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八分公兖谷兌㒸䏌誄

甲骨文【八】词例:八人。八犬、八羊。王八祀(年)。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又分为八。引用为数目字八(亖加亖)。
2×2×2=8
甲骨文【公(八口)分(八人)兌(八兄)】互为异体分化字。有些字形明确是从人,不是从刀。
形声字:對,对错。

甲骨文【刀、耒】互为异体分化字。详见耒字系列。刀长、井深,都是随着材料技术而逐渐变成现代这样的。最初的井,深不过一仞。最初的刀,长不足一尺。
甲骨文【(八人)分(八耒、八刀)公(八口)】词例:牧……分。牝分。多公。壬子又多公岁。在□天邑商公(分)宫衣,兹月无祸,宁。
九月授衣。公开公平公正主持分配。引用为三公。分享。祭日分祚肉。
衍生份纷颁、讼颂字,引用为身份,纠纷、纷扰。颁布(公布)。诉讼、歌颂。

形声字:缤殡,讣赴,彬。殡葬、落英缤纷。讣告、奔赴。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葬不为雨止,丧不贰事。(交通不便,奔丧几十天)
分(八耒)。《礼记•月令》阴阳争,死生分。
誄 lěi 《墨子•鲁问》诔者,道死人之志也。《左传》孔丘卒,公诔之。
八ba别𠔁bie豳缤殡bin分纷fen讣赴fu辨bian兖演yan半颁ban判pan
兌對dui遂隧燧随sui殉xun
【豳(分家)】
诗经豳风七月其实就是描写分封制下公子王孙成年就封地相关一系列事情景象。用于教育新晋诸侯大夫们。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㕣,同【沿】字。沿用、沿袭(依照旧例行事)。沿革(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理。(另,几亢冗沿,沿河)
甲骨文【㒸(八豕、八隹、八魚、八虎、八象、八豸、八兔、八彖、八䆋)】互为异体分化字。词例:N日㒸。
句式一般为:N日㒸……子葬。X月。
例句:
合集 18790 …旬㞢五日㒸,戊寅小子葬。一月。 賓出
合集 2861 …旬㒸,壬申夕皿…司龔火,帚※子葬… 賓出
合集 3263 …咎…旬㞢五日㒸,戊□小子…。一月。 出一
活人分遗产,死者得陪葬品。引用为陪葬品相关字。陪葬物品五花八门,故而字形也五花八门。
丧葬讣告急如星火,告哀于八方。按身份和风俗举办喪禮。核对殉葬、陪葬品种数量并置入墓室。
衍生遂隧字,引用为遂愿、未遂。隧道。
㒸,同【遂】字。《易·大壮》不能遂。《礼记•月令》遂贤良。《说文》遂,亡也。《广雅•释诂一》遂,往也。
形声字:随、殉。追随、殉葬。
隊列、墜落。(甲骨文另有队坠字)
甲骨文【㒸(八豕、八隹、八鱼、八虎、八象、八彖)】孙诒让释读为㒸(隊)。其他字形王襄释读为八虎二字合文。唐兰读为象,解释为《周礼·太卜》八命之二:征兆之象。史景成指出相关卜辞多为不祥的记事验辞。方述鑫释读为颁,指出常与死、疾病、祸、大雨、灾、坠等连用。
所释读皆近是。

甲骨文【八叶、八古】畢叀𤴨(㝱)以~。 畢叀朿人以~。 畢叀多射以~。
合集 34240 癸子(巳)〔卜〕:乇于伊尹牛五。 2 癸巳卜:又于。 茲用 3 癸巳卜:又于河。 不用 4 癸巳卜:又于王亥。 5 癸巳卜:又于河。 6 乙未卜:又歲于父乙三牛。 茲用 7 辛丑鼎(貞):(畢)叀(惠)𤴨※(以)(八叶)。 8 (畢)叀(惠)朿人※(以)(八叶)。 9 (畢)〔叀(惠)〕多射※(以)(八叶)。 歷二A1、A2同版
酋(八酉)
……
【半(八牛、八斗)】引用为半日、半月、半年、半生。
衍生判字,判断。

