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发布2024全球主题公园报告,几家欢喜几家愁?

本文约3150字,预计阅读需要6分钟
10月24日,全球主题娱乐协会(简称TEA)发布了2024 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报告汇集了全国各大主题公园和博物馆的客流情况。本期,知酷文旅基于TEA的数据,展开分析和点评。
报告分为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前十强,单体主题公园前25强,全球博物馆前20强。

根据TEA的报告,2024年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前十强名单如下表:

迪士尼2024年共接待以1.45亿游客,排名第一。中国的华强方特共接待8717万游客,排名第二。总部位于英国的默林娱乐接待6280万游客,排名第三。环球影城接待5898万游客,排名第四。

上海迪士尼
按国别来看,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前十强中,中国企业共有4家,除华强方特外,还有华侨城4110万游客,排名第6;长隆3937万游客,排名第7;海昌海洋公园2260万游客,排名第9。
美国企业有4家,迪士尼、环球影城、六旗娱乐、联合公园。英国企业有一家,默林娱乐集团。西班牙企业有一家,团聚公园。

宜春熊出没乐园
从国别来看,全球主题公园巨头基本上是中美两强争霸。
前十强主题公园集团共接待5.49亿游客,比2023年增长3.3%。其中,中国市场的增长是拉动整体增长的主要因素。
中国企业中,华侨城2024年客流量同比增长15.1%,海昌海洋公园同比增长12.2%,长隆同比增长9.1%,华强方特同比增长1.7%。
国外主题公园巨头中,迪士尼乐园集团增速仅1.2%,默林娱乐仅增长1.1%,而环球影城集团同比下滑了0.7%。
从增速来看,中国市场的旅游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中国的主题公园企业更具活力。

南京欢乐谷
为什么华强方特能成为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的第二名,甚至超越了环球影城、华侨城等一众巨头。主要原因是华强方特的“地方城投+主题乐园”模式。中国有大量的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希望搞一座主题乐园搞活当地文旅经济。市场化的企业不肯投,那就政府出手,安排当地城投公司投资,华强方特做为乙方,赚政府的规划设计费、品牌使用费、IP授权费、运营管理费。这种模式下,华强方特的乐园在全国遍地开花,项目数量多达40多个,以量取胜,成为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第二名。“地方城投+主题乐园”模式其实暗藏风险,具体请参考(往期回顾:华强方特和它的甲方城投爸爸们)。

对比来看,其他中国主题乐园企业,华侨城、长隆基本上是自投、自建、自运营。海昌海洋公园原本也是自投自建,但经历过疫情的打击,资金链一度非常危急,不得已出售了许多项目的股权,并以轻资产模式开发后续的项目。

除了主题公园集团,TEA还发布了单体主题乐园的客流情况。2024全球单体主题公园TOP25榜单,几乎是迪士尼的主场秀,TOP 25中迪士尼独占12席,尤其在前10名中包揽了8席。

也许有读者要问,全球不是一共6座迪士尼乐园吗,怎么会包揽12席?原因是,一些迪士尼项目是由两座甚至更多乐园构成的,例如美国奥兰多迪士尼,有4座不同主题的乐园,可以各自单独收费,也可以买联票,加州迪士尼、日本迪士尼都是两座乐园构成。
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以1470万游客位列全球TOP25的第五名,香港迪士尼以769万游客位列17名。
除上海&香港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外,其他挤入TOP25的中国主题乐园还有:珠海长隆海洋王国1262万游客,位列第6;常州中华恐龙园538万游客,位列第22名;上海海昌海洋公园473万游客,位列第24名;2023年新开业的珠海横琴长隆飞船乐园,以463万游客量,位列第25名。
可以说,长隆的表现是十分亮眼,在TOP25中占据两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是唯一挤进前10名的中国本土乐园品牌。中国本土主题乐园品牌抗衡迪士尼的希望,就在于长隆。

