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做主题乐园,不敢玩大的

500

文源:源媒汇

作者:柯基

编辑:苏淮

2025年国庆假期前,米哈游完成了“HoyoLand”商标注册。这个归属第41类教育娱乐的商标,涵盖在线游戏、娱乐服务等17项内容。

此消息直接在玩家圈子里炸开了锅,都在畅想着有关《原神》主题的游乐园落地。

最终,这个名为“HoyoLand”的项目,在韩国以一场为期数天的大型IP沉浸式嘉年华落地,多少让一些玩家感到失望。

如今,网易、米哈游、鹰角等公司举办线下音乐会已经成为常态,《王者荣耀》与各地主题公园的联名活动也是数不过来,让不少游戏公司重燃“游戏迪士尼”的愿景。最早,这个概念是由盛大游戏在2004年提出的,喊出要做“中国迪士尼”的口号。

但强如米哈游,当下的国内“二次元一哥”,也要谨慎评估此事。放眼全球,仅有大阪环球影城的超级马里奥乐园,可作为长期运营的游戏IP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米哈游能成为全球第二个成功案例吗?

01

早已下场

关于线下场景的探索,米哈游早已悄然布局。

2025年3月,米哈游子公司蓝智盛丰科技的注册资本从1.5亿元飙到20.5亿元,翻了13倍。经营范围里写着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商业综合体管理,还有动漫游戏开发。

随后,这家公司注册地从上海徐汇迁到了苏州工业园区,虽然远离了上海总部,但却可以挨着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和苏州乐园,是长三角文旅项目的聚集地。

在政策层面,长三角地区一直在引导将线上IP转化为线下文旅消费。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局曾对外表示,徐汇区的游戏产业总营收在2024年已超过700亿元,占据上海全市游戏产值的40%以上。如何将线上巨大的流量和IP价值,转化为线下的文旅消费与城市活力,是政府与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2025年7月8日,上海市徐汇区正式对外发布了名为“元界Neo World”的元宇宙主题街区。这条全长约1.9公里的街区坐落于漕河泾开发区,一个汇集了米哈游、腾讯、网易、莉莉丝、鹰角网络等众多游戏巨头的产业高地。

米哈游与上海市徐汇区文旅的合作,渐入佳境。2021年,《原神》的“派蒙”成为“徐汇青年文化星推官”;2022年,米游社IP角色“米游姬”成为“汇文艺·惠生活”文旅消费季的推广大使,担任徐汇区“海派之源星推官”;2023年,《崩坏:星穹铁道》从虚拟走进现实,巨型装置、定制周边以及限定活动吸引更多年轻玩家来到徐家汇商圈打卡;2024年,《崩坏3》在徐家汇商圈推出“星梦偕游”主题活动等,直接打破了次元壁。

在玩家层面,关于米哈游建主题乐园的讨论,自《原神》爆火出圈后,相关的讨论就从未停息过。

500

截图来源于米游社

至于米哈游自己,虽然野心从来就不止于游戏,也有着打造“游戏迪士尼”的愿景,但行事仍以谨慎为主。

2024年《原神》嘉年华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场馆面积同比扩大30%,还原游戏场景并融合文旅联动(如与张家界、黄龙景区合作),甚至自办FES展会替代ChinaJoy参展,意图打造自主品牌体验生态。

不过即便声浪再大、玩家呼声再高,米哈游始终没有踏过红线,即一直在进行嘉年华、办展、快闪等活动的探索,但就是不肯踏出主题乐园这一步。

针对主题乐园规划等相关事宜,源媒汇向米哈游方面发函询问,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对方回复。

02

困在游戏IP

对于游戏IP来说,主题乐园算是IP价值的延续与探索。

为此,米哈游此前与北京环球影城进行过相关合作,在2025年3月以“颂花盈皎宴”为主题,将《原神》游戏内的经典场景、人气角色融入主题乐园,时间为期3个月。

500

截图来源于微博@原神

“这不是简单的商业授权,而是两个超级IP的深度共振。”米哈游CEO蔡浩宇表示。

此前,环球影城在全球范围内多次与知名游戏IP进行相关联动合作,比如《生化危机》、《王者荣耀》等,但大多都是类似《原神》这样的“应季产品”,即为某些特定节日和时间点打造的、为期两三个月的临时板块。

