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中国出重拳,美国开始服软了,新时代要来了!

中国出重拳,美国开始服软了,新时代要来了!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这是近期中美在斗争升级后的又一次“点刹”,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简单的外交辞令背后,是过去一段时间中美之间激烈博弈的又一次“总结”。这一次的斗争,明显是美国在歇斯底里后示弱了,不但美国财长贝森特表态示弱,连特朗普都在采访时表示,对中国加征100%关税不可行,自称美国撑不住,而且特朗普在采访过程中语无伦次。所以,这一次,中国用坚定的立场和有力的反制,让美国明白了什么是“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在占豪看来,中美从连续四轮谈判后突然激烈对抗,再接着又是中美两国领导人通话继续谈判,它标志着在经历数月高强度博弈后,美国终于不得不承认:面对中国系统性、战略性的反制组合拳,其“极限施压+临时休战”的老套路彻底失效了。

在占豪看来,这一次通话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交接触,而是一场大国博弈从“对抗升级”向“规则重塑”过渡的关键节点。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曾提出延长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以换取中方在稀土出口上的松动,但中方未予回应。中国现在向美国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在自身战略资源、科技能力、市场体量和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高度自信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再向美国做什么让步,恰恰相反,接下来需要让步的是美国而非中国!若非如此,你就大幅加征关税“脱钩”试试看?!

在占豪看来,经过这一轮的较量,中美之间和过去不同了。过去,是美国主动攻击中国,通过设置议题来给中国施压,迫使中国让步。现在,情况变了,是中国主动设置议题,迫使美国让步,你不让步咱们就接着打!

一、两个原因让美国彻底破防

很多人不明白美国为什么这次这么破防。其实,真正让美国破防的就是两个根本原因:

一是稀土。这个曾经被外界忽视的战略矿产,如今已成为中美博弈中最锋利的一把刀。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第61号公告,宣布对用于14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256层以上NAND闪存、人工智能军事用途的稀土材料实施“逐案审批”,并首次将“境外含中国成分的稀土物项”纳入出口管制范围。这意味着,哪怕美国试图通过韩国、越南或马来西亚等第三方国家“洗产地”,只要其中含有中国技术、设备或原料,照样逃不过中国的监管之网。

500

全球精炼稀土产量中,中国占比高达90%以上;而在军工领域至关重要的中重稀土分离环节,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供应。F-35战机每架需消耗约400公斤稀土材料,全部依赖中国供应链;美军红外制导导弹、雷达系统、卫星通信模块的核心元件,也离不开中国提供的镓、锗、锑等稀有金属。一旦断供,美国高端武器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将陷入停滞。美国不能再给乌克兰供应足够军事装备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把武器给了乌克兰,自己就没得用了。

更让美方焦虑的是,中国并非简单粗暴地“全面禁运”,而是采取“精准打击+弹性谈判”的策略。民用领域企业只需提交合规材料即可正常出口,但凡涉及军事用户或敏感技术应用,则一律不予许可。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打法,既保留了外交回旋空间,又牢牢握住了反制筹码。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针对中国搞那么高的关税后又暂缓,就是想虚空制造一个筹码以后换取中国手里的稀土,结果目的不但没达到,反而更加受制于人,他怎么可能不破防呢?

二是中国的态度。占豪之前就分析过,美国针对中国搞“脱钩”,很大程度上是威胁,试图通过威胁迫使中国就范。但是,对于“脱钩”这件事,中国可是认真对待的,并且是按照“脱钩”来准备的。现在,中国在芯片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客观上对美国芯片的依赖程度已经大幅下降。

500

譬如,像美国英伟达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过去的95%降到了0,填补其空缺的则是中国AI芯片,中国AI芯片水平现在已经达到了美国A100的85%的性能,很快就要追赶其H100的性能了。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又有芯片可以卡美国脖子,还有军事科技对美国的大范围超越,中国当然就要从过去防守反击转向了战略反攻,也就有了中国直接向美方设置议题、提出条件这样的“好戏”。过去都是美国对中国干的事情,现在局面全反过来了,美国能不破防吗?

“只谈不让”,这是美国媒体对中国代表的评价,这是美国政府破防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标志着中美贸易谈判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过去,都是美国给中国提条件,中国讨价还价,然后双方达成协议。现在,局面彻底反转了——中国直接告诉美国我要什么,不满足条件免谈。商务部说得非常直白:“美方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中方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拿出谈的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

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要求美国把从2018年开始加征的关税全部去掉,把针对中国的科技围堵政策全部取消。这种“只谈不让”的风格,直接打乱了美国的节奏,让美国一时难以适应。

美国财长甚至宣称中国这是“战狼”式外交,试图通过批判中国谈判代表来扭转局面。但他不明白的是,这并非个别官员的风格,而是中国的国家意志。

500

二、从被动挨打到主动进攻,中国打出“四拳组合”太漂亮了

如果说稀土是第一记重拳,那么紧随其后的港口费反制、金融结算体系重构、高科技产业自主突围,则构成了完整的“四拳组合”,每一拳都直击美国经济命脉。

首先是港口费反制。2025年10月中旬,中国交通运输部依据《港口收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美资船舶靠泊中国主要港口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部分航线港务费上浮幅度超过25%。美国港口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劳资纠纷频发,早已是全球供应链的“瓶颈”。中国货轮完全可选择绕道墨西哥曼萨尼约港、加拿大鲁珀特王子港或巴拿马科隆自贸区卸货,再通过陆路进入美国市场。最终买单的,还是沃尔玛货架上的美国消费者。大家注意看,最近美国两个最亲密的盟友都在“背刺”美国。一个是澳大利亚与中国达成人民币结算铁矿石,并且明确拒绝了美国要求其对中国脱钩的建议;二是在中美关系紧张之时,加拿大外长访华,态度和过去相比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大概中加要加大合作力度了。

