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累计亏损2.39亿美元,新桥生物由美赴港,不为资金只为平台?
新桥生物,这家由医疗投资领域知名机构康桥资本孵化控股的药企,已经走在了新路上。
近日,该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与高盛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前身为I-MAB,于2020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于今年10月宣布更名为NovaBridge Biosciences(新桥生物),如今继续发力港股,意图其实也很明显:资金很重要,全球性平台更重要。
长期亏损,新药开发还在早期
仅从业绩来看,新桥生物确实存在一定的资金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个月,新桥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63.2万美元、0美元、0美元,研发开支为2144.8万美元、2177万美元和407.1万美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2.08亿美元、2223万美元及865万美元,累计达2.39亿美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仅约1.65亿美元,按2024年现金消耗率测算,仅能支撑至2027年第二季度。
这背后,新桥生物的研发需求也十分显著。
根据招股书,新桥生物的核心产品givastomig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抗体(bsAb),可同时靶向具有广泛表达特性的肿瘤抗原Claudin18.2(CLDN18.2)以及T细胞共刺激分子4-1BB,进而覆盖了多种适应症,如胃食管腺癌(GEA,包括胃癌(GC)、胃食管连接部癌(GEJC)及食管腺癌)、胆道癌(BTC)及胰腺导管腺癌(PDAC),综合起来的市场增量不小。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GEA、BTC和PDAC(不包括大中华区及韩国)的一线治疗全球市场规模估计分别为89亿美元、18亿美元和44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分别达到130亿美元、29亿美元及64亿美元。相关患者对兼具疗效和安全性的新一代药物的需求依然迫切。
不过,新桥生物距离收获期还比较遥远。目前,该公司已完成givastomig的1a期单药治疗研究(一项等同于传统I期临床试验的独立研究),并正快速推进1b期联合用药研究,整体处在临床早期。除givastomig外,公司还有两个肿瘤项目uliledlimab、ragistomig以及眼科项目VIS-101正在推进。

当前的资金储备显然难以满足长期的产品开发需要。但考虑到新桥生物有亚洲最大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机构之一、深谙资本运作的康桥资本的背书,该公司启动港股IPO应该不是单纯为新药研发“补充弹药”那么简单。
全球性生物技术平台才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现阶段新桥生物的核心发展目标在于推动“In China for Global”,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打造生物科技平台。“新桥”顾名思义,就是要在中国创新药和全球患者临床需求之间、在中国Biotech和全球市场之间架起新的桥梁,起到整合链接作用。
就公司的平台化发展,新桥生物执行董事长傅唯也给出了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做“医药界的泡泡玛特”,将本土优质创新力(包括人才、技术等)充分汇聚并推向全球市场,进而拓展产业价值链。
其中,中心-辐射(hub-and-spoke)模式将发挥很大作用。具体实践路径为,新桥生物建立并推动多个专注特定资产的子公司,来保持运营聚焦与灵活性,同时通过潜在合作或授权交易创造更大价值。这在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促进资源共享、分散发展风险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如今,案例也已经有了。比如,新桥生物通过新设立子公司Visara完成了对VIS-101的收购。据悉,VIS-101是一种高度差异化的VEGF×Ang-2双特异性抗体,正处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及其他视网膜疾病的II期临床开发阶段。该药最初由奥赛康子公司AskGene开发,后授权至Visara,可以视作完成了一次价值延伸。
而目前Visara还在推进该产品的价值转化。10月30日,Visara将VIS-101在大中华区、新加坡、韩国及若干东南亚国家的独家许可转让给云顶新耀。根据协议,云顶新耀将支付700万美元预付款、不超过人民币2400万元的自付费用报销、最高不超过8900万美元的潜在开发及销售里程碑款项以及按净销售额的潜在特许权使用费。
不可忽视的是,新桥生物这样独特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并非突如其来,康桥资本的背书和指引应该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桥生物招股书就提到,目前,康桥资本已投资30多家医疗企业,并在过去五年与超过20家全球合作伙伴达成逾40项业务拓展协议,成功促成多项战略合作并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康桥资本通过其跨治疗领域的医疗生态网络、与全球伙伴达成业务开发交易的卓越往绩,以及经实践验证的加速医疗企业增长的赋能模式,为公司提供了独特的战略机遇与行业资源。”
因此,对于新桥生物而言,推动港美双重上市、打造全球性生物技术平台是自然而然的。
此前,在宣布更名时,傅唯就表示:“全新的企业品牌形象生动体现了我们新的战略核心——通过高效协作、科学转化与卓越执行,加速推进变革性疗法,为患者和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美港两地双重上市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这将帮助我们拓宽投资者范围、提升交易流动性和资本链接能力,并强化在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的影响力。”
总体来说,目前新桥生物的发展重点已经不是单纯的新药研发,而是愈发集中在平台管理、商业化拓展、资金注入等方面,牵涉到更多产业环节,实现难度不会小。当然,若能够成功搭建中国医药创新出海的“全球航母平台”,新桥生物必定能够在产业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医药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