在环球影城的版图中,唯一以固定板块运营的游戏IP,放眼全球,目前只有大阪环球影城的超级马里奥主题乐园。

在整个游戏世界当中,马里奥的IP价值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其辐射面已经超越了传统游戏圈。

也就是说,游戏IP唯有达到马里奥的影响力,才有足够的资本在线下独立开园。

以此为标准,米哈游手上的一众IP,现阶段还难撞线达标。

游戏世界有一个很残忍的现实,让米哈游不得不去面对,就是线上到线下的低转化率。这从电影《魔兽》等游改电影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魔兽”作为游戏圈首屈一指的IP,其改编的电影算是游改电影的巅峰,在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的野蛮时期,才勉强突破14亿元人民币的大关,全球总票房达到4.3亿美元,但成本却付出了1.6亿美元,要达到 4.5亿美元票房才能实现盈利。

换做更加强调粉丝转化的线下主题乐园,其开发难度可想而知。据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统计,过去一年,国内的385家主题公园中,约22%的主题公园仍处于亏损状态。

因此,在HoyoLand的活动中,与其说它是一个主题乐园,不如称之为米哈游版的“环球影城一日体验”。

走进活动的现场,玩家会发现这里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周边的贩售区还采取了预约制运营,玩家扫描手环上的QR码就能预约购买各种限定商品。

这一次被“误传”的HoyoLand商标,在韩国以类似嘉年华的方式进行试水。有分析人士指出,米哈游此举先利用嘉年华等线下活动方式积累相关运营经验、评估粉丝的接受度等,以减低日后上马主题乐园项目的风险。

03

不能只靠游戏了

从现实角度出发,米哈游或许要重估主题乐园的战略意义。

根据彭博社5月9日援引niko partners的报告显示,米哈游2024年整体营收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总销售额同比下降23%,降至47亿美元。

Sensor Tower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共有32家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收入达到19.5亿美元,占本期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34%。榜单中,腾讯、点点互动、网易位列前三,米哈游勉强排在第四的位置。

500

图片来源于Sensor Tower

来到8月,Sensor Tower的TOP 20榜单里,已经没有了米哈游的产品。

米哈游所擅长的二次元游戏,已经被行业“祛魅”。《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5.77亿元,同比下降8.00%,这是继2024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44%之后的再次下滑。

对于米哈游自身而言,不是没有尝试过探索非“二次元”题材,试图走出舒适区。为此,米哈游开始引入其他大厂的管理方法来量化产出的结果,也寻找一些外部的成熟制作人加入,布局米哈游未曾涉足的陌生领域。

过去两三年,尤其和蔡浩宇分家之后,米哈游联合创始人、现任董事长刘伟承认自己十分迷茫,他说:“消除迷茫,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去试。”

2024年7月,米哈游的新游《星布谷地》获得版号。2025年8月,《星布谷地》完成App备案,获得合法运营的资格。这款主打“动物拟人”的游戏,被很多玩家看做是任天堂《动物森友会》的竞品。

此外,米哈游还曝光了一些新项目,包括现代都市、写实奇幻、欧美卡通等多个主题的新产品。

上述尝试,在早期没有达到一炮而红的效果之后,依靠后期运营来发酵产品,很难达到接棒《原神》的标准。

相比之下,与现有的主题乐园进行授权合作,不走自有主题乐园的思路,虽不及爆款游戏来得刺激,但胜在相对稳定。

这很符合刘伟主政的风格——既要稳定,也求创新。

从已经在台北、马来西亚等地举办过的夏季嘉年华和HoYo FEST来看,米哈游正在逐步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线下活动网络。

毕竟,新游戏短期内无法接棒《原神》等老游戏,需要公司聚焦资源来深度挖掘老游戏的IP价值。

面对Z世代的新游客,各地文旅急需主题IP走差异化、“小而美”的新场景运营,米哈游的确可以利用《原神》撬动一波资源。不管米哈游的游戏IP到底游多大辐射面,至少,当下的文旅市场很需要米哈游。

或许,刘伟真的可以出手试一试。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