV USD持股8.3386%,上海礼贻持股5.7288%,LVC持股6.4023%。
知名企业和机构坐镇,或多或少反映了礼邦医药不乏潜力。
具体而言,目前礼邦医药构建竞争壁垒的一条核心路径是,重点关注肾脏病领域的治疗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产品矩阵。一方面推动具有BIC及/或FIC潜力且临床成功率高的疗法,另一方面兼顾颠覆性疗法,以确保最大的临床价值和商业回报最大化。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礼邦医药已拥有最全面的创新肾脏病产品组合,适应症覆盖范围最广。
其中,AP301算是最能彰显礼邦医药核心竞争力的一款产品,它是一种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治疗高磷血症的潜在BIC磷结合剂,同样面向需求广阔的市场。
据悉,高磷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磷酸盐水平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当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4年全球高磷血症患病率达8020万,并预计2035年将增至9570万人。
该疾病的治疗上,主要依赖磷结合剂、维生素D及其他治疗高磷血症并发症的药物。其中,磷结合剂是治疗基石,从上世纪90年代的铝基/镁基/钙基磷结合剂到2000年代的司维拉姆、碳酸镧再到2010年代的第一代铁基磷结合剂 Velphoro® (蔗糖羟基氧化铁),展现出清晰的发展历程。
而礼邦医药的AP301也是迭代而来的产品,对比前代产品,具有无味、无嗅、无需咀嚼可提高有效性、服药负担低、磷结合能力强等特点,且其纤维-铁聚合物带来安全优势。这样来看,该产品重塑市场格局的希望似乎不小。
不过,多年的市场积累下,旧产品的地位也没有那么容易撼动。
礼邦医药招股书提到,2025年,全球高磷血症药物市场强劲复苏,主要因Velphoro®纳入美国ESRD9(终末期肾脏病,长期慢性肾脏病的最后阶段)前瞻性付费体系下的TDAPA(过渡性药物附加付费调整)(Medicare支付机制,针对新型肾透析药物和生物制品)后,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大幅增长。
AP301要想实现全球突围,政策支持、产品疗效、商业化铺路等要素缺一不可。
来源:医药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