甲骨文【谷(八八口)𠔁(八八)别】用作地名。词例:在谷。其田无災于谷。

𠔁 bié 同“别”。《説文•八部》:“𠔁,分也。从重八。八,别也,亦聲。《孝經説》曰:‘故上下有别’。”《玉篇•八部》: “𠔁,古文别。”
8×8=64

日食定晦,可用来判别大小月。每个甲子可容纳两个朔望月,约有一日空隙。对应晦朔日干支退行一位,64×2=128个月退行一周,回到甲子。于是发明六十四卦用作日历。
63个甲子的空隙加起来,可多容纳两个月。有如三年一闰,十九年的空隙加起来,可以多容纳七个月。
衍生俗郤卻𠗖䧍峪逧浴容绤欲𥙿䜭裕谿字,引用为习俗、沐浴、欲望、容纳、宽裕、退卻、卻步,睿智。《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用于比喻时间飞快流逝)。《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爾雅·釋水】注谿曰谷。或从山。
形声字:隙。引用为空隙、嫌隙。
郤 xì 同“隙”。间隙。空隙。【禮记·曲禮】諸侯相見於郤地曰會。【註】郤地,謂閒𨻶之地。
峪 yù 山谷(多用于地名):嘉~关(在中国甘肃省)。慕田~(在中国北京市)。

古人观测月相六个月,既可再三确认一个朔望月约29.5日。于是发明大小月用于纪日,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1/0.0306=32.679739月误差约一日
大小月交替,三十二个月误差约一日。如此再三确认,一个朔望月略微大于29.5日。于是以32个月为一轮,以17或15个月为一组置一次连大月。商周某些车轮有32辐,其实就是法象日月。把一个圆周等分为三十二份也便于分割,比较科学。
17月9大,15月8大,32月17大
一轮32×29+17=945日=59×15+60=945日
一个朔望月945/32=29.53125日(误差略大,但比较巧合)
四轮32×4=128月,945×4=3780日,有3780/60=63甲子
两个月有59或60日,约一个甲子。128个朔望月约63个甲子,置八次连大月。其中四次的两个大月合在一起为60日(即所谓乾坤离坎四正挂所在),对应晦朔日干支不变(卻步);另外四次的两个大月则分别与前后两个小月加在一起为两个59日,对应晦朔日干支退行一位(退卻),64×2=128个月退行一周,回到甲子(坤复)。于是发明六十四卦用作日历,计算日期,一周期可纪3780日(约128个月,约10.35年)。
(59×15+60)×4=3780日
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大(乾坎坤离),小大(姤蒙复革)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

传统说法:乾,坤,离,坎,为四正卦,
坤和复卦重叠,对应甲子01✔
离和革卦重叠,对应庚寅27
甲子01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16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27 辛卯 壬辰 癸巳
乾和姤卦重叠,对应甲午31✔
坎和蒙卦重叠,对应庚申57
甲午31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46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57 辛酉 壬戌 癸亥

