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飞行员“下海谋生”?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26日通报称,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时45分左右,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母起飞执行“例行行动”时,在南海海域坠毁,3名飞行员成功获救。
下午3时15分,同样从该航母起飞的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执行“例行行动”时也在南海海域坠毁,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并被安全救起。

尽管美军每年都摔飞机,今年在数量上也基本持平,但是半小时双摔还真是头一次,甚至不仅是美军历史首秀,在人类历史上都不遑多让。
怎么掉下来的自然也成了热议焦点,有认为美军抄菲律宾作业来南海坐滩试深浅的,也有认为美军已经发展出“水下战机”来卧底的,甚至还有认为是妈祖显灵不容宵小放肆的……
最讽刺的是,有美国匿名官员私下暗示事故可能与“外部环境干扰”有关,却刻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事发时解放军虽在附近军演,但中美双方并无任何直接接触。
总之众说纷纭,不过特朗普很快就提供了“正确”选项,那就是飞机燃料拖后腿了。
据北京日报报道,10月27日,特朗普在从马来西亚飞往日本的空军一号上对记者发表讲话时称,两架军机接连在南海坠毁的事件“非常不寻常”,“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劣质燃料。我们会找出答案的。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以此来暗示可能是燃料出了问题。

要不怎么说特朗普是美国总统史上的“天纵奇才”,他能在“Yes or No”的死亡选择题上,选择“or”,硬生生把问题归咎于燃料上,变成飞机“如有”问题的哲学命题,怎么不是又一公关“经典案例”呢?
不过这也是美国的传统艺能了,美军的事故通报向来擅长粉饰太平,这次也是发挥稳定。
首先将两起坠机归为“独立事件”,其次又暗示“天气或机械故障”,最后得出燃油问题结论,属实是“过程全错,结果全对”的经典答题套路了。
但,一是“海鹰”直升机与“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前者专精反潜侦察,后者主打空中格斗,二者共用核心故障源的概率堪比同时击中两枚流星。二是坐拥精密气象监测系统的“尼米兹”号,让两架军机在“危险天气”中接连起飞,这与其说是对自然的失算,不如说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公然否定,一根筋早就变成两头堵了。
这种自相矛盾的“意外说”本来就不具有什么说服力。

事实上,美军在南海的军事活动早已陷入“高强度透支”的恶性循环。2024年上半年军机活动超2000架次,军舰抵近航行数十次,“尼米兹”号今年更是在西太平洋硬扛了6个月部署任务。
让即将退役的“尼米兹”号带着近50年的舰体老化痕迹“带病执勤”,疲惫的船员操作着老化的装备,事故的发生不过是时间问题。换句话说这不是“意外”,而是霸权机器过载后的必然停摆。
美国在东亚的霸权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军的威慑。二战后,美国以战胜国的姿态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通过《日美安保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构建了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安全体系,将自己塑造为地区安全的“保护者”。
例如,美国在日本部署B-1B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与MQ-4C“海神”侦察无人机,通过联合军演强化美日协同作战能力,将日本塑造为“印太战略”支点,试图以此遏制中国崛起,巩固其霸权同盟。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表面上看,美国作为“军事霸主”仍在维持强势姿态,但实际上,即便拥有11艘航空母舰,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美军也力不从心。

事实上,美军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已在全球初露端倪。今年4月,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的两架战机在中东执行任务时坠入红海。
任务繁重就算了,美军最近整体士气也是低落。美国政府停摆,士兵只能靠贷款和救济度日,这对美国士兵的心理状态造成很大冲击。
肚子都填不饱,能交出什么好作业?

如果说穷兵黩武让美国霸权的衰落肉眼可见,那么特朗普东亚斡旋的硬撑场面就是“回光返照”,这种“内里烂透、表面光鲜”的对比,实则是霸权落寞最讽刺的注脚。
26日,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上将柬泰两国的和平协议包装成个人功劳;27日,又在日本提前索要“见面礼”,用关税豁免的诱饵换取福特皮卡订单与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
此外,特朗普还计划29日飞往韩国与李在明会晤,在韩国APEC会议上炒作供应链议题,试图拉拢盟友构建对华围堵圈。
这种“撒钱买认可、施压要利益”的套路,无疑是想重振美国在东亚的霸权,但南海的坠机事故,恰恰给这场精心编排的斡旋泼了一盆冷水。
本来想着南海炫耀武力是美国霸权在东亚又一次露脸,却没想到反而成了现成的丢脸。

这两条看似并行的霸权轨道,共同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力不从心的深层困境。
一个连自家军机都无法保障安全的国家,真能为盟友提供可靠庇护吗?一个靠捐献军饷维持军人温饱来运转的军队,拿什么来维持全球霸权的排场?
双机坠落的狼狈与不堪,不仅撕开了美军“武力神话”的伪装,暴露了霸权体系的内在裂痕,更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霸权的拳头攥得越紧,流失的底气就越多。
从“尼米兹”号近半世纪舰龄的老化舰体,到机组人员超负荷运转的疲惫身影;从太平洋舰队“独立事件”的苍白辩解,到特朗普“燃料问题”的拙劣甩锅,所有细节都在戳破“军事神话”的泡沫。
可以说,南海的战机坠海从不是“意外”,而是美国穷兵黩武、战略透支的必然恶果。

特朗普的东亚之行还在硬撑,只是当他在谈判桌上吹嘘“美军威慑力”时,南海坠机早已露了底,任他如何粉饰,也盖不住霸权透支的颓势,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强弩之末秀”。
图片源自网络



有理儿有面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