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爆火的“美女天堂”,拯救韩国旅游

500

500

去韩国旅行的人,正在经历一场大型“滤镜消失”现场。

众所周知,韩剧里的首尔和现实中的首尔之间,隔着十层滤镜,然而那些不信邪的人去过后,还是会被全方位打击到。

在韩国走路、吃饭都有破产风险,公交起步价7元,打车起步价26元,就连步行不走斑马线,都可能痛失200元;吃一顿普通烤肉,就要1000元左右;东亚三国第一个不夜城神似中国县城,明洞就像一个大型好特卖。

500

尽管去韩国旅游“见光死”的风险很高,但仍有人前赴后继。

今年9月,入境韩国的中国游客就达52.5万人次,这些人中有不少人的目标一致:那就是变美。

500

为了变美,他们把特种兵旅游升级为“特种兵医美游”,利用周末去韩国整形和皮肤科打卡。

据《韩国经济》报道,新沙洞、明洞等地的皮肤科诊所从营业起就座无虚席,中国、日本顾客占据主要比例,仅去年就有超34万国人去韩国变美。

500

一心变美的年轻人,已经成了韩国医美界的救命稻草。

5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去韩国医美

500

韩国旅游基础,韩国变美就不基础。

韩国整容业之发达自然不用说,除了韩剧女主,就连他们的总统夫人都在为整容业代言。

500

但以前去韩国整容,大多是中国贵妇们的专属,毕竟整容是件高风险、高投入的事情,除了要花往返机票钱,还得花钱请翻译,更别提后期还要多次往返修复护理。

如今,去韩国做医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不少爱美打工人会利用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延伸成“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去医美”。

在社交平台上,只要输入韩国两字,就会出现大量寻找搭子和特种兵经验帖。

500

有网友分享她的特种兵美容之旅:7:50登机,韩国时间9:50下飞机直奔安检;11:30到达医美机构面诊,14:00做完全部项目,19:45从韩国起飞,把打工人的“早8晚8”发挥到极致。

去韩国医美之所以从小众爱好变成可以打卡的潮流,主要因为两个关键原因。

第一个是医美已经走向“快餐化”。

近两年,韩国医美圈流行两个词:轻医美和流水线。

轻医美主要指的一些不做手术、低风险、恢复期短的项目,近两年流行的水光针、超声刀、热玛吉和玻尿酸等都属于轻医美,做一个项目仅需要几十分钟或一个小时。

500

这种项目在韩国甚至不需要去整形医院,只需要去皮肤科就行。韩国人去皮肤科,就跟逛超市一样普遍。

在面积只有北京朝阳区四分之一的首尔江南区,著名的“整容一条街”有3000多家医美机构。从地铁站出来,医美诊所比咖啡店还要密集。

500

年轻人从机场到了这里,就可以跟逛商场一样,一站式做三四种项目,做完直接打飞的走人。

韩国大多数的皮肤科是流水线操作,与国内常见的一人一室不同,韩国皮肤科不少是大通间,跟商场的洗脸吧一样,摆着一排床客人挨个躺下,医生护士轮流操作,一样的针、同样的位置、相同的手法,一通操作下来只需要十几分钟,翻台率极高。

500

第二个原因是性价比够高,从贵族走向平民。

前段时间,短视频平台流行一个话题挑战#当我相信网上说韩国物价很便宜去韩国,于是......这种内容,主要是在韩国花几百块钱就能买五折大疆、吃大餐还能做高级美容项目。

500

事实证明,这些视频水分极大,毕竟韩国消费高是有目共睹的,这些视频里唯一真实的是:变美确实便宜,几百元做贵妇项目不是梦。

有网友分享,做一套黄金微针+外泌体、100u肉毒素、玻尿酸丰唇,一套项目下来退完税只花了7000多,在国内至少两三万。

500

还有国内大火的热玛吉均价在1.5万,在江南区只要6000多,差价够机票和住宿。有年轻人做完项目顺带旅游,这样算下来性价比拉满。

据韩国保健福祉部统计,去年外国人在韩国美容花了9449亿韩元,远超百货商店、免税店和酒店等传统消费领域的规模。

500

韩国最美土特产,讨好中国年轻人

500

过去,韩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都带点傲慢与偏见,但韩国的医美从业者,必须放下傲慢讨好中国游客。