古代文字载体产量有限,甲骨石玉陶瓷竹木布帛金属等一切可用材料都用上了,也记录不了那么多想要记录的事情和知识,从而惜字如金,按月记录人事。
日食定晦,可用来判别大小月。按月记录天象人事。又以日食为上天警示,象征新陈代谢王朝更替、王侯公卿生卒之类。日月食所见地区,与当月死亡的当地人相对应,演变成易经六十四卦占卜演算天灾人祸战争吉凶。
29.530596×128=3779.916288日
误差仅约3780-29.530596×128=0.083712日
1/0.083712=11.945719轮积累误差一日
11/0.083712=131.402905轮
十二轮3780×12=45360日,1536×19/235=124.187234年
使用十二轮128×12=1536个月误差约一日。二十四轮1536×2=3072月(约248.4年)可再次确认。从而可据此改革历法。西汉太初历81月43大,置五次连大月。
两轮加一组32×2+17=81月
17+15+17+15+17=81月9+8+9+8+9=43大
一个恒星月有27.32日,周天二十八星宿。一个大月三十日,三十二个月置两次连大月。某些商周车轮有28至32辐,其实都是法象日月数。但32月17大的误差不小,所以最终被淘汰了,后世转而推崇三十和二十八这两个数字。《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道经》注:古者车三十辐,法月数也。共一毂者,毂有孔,众辐奏之。《周礼.考工记》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陕西岐山出土西周青铜马车轮有32(或说28)辐。河南淮阳马鞍冢2号战国车马坑之4号车装三十二辐。
西周车轮,辐条二十八根成为主流配置。春秋战国时期,二十八根辐条的车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14年陕西宝鸡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青铜马车,其车轮采用青铜包裹木制轮辋,辐条数量增至28根。
2014年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葬群发掘的春秋早期战车中,发现28辆战车组成的战车坑,其中单辆战车的车轮辐条数量为28根。(图中有半扇轮约20辐,若不是严重变形,整轮当有40辐)
秦陵二号铜车马的车轮采用40根辐条设计,与真实车辆结构完全一致。
迄今只在甘肃平凉庙庄战国秦墓所出木车和始皇陵所出铜车上看到装三十根辐的车轮。
安阳大司空和孝民屯等地出土的殷代车子的轮辐为十八、二十二、二十六根;北京琉璃河和长安沣西张家坡以及山东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车子的轮辐数为十八、二十一、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十四根等。这说明轮辐从殷周以后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至秦代似乎以辐三十根成了定制。
……
可见,曾经很特殊的32这个数字的特殊性最终没了。但易经六十四卦占卜吉日凶日却早已广泛流传,进而又用于占卜一切吉凶。
经过太初历81月43大(置五次连大月)和四分历940月499大(置58次连大月)两次改革,至三国时精通天文的孟康已不知六十甲子与易经六十四卦对应关系的由来。《汉书》记载,焦氏“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孟康注云:“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离》《兑》《坎》,为方伯监司之官。所以用《震》《离》《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时各专王之气。各卦主时,其占法,各以其日观其善恶也。”(卷七十五)。
60×6+4=364日
又有人以为是对应闰年十三月
8×8×6=384=30×7+29×6=384日
……
甲骨文字诂林1882【八䆋】䆋qiu1古文“秋”。秋分?
甲骨文字诂林10【八八人】用作地名。字形结构可理解为推演易经六十四卦之人、历算学家。

以八佾之舞象征天地日月运行,彰显王威。
衍生佾字。引用为八佾。《论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䏌 yì 同“佾”。清王筠《説文句讀·肉部》:“《説文》無佾字,䏌即是也。”
佾舞(排列成行,纵横人数相同的古代舞蹈。按西周奴隶制等级规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个;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礼记•祭统》八佾以舞大夏。《谷梁传》舞夏公六佾、侯四佾。《说文新附》佾,舞行列也。
又以八佾之舞反过来解释䏌字,以为振动之类。䏌,古同佾 yì《説文》䏌,振也。从肉。慧琳《音義》血脈在肉中䏌䏌而動。
䏌 《説文》:“䏌,振䏌也。从肉,八聲。” (一)xì 《集韻》許訖切,入迄曉。質部。 振动。《説文·肉部》:“䏌,振䏌也。”丁福保案:“慧琳《音義》八十一卷一頁、八十九卷七頁‘䏌’注引《説文》血脈在肉中䏌䏌而動,故从肉从八。大徐本作振䏌也,小徐本作振也。振有動意。慧琳所引伸述振䏌之也,義甚明。” (二)yì 同“佾”。清王筠《説文句讀·肉部》:“《説文》無佾字,䏌即是也。”

甲骨文字诂林19【(八允)兖(八八允)】用作地名。词例:王惠~田无災。王勿~,其雨。惠~鹿射,弗悔,无災。
推演易经六十四卦,果然应验。故而字形从允从八八。用作地名:兖州(黄河下游之中州,在青冀豫徐四州之中)。
形声字:演、验。推演、演算。验证、应验。
于省吾释读为沇(渷、兖)。
八ba别𠔁bie豳缤殡bin分纷fen辨bian兖演验yan