广州长隆
为什么长隆的表现如此亮眼呢?应该说,这就是专注与深耕的胜利(往期回顾:文旅领域两条截然不同的赚钱方式)。简单说,长隆这么多年来不上市、不搞轻资产、不玩“文旅+地产”、不搞多元化、不异地扩张,就专注一件事,打造好产品。
长隆一共有三处项目,广州长隆、珠海长隆和清远长隆,每一处项目都是动物园性质的乐园。动物园这类项目,门槛极低,但上限极高。门槛低,简单到一个70岁老人就可以撑起一座动物园,例如最近火出圈的贵州凯里动物园,就只有一位70岁的老人一人在操持。
上限极高,是因为动物物种众多,每种动物所需的环境、饲料、医疗、繁育技术各不相同,尤其是珍稀物种,相关的繁育技术和疾病诊疗的经验极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动物园进行科研和探索。
长隆这么多年来,成立了众多研究院,如动物营养研究中心、疾病控制中心、长隆大熊猫基地、有袋类研究中心、肉食类研究中心、两爬类研究中心、鸟类研究中心、草食类研究中心等十多个动保科研中心。在动物疫病防治领域,长隆建立了以病原微生物检测和兽医卫生防疫为核心的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如考拉肠道消化物精准分析,评估健康状况,找出健康隐患。为了监测动物活动,长隆甚至为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开发了面部识别系统。类似的科研,在长隆数不胜数。

珠海长隆企鹅
这种专注和深耕能力,保证了长隆乐园里的动物多、动物状态好,许多珍稀动物、明星动物,国内只有在长隆可以看到。其他动物园没这技术能力,珍稀动物要么养不起,要么养了就死,死了又补不起。游客去动物园,看到健康活泼的动物,和看到病恹恹的动物,完全是两种体验。
长隆的成功,就是源于专注和深耕。对比之下,依托“地方城投+主题乐园”模式的华强方特,虽是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第二名,在单体乐园TOP25中,一个席位都没有。

中国游客对博物馆的热情有多高?从全球博物馆TOP20中可见一斑。

TEA发布的全球博物馆TOP20中,中国博物馆占据14席,这榜单几乎是“中国包场”。其中,北京故宫、成都武侯祠、陕西秦始皇陵分别包揽前三名,2024年客流量分别为1700万、1457万、1161万。巴黎卢浮宫以874万人次,位居第四。

故宫博物院
其他上榜的中国博物馆还有,广东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南山博物馆、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广东的孙中山纪念馆、苏州博物馆、广州荔湾区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
为什么全球博物馆TOP20几乎被中国包场了?一些人士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中国人多,博物馆很多又免费,当然客流量多。
其实,这只是浅层原因。深层原因是,中国人重视历史和传统文化,各地政府把博物馆当成重大文化工程,各省市的官办博物馆的经费充足、人员齐编满员,博物馆建得又大又漂亮,游览体验比很多景区都好,相当于各省的文化旅游地标。简言之,中国是国家主导的博物馆体系,国家拨款+行政化管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而外国博物馆,政府的参与程度不高,多由民间机构、慈善组织、基金会所主导,带有艺术收藏和民间公益的性质。大名鼎鼎的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政府参与程度高的“国家文化工程”,属于少数特例,其经费中政府拨款也仅占30%-40%,大部分经费要靠门票、社会捐助、合作经营等,日常运营由独立的董事会、委员会负责,政府很少参与。其他外国博物馆,普遍由民间投资运营,和政府基本没有关系。欧美博物馆,在场馆建设和规模扩张上相对克制,更注重收藏品的价值,而且其运营重心主要面向专业观众、文化艺术爱好者,“打卡型”游客没有那么多。
当然,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博物馆的运营体系不同,没有优劣之分,更多是适配不同国情,和对博物馆的不同定位。中国博物馆更强调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于推进文化自信、构建民族认同和历史教育有重大作用。欧美的博物馆更强调收藏和艺术品,定位偏向艺术教育、个人审美和兴趣爱好、学术研究等。

卢浮宫
从结果来看,全球博物馆TOP20中,中国包揽了14席,这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成绩,也说明了中国旅游市场的变化趋势。随着中国新一代游客的眼界、审美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对真正的文化、深度的体验内容的需求日益强烈,中国的博物馆正成为各地文旅领域的超级地标,呈现出超强的客流辐射力。
作者|王薪宇
编辑|小知知
图片来源|知酷文旅、摄图网等



知酷文旅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