看似风光无限的韩国医美行业,在本国早已跌落神坛,其在本土市场的增量早已见顶,做医美的韩国年轻人越来越少,倒闭的皮肤科比比皆是。

去年韩国医美机构近40%的收入,都是外国人贡献的。

500

因此,面对韩国医美行业的第二大金主——中国游客,从官方到企业都修炼出“讨好型”人格。

1.医美式旅游,门槛一降再降

别的国家有旅游签证、工作签证,韩国专门开辟了医美签证。

早在2009年,韩国就把医美旅游写进经济KPI,各个部门都配合降低外国人来做医美的门槛。

韩国从2023年对中国人恢复韩国医疗观光签证,这个签证通过不到一年,就刷新了外国人医美打卡人数的历史纪录。

500

和国内热门旅游景点一样,韩国从机场到医美诊所,有专门的大巴接送,车上有中文翻译,到地方之后,还有医美专属住宿酒店,全方位降低了医美门槛。

除此之外,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每年都会对医疗机构和诊所核验,持有核验过后的资格证书,意味着机构获得官方背书,也更容易被外国人信任。

就连韩国文旅局,也经常举办对华医疗旅游说明会,在活动上请几十个中国网红聚一聚,相当于官方出面打广告。

500

更别说韩国一直针对医美和皮肤科免税,这也是韩国变美便宜的原因之一。

2.定制化服务,个个都是中国通

看到赚钱机会的医美诊所们也很拼,为了讨好中国年轻人,也是方方面面地卷。

中国人去韩国整形的痛点,都被医美机构们摸透了,因此他们打出的很多牌都直戳爽点。

比如一些国内医美机构消费不光贵,还存在乱收费的现象,韩国医美机构在极致内卷下,都把价格服务公开透明化,像麻药费、耗材费、翻译费基本能免就免,让年轻人可以直接比价。

中国人去韩国语言不通,他们就放大中文招牌,在首尔江南区皮肤科最密集的清潭十字路口,中文导诊牌数量已超过英文,很多门店玻璃门上贴着“中文服务”“当日治疗”的标识。

500

如今韩国超70%的医美机构都配备中文客服,就算没有自己的翻译,也会和翻译机构合作,就算是韩语小白也能无痛沟通。

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很多机构都会设置专门的“中国部经理”,让他们在小红书、抖音营销上下功夫,一些价格低的“医美团”“美容旅游套餐”对年轻人吸引力巨大。

官方背书、服务加码、营销助力,这三步棋是这两年特种兵医美爆火背后最大的推手。

500

跟风堆起的繁荣,往往是祛魅的开始

500

任何跟风捧红的热门行业,都逃不过“爆火-祛魅-冷静”的规律。

当中国年轻人为韩国医美趋之若鹜时,这场看似光鲜的跨国变美背后也暗藏危机。当潮水退去,新鲜感消失,消费者开始用更冷静的眼光审视其内在时,便是祛魅过程的开端。

在社交平台上,提起韩国医美,除了攻略帖也暗藏不少避雷帖,默默揭示这场美丽风暴背后的风险。

首先是价格双标问题。

中韩消费者不同价在整形圈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同样的项目,中国人在韩国诊所花的钱经常比韩国人多。同样的双眼皮手术,韩国人可能只需300元,而外国游客却需支付1000元。

500

这个差价有些是韩国诊所故意为之,但更多是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些韩国诊所为了引流,会提供免费的接待和翻译,但这些费用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变成了更昂贵的手术和产品费用。

其次,医美免税即将取消,性价比优势岌岌可危。

从2026年起,韩国就要取消医美退税了。虽然对已经决定出国医美的人来说,这点钱不一定会动摇选择,但终究价格会变高。当其价格优势越来越小时,出国变美的吸引力,可能也得重新计算了。

更关键的是,越来越精明的年轻人,已经慢慢学会了找平替。

继刷医保去中医院养生之后,年轻人逐渐挖掘出刷医保去皮肤科美容。

500

同样是皮肤科,比起去坐飞机去韩国当特种兵,不如把三甲医院的皮肤科,爆改成了专属自己的五星级美容院。

现在很多公立医院的皮肤科,除了会看病祛痘,还增加了光子嫩肤和黄金微针,别看项目基础但量大管饱还能刷医保。

500

除此之外,去韩国医美也存在一些风险,无论是不专业的翻译,还是坐地起价的地陪,或是术后恢复风险,每个拎出来都是年轻人不可承受之痛。

从技术角度看,十年前韩国医生的技术或许是降维打击,但今天,中国医美水平已飞速提升,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反超。

韩国医美流水线爆火像一条凶猛的鲶鱼,用现实给国内玩家上了一课:光有技术不够,还必须卷服务、卷体验。

在医美界,信任才是最稳固的护城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