甲骨文【(八兄)兌(八八兄)】词例:马其先,王兑(锐)从。
分说明白,辨别清楚,解除困惑。引用为兌人(巫师)。【詩·大雅】行道兌矣。【毛傳】兌,成蹊也。【註】兌,通也。《老子》塞其兌(阅),閉其門。
兌 duì《易》卦名。八卦之一;又六十四卦之一。象征沼泽(学海无涯)。古人认为兑为西方之卦。引用为兑隅(西边);兑域(西方)。
解释不清,有如泥潭。作为八卦之一,代表沼泽。引用为兑水(掺和、混合)、兑点热水。《易·说卦》兑为口。《易》曰:“兑,爲巫爲口。”《易·序卦》兑者说也。【易·兌卦】兌亨利貞。【正韻】易兌爲澤。澤者,水中之鍾聚也。
《兑命》:学学半。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分工合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农村有换工传统)。引用为兑换。【唐·丁芝仙詩】十千兌得餘杭酒。【正韻】貤易也。
《诗》松柏斯兌。傳曰:兌,易直也。
困惑解除而心生喜悦。
衍生睿、说税锐悦阅脱蜕字,引用为睿智,分说、说明、敏锐、阅读、喜悦、解脱、蜕变、税赋(代役钱之类,可替代服役而解放人力)。《孟子》其进锐者其退速。《汉书淮南王传》王锐欲发兵。
兑 yuè 同“悦”,喜悦。《荀子·脩身》佞兑而不曲。注:“兑,悦也。”《荀子·不苟》见由则兑而倨。《庄子·德充符》豫通而不失乎兑。《管子·七臣七主》多兑道以为上。《淮南子·泰族》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说文》兑,说也。段注:說者今之悅字。【釋名】物得備足,皆喜悅也。
兑 ruì 同“锐”,尖锐。锐利(锋利)。《墨子·备城门》两铤交之置如平,不如平不利,兑其两末。《管子·小匡》为人巧转而兑利。《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漢書》兌作銳。【荀子·議兵篇】仁人之兵,兌則若莫邪之利鋒。【註】兌猶聚也。與隊同。
……
【(八日)曾(八田)(北田)】字形多变。
一般解释为甑(蒸笼)。
但缺乏确证。
【八日】可理解为历法误差日积月累逐渐增大。引用为曾孙。增加。
【八田、北田】可理解为分家分田。衍生憎赠字。遗产赠予有情人。分家不均而怨憎。

【詹(八言)】詹事。
【詹(八言)】大概是【公(八口)、兌(八兄)】的异体分化字。

……
字形结构趋同。
甲骨文【兮(音叉形)】或为乐器。用作时间词:日中(午)、昃(未)、郭兮(申时)、昏(酉)。
【郭兮】,可理解为下午城门关闭前人群排队出入熙熙攘攘。引用为归去来兮。
甲骨文字形原本不从八,金文演变如此。
衍生形声字:熙,熙熙攘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金文【益(八血)】
新证427
金文、籀文嗌(O冉、廿冉:竹鞭节理指事),新证94
引用为咽嗌、关隘。(另见,竹爾冉冬)

