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估值高达1万亿美元,OpenAI计划最早2026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

500

据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在为首次公开募股 (IPO) 做准备,此次IPO可能使公司估值达到约1万亿美元,这可能是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并将使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获得更大的资金池,以实现其雄心勃勃的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考虑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初步讨论显示,该公司计划至少融资600亿美元,实际融资额可能更高。知情人士同时提醒,目前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具体融资规模和时间安排等计划可能会根据业务增长和市场状况而有所调整。

综合 | 路透社 华尔街日报 蓝鲸新闻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500

当地时间10月28日,OpenAI宣布已完成资本重组,并简化了其公司结构。OpenAI的非营利机构现称为“OpenAI基金会”,而营利性业务将成为一家名为“OpenAI Group PBC”的公共利益公司。

根据公告内容,OpenAI的非营利组织仍然控制着其营利性公司,并持有该公司26%的股权。同时,重组后OpenAI基金会将获得一份认股权证。如果营利性实体的股价在15年后增长超过十倍,该认股权证将允许非营利组织获得未披露数量的额外股份。

其余股权将由OpenAI的现任及前任员工、投资者持有。OpenAI表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将不会在重组后的公司中获得股权,他的薪酬也不会发生变化,年薪约为7.6万美元(当前约合54万人民币)。

至于备受关注的主要投资者微软,在此次重组后将持有OpenAI Group PBC约27%的股份,价值在1350亿美元左右。若剔除OpenAI最近的融资轮,微软在OpenAI营利性业务中的折算后持股比例为32.5%。自2019年以来,微软共向OpenAI投资了137.5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微软的投资回报已接近十倍。

微软最早于2019年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之后又在2023年初追加了100亿美元,成为其最大外部股东。按照双方当时的协议,微软拥有通过其Azure云平台独家销售OpenAI软件工具的权利,并可优先使用OpenAI的技术。

同时,微软也是OpenAI的独家云提供商,为其研究、产品和API服务提供全面算力支持。但随着OpenAI对算力需求的持续扩张,这一限制也开始放宽,微软最终于今年年初批准了OpenAI自主构建额外算力。

此外,微软与OpenAI的合同中还规定,一旦OpenAI实现了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可有效终止双方的合作安排。OpenAI董事会拥有决定AGI何时到来的权力,根据内部定义,AGI只有在OpenAI开发的AI系统能创造至少1000亿美元利润时才算实现。而微软一直希望能够在AGI宣布后仍可继续使用OpenAI技术,为此双方就重组条款展开了长时间的谈判。

根据最新协议,微软将继续拥有OpenAI独家知识产权(IP)及Azure API的独家使用权,直至AGI实现。一旦OpenAI宣布AGI实现,该声明将由独立专家小组进行验证。微软在模型和产品方面的知识产权会延长至2032年,并涵盖AGI后的模型。但与研究相关的知识产权,即用于模型和系统开发的机密方法,仅持续至专家小组验证AGI或2030年,以先到者为准。

OpenAI还承诺将额外采购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但微软不再享有优先向OpenAI提供计算服务的权利。OpenAI开展外部合作的灵活性也有所增加,现在可与第三方联合开发部分产品,其中API产品将继续独家在Azure云上提供,非API产品则可在任意云服务商上部署。微软也获得独立研发AGI或与第三方合作开发AGI的权利。

但协议条款明确,微软的知识产权不会包含OpenAI的消费级硬件。今年5月,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了AI设备初创公司io Products,并将其联合创始人Jony Ive聘为创意总监。Jony Ive曾担任苹果首席设计官,主导设计了iMac、iPod、iPhone等多代标志性产品。OpenAI希望能携手Jony Ive打造新一代AI设备,Sam Altman还透露称,目前已研制出一款原型设备。

重组计划的最终落定,也为OpenAI未来潜在的IPO铺平了道路。Sam Altman在当天的直播活动中表示,鉴于公司庞大的资本需求,IPO是最可能的发展路径,但目前尚无具体计划,也并非公司的首要考虑。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近日与加州总检察长罗伯·邦塔沟通,重申公司愿继续留在加州。此举成为通过重组审批的关键因素。最终达成的协议允许OpenAI推进更简化的公司结构,并为未来公开上市创造空间。

协议达成后,OpenAI将继续置于原非营利机构——OpenAI基金会的监督之下。加州方面要求在重大结构或使命调整前至少提前三周通报,并确保非营利方的独立性。该安排意味着加州政府不会就此次重组提起诉讼。

业内人士认为,新架构将为公司最快在2027年启动可能的IPO铺路,不过公司尚未确定具体时间。随着OpenAI估值攀升,其对硅谷及资本市场影响进一步扩大,旧金山地方官员多次表达希望其留在当地的立场。

在谈判过程中,OpenAI曾面临来自当地劳工组织、公益机构与部分企业的反对声音,指其偏离慈善使命。公司随后承诺维持非营利母体控制权,并发布多份经济报告强调其对加州科技生态的贡献。

在安全方面,加州和特拉华州检察官此前致函提出担忧,尤其涉及未成年人保护。CEO奥特曼表示,公司已加强儿童安全功能,包括家长管控。加州总检察长邦塔表示对此“看到真诚承诺”。

根据最终安排,OpenAI基金会可任命新架构下的公司董事会,同时设立安全委员会,可在必要时暂停新模型发布流程。各方普遍认为,该机制旨在平衡创新动力与安全监管。

若OpenAI未来成功上市,其投资者如软银、英伟达等或将迎来巨额回报。今年3月底,日本软银集团宣布对OpenAI追加高达40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软银将在4月中旬投入100亿美元,并在12月再提供300亿美元资金,前提是OpenAI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重组,否则投资金额将大幅削减。本周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软银董事会已批准对OpenAI追加225亿美元的第二轮资金,表明软银预期OpenAI能够顺利完成重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