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VS文远知行:百度系“双雄”争夺“Robotaxi港股第一股”

10月,自动驾驶赛道迎来一场的资本角逐。10月17日,小马智行(PONY.US)率先通过港交所聆讯,紧随其后,10月19日,文远知行(WRD)也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两家公司双双赴港IPO,争夺“Robotaxi港股第一股”。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均与百度有着深厚渊源,背后折射出中国Robotaxi行业发展轨迹。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无痕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师出同门” 小马智行VS文远知行争夺“Robotaxi港股第一股”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出行与物流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彭军与楼天城均出身百度自动驾驶核心部门。

彭军作为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任首席架构师,主导了百度无人车早期技术框架的搭建,其带领的团队在2015年实现了北京五环路全无人驾驶测试。

楼天城则以"楼教主"之称闻名编程界,2016年加入百度后迅速成为最年轻的T10级工程师,主导开发了高精度地图适配算法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两人于2016年底共同创立小马智行,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全栈技术积累转化为商业化落地能力。

500

(图为彭军(右)和楼天城(左))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小马智行已运营一支由超过680辆自有自动驾驶出租车组成的车队,累计自动驾驶里程逾4790万公里,其中无人驾驶里程逾1120万公里。公司也是中国首家于2024年12月获准在跨省高速公路上进行L4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卡车编队测试的公司,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运营一支由超过170辆自有及租赁自动驾驶卡车组成的车队。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该公司创始人韩旭在2014年加入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科学家。其主导开发的DeepSpeech2端到端语音识别系统被MIT Tech Review评为2016年全球十大技术突破之一。2017年,韩旭离开百度创立景驰科技(后更名文远知行),将百度在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成果应用于Robotaxi、Robobus等五大产品矩阵。

500

文远知行的业务布局覆盖11个国家、30+座城市,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其拥有全球最大的L4自动驾驶车队之一,拥有1500+自动驾驶车辆,其中700+为Robotaxi。在中东地区,文远知行拥有除中美外最大的Robotaxi车队,部署在Uber、TXAI等平台上,阿布扎比Robotaxi商业运营正朝着纯无人化过渡。

500

对于为何选择此时回港IPO,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认为,当前正值国内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加速期,多地开放全无人测试与收费运营资质,政策确定性提升为上市提供合规背书,港股对本土政策敏感度高,利于锚定增长预期。两家企业核心收入依赖国内Robotaxi项目,港股投资者更易理解其商业模式,降低跨市场认知偏差。

500

郭涛指出,Robotaxi需持续投入车队扩容、算力基建及数据闭环,港股融资可补充长期研发资金。对比美股受地缘政治压制的估值,港股对硬科技溢价能力更强,且受益于港股通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同业竞争者加速商业化,抢先上市可抢占资本市场关注度,形成先发优势,支撑技术迭代与规模化扩张,巩固行业地位。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也表示,Robotaxi已从“技术验证”进入“规模验证”阶段,接下来是上市融资、城市级扩张与成本曲线的关键窗口。通过"美+港"双重上市架构,能拓宽融资渠道,为技术研发和规模化运营注入更充足资金,而当前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提速、多地牌照逐步放开的政策环境,也为IPO提供了有利时机。

财报PK:增长与亏损的“双重奏”

虽然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同为Robotaxi公司,但具体业务上存在差异。

小马智行聚焦L4级自动驾驶,以“Robotaxi+Robotruck”双引擎驱动。其收入主要来自三大板块:Robotaxi服务收入、Robotruck服务收入和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

500

而文远知行则采用多元化策略,构建五大产品矩阵(Robotaxi、Robobus、Robovan等)。其业务主要收入分为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两大板块:产品收入主要是销售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及相关传感器套件;服务收入则包括提供L4自动驾驶运营和技术支持服务以及ADAS研发服务 。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仍处于技术验证与商业化落地的过渡期,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的财务表现呈现出"高增长、高亏损"的典型特征。

在增长趋势上,两家公司均呈现波动性增长。文远知行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28亿元、4.02亿元、3.61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32.81%。

500

小马智行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839万美元、7190万美元、75023万美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3543万美元(约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3%。

500

在盈利能力方面,两家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和趋势有所不同。文远知行2022年—2024年亏损分别为12.98亿元、19.49亿元和25.17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收窄至7.91亿元(去年同期为8.82亿元),但2025年Q2净亏损仍达4.06亿元。

500

小马智行的亏损也持续扩大,2022年—2024年亏损分别为1.48亿美元、1.25亿美元、2.75亿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3.8亿元,同比扩大72.49%。

500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均远超收入规模。文远知行2021-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43亿元、7.59亿元、10.58亿元、10.91亿元,累计投入33.51亿元,约占累计亏损的54.07%。小马智行2024年研发费用达17.40亿元,约占收入的317%。这种高研发投入模式,反映了自动驾驶行业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的特点。

自动驾驶市场的挑战与前景:技术成熟与商业化落地

自动驾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弗若斯特沙利文在《2024年中国Robotaxi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统计,Robotaxi的单车产品投入在30万元左右,每年维修成本约5万元,运营成本约3万元,安全冗余成本在3-10万元不等。在没有完全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情况下,这些成本消耗非巨头可以承受。

太平洋证券预测,2026年Robotaxi成本有望降至2.1元/公里,2030年进一步降至1元/公里,届时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突破2.93万亿元。这意味着,Robotaxi行业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郭涛认为,Robotaxi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商业化的关键拐点。在技术端,激光雷达成本降至4000元,整车成本逼近盈亏平衡;在政策端,中国已开放3.2万公里测试道路,北京、上海等地允许全无人商业化运营。在商业模式方面,B2B2C生态合作、订阅制及动态定价逐步落地,加速用户习惯培养。

陈礼腾认为,万亿级市场前景的Robotaxi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点落地场景,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布局。目前布局Robotaxi的公司有滴滴出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享道出行、T3出行、百度萝卜快跑、哈啰出行等。随着L4技术成熟、政策持续支持及商业化提速,行业正进入规模化爆发阶段。

从百度系"黄埔军校"走出的自动驾驶双雄,如今在资本市场同台竞技,不仅是一场企业间的市值争夺战,更是中国自动驾驶产业从技术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无论最终谁摘得"Robotaxi港股第一股",这场资本竞速都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商业落地"的关键转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Robotaxi有望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将成为这一历史性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