字义引用逻辑分析如下:
①论功行赏,宣布明细,按贡献受爵,按季节授衣,按收成交纳赋税,按能力年龄服役,各得其所。引用为分享、分寸。公开公平公正。公论、歌颂、喜悦、蜕变。颁布(公布)、阅读。安分守己、身份、彬彬有礼、追随。八佾、队列。税贡赋役。《荀子•修身》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淮南子•修务》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礼记•月令》上无乏用,百事乃遂。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四者无一遂。《后汉书•班超传》令遂前功。《汉书•冯奉世传》春秋之义亡遂事,汉家之法有矫制。
原则;原理。《荀子》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
意料;料想。《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
②家主逝世,家人分家产,选择陪葬品,争论不休。公师大夫主持公道,解决问题,认定爵位继承人。宣读诔赞阐明死者生平。引用为公卿大夫、兌人(巫师)。纠纷、纷扰。诉讼。敏锐、分说、解脱。判别、判断。
诔文(悼词。亦简称「诔」);诔赞(列叙死者生平事迹,并且赞美其德行的文辞)。《周礼•大祝》六曰诔。《说文》诔,谥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礼记•曾子问》幼不诔长。《周礼•大史》遗之日读诔。
③时移势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科技材料发展,社会组织机构必然要对应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否则就会像身体癌症畸形膨胀危及生命。历朝历代皆有改革。引用为沿革。追随。
古代各种宗教信仰活动。引用为殉葬、神经兮兮。
半身不遂 suí ,身体一侧发生瘫痪。
日月地球公转自转速度都在逐渐变慢,周期逐渐变长。历法改革精益求精,不容丝毫误差。引用为辨别。容纳、宽裕,睿智。间郤(间隙)、卻步、退卻、缺口。《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
洕 yìn 小水。
④王侯大夫崩卒,按礼制告哀于四邻八方,妥善处理尸体,将死者下葬,如愿完成身后事。引用为风俗、沐浴、美容。欲望、天遂人愿。未遂。隧道。殡葬、落英缤纷。讣告、奔赴。墜落。诔赞。遂哀(哀而不止)。
遂,《商君书•箅地》此其垦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处其民。《荀子•大略》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春秋演孔圆》使开阶立遂。《史记•苏秦传》禽夫差于干遂。
《周礼•地官·遂人》凡诒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注:遂,广深二尺。
射者穿的臂衣。袂?《仪礼》袒决遂。
通墜。遂失(坠失;废弛);遂亡(坠亡;废弛)。《易·震》震遂泥。《墨子•法仪》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荀子•王制》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
音韵:
八ba𠔁别bie豳缤殡bin半颁ban判pan分份纷fen讣赴fu辨bian兖演沿yan䏌xi佾yi
兌對dui遂隧燧随sui殉xun
誄lei兌對隊dui蛻tui脫tuo说shuo税shui锐rui悦阅yue㒸遂隧sui墜zhui殉xun
公gong訟頌song谷gu卻缺que俗su峪欲yu谿郤隙xi
谷 唐代读音 *guk iok 韩语 KOK YOK 곡 越南语 cốc
客家话 guk7 粤语 guk1 juk6
中古音 見母 屋韻 入聲 穀小韻 古禄切 一等 合口;來母 屋韻 入聲 禄小韻 盧谷切 一等 合口;喻以母 燭韻 入聲 欲小韻 余蜀切 三等 合口;群母 藥韻 入聲 噱小韻 其虐切 三等 開口;
甲骨文例句:
臿(八下双手反持棍棒形)