其次是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就在稀土新规落地的同时,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达成协议,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至少三成铁矿石现货交易将以人民币结算。这是继石油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后,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夺战中的又一重大突破。美元霸权的基础在于“石油—美元—美债”循环,而如今,随着铁矿石、铜、锂等关键工业原材料逐步转向人民币计价,这一循环正在被悄然瓦解。据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已升至4.2%,创历史新高。然而,这只是SWIFT数据,CIPS跨境结算的真实数据其实是个谜。

500

第三是芯片产业链全面突围。2025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式进入“军团作战”时代。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持续迭代,昇腾AI芯片性能逐渐对标英伟达A100,鲲鹏服务器芯片广泛应用于政务云与金融系统;寒武纪、壁仞科技、摩尔线程在AI训练与推理芯片领域形成国产替代矩阵······中国芯片,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快不快、强不强”的问题!美国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降到了0,你不卖给我高端芯片,那你就失去中国市场。

第四是反垄断与合规审查常态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对高通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释放明确信号:任何企图通过技术霸权渗透中国市场的企业,都将面临依法监管。一台5000元国产手机,过去高通要抽走150-250元“专利税”,而如今,随着国产SoC、基带、射频芯片的成熟,越来越多品牌开始采用“纯国产方案”。高通,正从“不可替代”滑向“可被谈判、可被替代、可被监管”。

老战友们应该都记得,占豪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分析过,中美科技战的攻守易形已成定局。此次商务部出手,正是这一判断的现实印证。

三、五年计划铸就今日中国之底气,“十五五”将开启全面超越新时代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如此从容应对美国的围堵?甚至已经开始杀到美国大本营主动设置议题了。这一切的答案,都藏在我们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之中。

500

回顾“十三五”(2016-2020),中国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明确作为深入实施计划。正是在这五年间,中国在5G、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全球最新领域实现了全球领跑。

进入“十四五”(2021-2025),中国进一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设立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大基础科研经费投入,推动RISC-V开源架构生态建设,扶持EDA工具、光刻胶、离子注入机等“卡脖子”环节攻关。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相关技术都获得了大幅突破,譬如国内AI芯片自给率较2022年大幅提升,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良率大幅提升……这些成果,无一不是长期战略布局的结果。也正是有了这些成果,我们才有了与美国真正掰腕子的实力。现在为什么我们能用稀土卡死美国脖子?就是因为美国未来5年解决不了稀土问题,而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可以做到了对美国中低端芯片的替代,我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美国没有,这就是战略优势。

即将到来的“十五五”(2026-2030),将是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五年。根据当前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重点方向:

全产业链安全可控体系建设:不仅限于芯片、稀土、锂电池,还将覆盖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传感器、精密仪器等全链条关键环节,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去美化”产业闭环。

500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结构深度调整,风光储氢一体化将成为新增长极,智能电网、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全面铺开。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将深度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迈入新阶段:除大宗商品外,更多跨境贸易、投融资活动将采用人民币结算,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扩容,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试点扩大,逐步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全球南方合作深化拓展:“一带一路”倡议升级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位一体格局,与发展中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在资源、技术、标准、规则层面形成对西方霸权的有效制衡。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的结果。美国想用一场贸易战、科技战打断中国崛起进程?历史已经证明,那不过是痴人说梦!

四、未来已来:中国正从规则接受者变为规则制定者

站在2025年的历史关口回望,我们会发现,中美博弈的本质,早已超越单纯的贸易摩擦或技术竞争,而是两种制度、两种发展路径、两种全球治理观的深层较量。美国仍沉迷于冷战思维,妄图以“小院高墙”封锁中国,却不知全球化浪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中国没有选择封闭对抗,而是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谋共赢。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前提是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尊重中国市场规则。我们愿意与美国坐下来谈,但前提是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你若继续挥舞关税大棒、滥用长臂管辖、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那就别怪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00

未来的国际秩序,不再由华盛顿单方面书写;全球产业链的主导权,正在向北京转移。这不是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当澳大利亚拒绝跟随美国对华脱钩,当欧盟在中美之间寻求战略自主,当东南亚国家争相加入人民币结算网络,当非洲拉美国家纷纷寻求与中国共建基础设施——世界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25年,注定是中国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的关键转折之年。稀土在手,军工卡喉;设备突破,制造自主;生态成型,芯片突围;法律护航,规则重塑——中国手中的牌,一张比一张硬,一张比一张狠!

这一仗,我们不仅要打,还一定能打赢!不仅要打赢,还要赢得漂亮!不仅要赢得漂亮,还要赢得让对手心服口服!因为,我们代表的,不仅是14亿中国人民的利益,更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被霸权压迫国家的共同意志!我们担负的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历史使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来源|占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0n8Qfm12nKWL0juKz9M5Q

站务

全部专栏