合集 150反 1 辛卯卜,㱿。 2 王(占)曰:“隹(唯)其匄(害)史,隹(唯)其(失)𢦚。” 3 鼎(貞):㞢且(祖)乙。 4 奠來一,才(在)□。 (甲橋刻辭) 正 1 雝芻于。 二 二告 2 雝芻𢎥(勿)于。 3 鼎(貞):雝芻于。 4 雝芻𢎥(勿)于。 5 鼎(貞):雝芻于※。6 雝芻于雇。 7 𢎥(勿)于雇。 一 二告 8 (臿)(各)化(古)〔王史〕。 一 二告 9 弗其(古)王史。 一 二告 10 鼎(貞):其入㞢匚,示若。 一 二 二告 三 11 鼎(貞):𢎥(勿)㞢匚。 一 二 三 12 一 一 二告 典賓A
合集 5440反 王(占)曰:“其隹(唯)丁吉,庚其隹(唯)㞢(有)由。” 正 1 乙子(巳)卜,㱿鼎(貞):(臿)(各)化(古)王史。 三 (“子(巳)”字缺刻首部) 2 乙子(巳)卜,㱿鼎(貞):(臿)(各)化弗其(古)王史。七月。 三 典賓A
合集 5441 1 乙子(巳)卜,㱿鼎(貞):(臿)(各)化〔弗〕其(古)王史。 四 典賓A
……
㒸。
句式一般如下:旬亡禍(憂)。N日㒸……火。婦x子葬。X月。
合集 522反 1 …卯㞢(有)…(㒸:八兔),庚申亦㞢(有)設(鑿:戠),㞢(有)鳴※(雉?),…𤴨(圉)羌戎。2 …隹(唯)丙不… 典賓B
522正 1 癸卯。 一 二告 2 癸未。 3 癸子(巳)。 4 〔癸〕□〔卜〕,□鼎(貞):旬〔亡𡆥(憂)〕。 5 癸亥卜,永鼎(貞):旬亡𡆥(憂)。 6 癸卯卜,永鼎(貞):旬亡𡆥(憂)。 7 癸酉卜,永鼎(貞):旬亡𡆥(憂)。 8 〔癸〕□〔卜〕,永〔鼎(貞)〕:旬亡〔𡆥(憂)〕。 9 二告 典賓B
合集 2861 1 …旬(㒸),〔壬〕申夕皿…(司)龔〔火〕,帚(婦)※〔子〕(葬:殟)… 一 賓出
合集 3263 1 …■(求—咎)…旬㞢(又)五〔日〕(㒸),戊□小子…。一月。 出一
合集 5390 1 …日(㒸),丁亥王…允不用…■(于?)成。 賓一?
合集 8554 〔癸〕□〔卜〕,𡧊(賓)鼎(貞):旬…㞢(有)求(咎),■告曰:𢀛… 2 癸酉卜,𡧊(賓)鼎(貞):…七日(㒸:八豸),己卯小■…3 癸未卜,𡧊(賓)鼎(貞):旬…至于… 賓三
合集 10585 1 鼎(貞):王往(獸—狩)…(㒸)… 典賓B
合集 10939 3 鼎(貞):王𢎥(勿)往(獸—狩)从(從)。 典賓B
合集 10939 4 鼎(貞):王𢎥(勿)往(獸—狩)从(從)。 典賓B
合集 10942 1 …王往(獸—狩)土■… 典賓B
合集 10943 2 𢎥(勿)从(從)。 典賓B
合集 10944 1 □□〔卜〕,㱿鼎(貞):…(獸—狩)土… 二 典賓B
合集 11486 1 〔癸未卜〕,古〔鼎(貞)〕:〔旬亡〕𡆥(憂)。三日〔,乙〕酉夕〔月㞢(有)〕食,聞。 賓出
合集 13712 1 □□〔卜〕,□鼎(貞):…見…〔王(占)〕曰…〔㞢〕一日… 典賓B
合集 16718 1 癸酉卜,□鼎(貞):旬亡〔𡆥(憂)〕。……夕… 一 事何類
合集 16907 1 …… 賓三
合集 18787 1 癸亥卜,𡧊(賓)鼎(貞):旬〔亡〕𡆥(憂)。一日,甲子… 賓三
合集 18788 1 〔癸亥〕卜,古鼎(貞):旬亡〔𡆥(憂)〕。〔一日〕,甲子㞢(有)※(戠)…■… 賓三
合集 18789 1 〔癸□卜〕,□〔鼎(貞):旬〕亡𡆥(憂)。九日,辛□㞢𡿧(災),王※(顛)自… 賓出
合集 18790 1 …〔旬〕㞢(又)五〔日〕,戊寅小子(殟)。一月。 賓出
合集 18791 1 □□〔卜〕,亘鼎(貞):■■卯■…■。一日,丁亥王往… 典賓A
合集 18793 1 癸亥卜,事鼎(貞):旬亡𡆥(憂)。一日,甲子夕燮大爯(稱),至于相■… 賓三
合集 18794 1 癸未〔卜〕,□鼎(貞):旬〔亡𡆥(憂)〕。…〔日〕,… 二 賓三
合集 18796 1 …一日… 賓出
合集 19095 1 …(?)… 典賓B
合集 19491 1 鼎(貞):…才(在)茲… 典賓B
合集 20838 1 …自卜,三日,己卯㞢來…二日庚辛㞢,亘方才(在)甫。 師小字
……
合集 26877 丁卯卜,□鼎(貞):其兌(?)从(比)。 出二
合集 27945 戊申卜:馬其先,王兌从(比)。 大吉 無名組
合集 27965 其乎(呼)馬先,兌… 2 不兌。 無名組
合集 28067 叀(惠)辛…兌伐… 無名組
合集 28663 丁亥卜:※(翌)日戊王兌田,大(啟)。茲用,允大(啟)。 大吉 無名組
合集 28664 鼎(貞):王兌〔田〕,亡災,不雨。 何組
合集 28801 不兌焚… 茲用 無名組
合集 38151 □□〔卜〕,〔鼎(貞)〕:…兌…不雨。 黃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